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中间轴注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219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中间轴注脂装置,包括支架及设于支架上的齿轴总成注油机构和齿管总成注油机构,齿轴总成注油机构包括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和齿轴外壁注油卡具,齿管总成注油机构包括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和齿管内壁注油卡具。根据花键及花键套的特殊结构,两注油卡具采用相匹配的仿形设计,同时在卡具齿侧表面布满均匀的注油孔,从而实现油脂均匀分布到零件的油脂功能区表面,以形成油膜。并且,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通过传感器实现自动注油等优点。过传感器实现自动注油等优点。过传感器实现自动注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中间轴注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间轴装配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注塑中间轴注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向中间轴作为汽车转向系统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件,在整个系统中起到过滤颠簸和发生事故时溃缩的作用。请见图1所示,对于注塑中间轴1,由齿轴总成2上的注塑层3(花键)和齿管总成4内(花键套)之间做滑动动作,而在滑动过程中油脂起到润滑,以减少磨损,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的作用。
[0003]在注塑中间轴装配过程的第一个工步,就是需要对轴和管分别注油脂(油脂覆盖区分别见图1中的A和B区域),来减少滑动副之间的摩擦损耗。试验证明,功能区域油脂不均匀会造成注塑中间轴包塑的注塑层在工作过程中磨损过快,最终导致滑动副间隙变大,产品使用过程产生异常,导致客户抱怨。
[0004]在生产装配过程中,加注油脂需要满足管、轴油脂功能区的要求,然而,如何对中间轴的轴与管进行有效注油脂,目前并没有专用设备,由于脂功能区(花键)形状特殊,现有的人工注油手段均无法保证油膜的均匀覆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中间轴注脂装置,可实现油脂加注的均匀性。
[0006]本技术的一种注塑中间轴注脂装置,其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0007]包括支架及设于支架上的齿轴总成注油机构和齿管总成注油机构,齿轴总成注油机构包括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和齿轴外壁注油卡具,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上端开口,内设有轴孔,外壁一侧设有与轴孔相通的进油口,齿轴外壁注油卡具从上端开口置于轴孔内,齿轴外壁注油卡具呈筒状结构,且内壁呈具有与齿轴花键相匹配的多齿结构并在齿侧上均匀布设有多个与轴孔相通的注油孔,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另一侧还设有与轴孔相通的泄油孔;
[0008]齿管总成注油机构包括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和齿管内壁注油卡具,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上端开口,内设轴腔,齿管内壁注油卡具从上端开口置于轴腔内,齿管内壁注油卡具呈中空柱状结构,且外壁呈具有与齿管花键套相匹配的多齿结构并在齿侧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注油孔,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底部设有进油口并与齿管内壁注油卡具内部相连通,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侧壁上还设有与轴腔相连通的泄油孔。
[0009]所述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上还设有齿轴感应传感器,其触发机构从齿轴外壁注油卡具底部向上插入。
[0010]所述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上还设有齿管感应传感器,其触发机构横向插入轴腔内。
[0011]还包括注油泵,通过管道分别与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的进油口、齿管总成注油
工装外壳的进油口相连通。
[0012]使用本技术的一种注塑中间轴注脂装置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0013]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通过传感器实现自动注油;
[0014]2、根据花键及花键套的特殊结构,注油卡具采用相匹配的仿形设计,同时在卡具齿侧表面布满均匀的注油孔,从而实现油脂均匀分布到零件的油脂功能区表面,形成油膜;
[0015]3、与传统注油脂措施对比,可以节约30%的油脂使用量。由于传统的非仿形结构形成油膜需要油脂填充齿形两侧空间体积的2/3左右,18齿则约需1.44g油脂量,而本技术的仿形结构可以实现油脂直接涂抹到齿侧,实际测量油脂量在1g左右。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注塑中间轴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注塑中间轴注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齿轴总成注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齿轴总成注油机构的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齿轴外壁注油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齿轴感应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齿轴总成注油机构与齿轴总成对接注油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的齿管总成注油机构的剖视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的齿管内壁注油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的齿管总成注油机构与齿管总成对接注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一种注塑中间轴注脂装置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7]如图2~图10所述,本技术的注塑中间轴注脂装置包括支架10及设于支架 10上的齿轴总成注油机构20和齿管总成注油机构30,其中:
[0028]齿轴总成注油机构20包括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21和齿轴外壁注油卡具22,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21上端开口,内设有轴孔,外壁一侧设有与轴孔相通的进油口 23,齿轴外壁注油卡具22从上端开口置于轴孔内(外径与轴孔内径间隙配合),齿轴外壁注油卡具22呈筒状结构,且内壁呈具有与齿轴花键相匹配的多齿结构221(如18 齿等)并在齿侧上均匀布设有多个与轴孔相通的注油孔222,泄油孔25则设于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21的另一侧,也与轴孔相连通。并且,齿轴外壁注油卡具22的筒状结构的上端具有喇叭状的导向结构223,方便齿轴总成2的插入。另外,所述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21上还设有齿轴感应传感器24(例如巴鲁夫接触式感应传感器),其触发机构241从齿轴外壁注油卡具22底部向上插入。当齿轴总成向下插入齿轴外壁注油卡具22内并触发齿轴感应传感器24,以提示齿轴总成2安装到位,可进行手动或自动注油。
[0029]齿管总成注油机构30包括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31和齿管内壁注油卡具32,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31上端开口,内设轴腔,齿管内壁注油卡具32从上端开口置于轴腔内,齿管内壁注油卡具32呈中空柱状结构,且外壁呈具有与齿管花键套相匹配的多齿结构321并
在齿侧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注油孔322,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31底部设有进油口33并从齿管内壁注油卡具32底部与其内部相连通,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31侧壁上还设有与轴腔相连通的泄油孔34,并且,齿管内壁注油卡具32的上端呈类圆锥形的导向结构323,方便齿管总成的套上。另外,所述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 31上还设有齿管感应传感器35(同样也可以采用巴鲁夫等接触式感应传感器),其触发机构横向插入轴腔内。当齿管总成向下套设于齿管内壁注油卡具32上并触发齿管感应传感器,以提示齿管总成安装到位,可进行注油。
[0030]本技术的注塑中间轴注脂装置还包括带注油泵的油桶40,通过管道分别与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21的进油口23、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31的进油口33相连通,当接收到齿轴感应传感器24或/和齿管感应传感器35的信号,可进行自动注油,油脂经过加压从相应的进油口23、33进入并通过注油孔222、322均匀的将油脂挤至齿轴或/和齿管总成2、4的相应齿侧上,以形成均匀油膜。而当长时间工作后,多余油脂通过与上述泄油孔25、34连接的油管直接排放到指定的收集装置内,实现油脂循环利用。
[0031]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中间轴注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设于支架上的齿轴总成注油机构和齿管总成注油机构,齿轴总成注油机构包括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和齿轴外壁注油卡具,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上端开口,内设有轴孔,外壁一侧设有与轴孔相通的进油口,齿轴外壁注油卡具从上端开口置于轴孔内,齿轴外壁注油卡具呈筒状结构,且内壁呈具有与齿轴花键相匹配的多齿结构并在齿侧上均匀布设有多个与轴孔相通的注油孔,齿轴总成注油工装外壳另一侧还设有与轴孔相通的泄油孔;齿管总成注油机构包括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和齿管内壁注油卡具,齿管总成注油工装外壳上端开口,内设轴腔,齿管内壁注油卡具从上端开口置于轴腔内,齿管内壁注油卡具呈中空柱状结构,且外壁呈具有与齿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硕刘文凯靳亚东牟永祥赵喜涛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华域转向系统烟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