【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电池材料,特别是。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日本Sony公司于1990年研制并实现商业化的,它的出现称得上是二次电 池历史上的一次飞跃,是继镍镉电池和金属氢化物镍电池之后的第二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 由于其具有高电压、高容量、循环寿命长及安全性能好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便携式电子设 备、空间技术、国防工业等领域。目前,锂离子电池使用得较多的正极材料是钴酸锂,但该 材料存在钴资源贫乏、价格高昂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尖晶石型锂锰氧化物则由于价廉、 无毒、安全性好的优点成为了钴酸锂理想的替代材料。当前,国内外制备尖晶石型锂锰氧化 物的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合成法和低温液相合成法,高温固相合成法存在物相不均匀、晶粒 无规则、晶界尺寸大、粒度分布范围宽、煅烧时间长和电化学性能差的缺点,而低温液相合 成法则存在反应条件不易控制,产物中易于存在杂质相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所制得 的锂锰氧化物不仅具有均相、粒度均匀、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电池中能有效防止放电过程 中相结构的变化,保持较好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而且还能使制备过程具有低能耗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尖晶石型掺杂锂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锂盐、硝酸锰和含掺杂元素的硝酸盐,各组份用量摩尔比为:锂盐∶硝酸锰∶含掺杂元素的硝酸盐=1∶1.5~3∶0.01~0.05; (2)将有机酸与有机溶剂按一 定物质的量在适宜的温度下溶解,制成澄清透明的溶液,各组份用量摩尔比为:有机酸∶有机溶剂=1∶2~6; (3)将步骤1配好的配料加入到步骤2配制的透明溶液中,进行螯合,然后升温酯化; (4)将步骤3得到的螯合物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5)将步骤4所得的干燥物烧结即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冕武,廖钦洪,江恩源,黄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