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21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包括通过吸尘管与吸尘部相连且可分离出大颗粒物的集尘室;设有连接在集尘室排出口处的分级器吸入口、可排出分离出的细小灰尘的细小灰尘排出口和可排出分离出的大颗粒物的大颗粒物排出口的分级器;一端与细小灰尘排出口相连的返还管;和为使经吸尘管吸入的空气集聚分级器分离出的细小灰尘而将返还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吸尘管上而形成的集聚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尘装置是将分离出的细小灰尘再循环及集聚,因此为了集聚细小灰尘而配备了高性能的滤尘器,这样不仅能防止压力损失,而且还可提高吸尘器的吸尘效率。而且,使用扩展管来分离细小灰尘时不需使用额外的动力,并且集聚部也不必使用额外的能量来集聚细小灰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吸尘器是一种利用设置在吸尘器内部的电机产生的吸力,从与挠性软管相连的吸尘部将外部的灰尘和异物吸入到集尘室中,从而自动完成清扫工作的装置。图1为已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这种真空吸尘器是由可吸入灰尘的吸尘部10;集聚从吸尘部10吸入的灰尘的集尘装置20;连接吸尘部10和集尘装置20的吸尘管30;和可产生吸力的电机40组成。而集尘装置20则是由可清除经吸尘管30所吸入灰尘及异物中体积较大的颗粒物的集尘室21和可清除细小灰尘的滤尘器22组成。当将吸尘器接通电源时,其内的电机40转动,这时吸尘器就会产生吸力,从而使外部的空气通过吸尘部10进入到吸尘器的内部,外部的灰尘和异物也会与空气一起吸入到吸尘部10,并沿着吸尘管30进入到集尘装置20中。进入到集尘装置20中的灰尘及异物在经过集尘室21时会沉降下体积大且重的异物,而经过滤尘器22时则可清除掉细小的灰尘。通过滤尘器22的空气最后经过电机40向本体外部排出。但是,为了清除细小的灰尘,这种吸尘器应当使用高效率的滤尘器,而使用这种滤尘器就会引起较大的压力损失,因此,为了维持一定的吸力就要使用大容量的电机,这样就会出现由耗电量与吸力之比来定义的吸入率较低的问题;另外,为了集聚细小的灰尘而使用了电集尘装置,这种装置不仅对小型吸尘器不适宜,而且需要较大的能量,且结构也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分离出的细小灰尘重新循环及集聚,因此可以采用可集聚细小灰尘的高性能滤尘器以防压力损失,从而可提高吸尘器吸尘效果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包括通过吸尘管与吸尘部相连且可分离出大颗粒物的集尘室;设有连接在集尘室排出口处的分级器吸入口、可排出分离出的细小灰尘的细小灰尘排出口和可排出分离出的大颗粒物的大颗粒物排出口的分级器;一端与细小灰尘排出口相连的返还管;和为使经吸尘管吸入的空气集聚分级器分离出的细小灰尘而将返还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吸尘管上而形成的集聚部。所述的分级器设有由急剧扩展分级器吸入口末端而形成的扩展管,而细小灰尘排出口则沿着扩展管的侧壁形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包括设有通过吸尘管与吸尘部相连的分级器吸入口、可排出分离出的细小灰尘的细小灰尘排出口及可排出分离出的大颗粒物的大颗粒物排出口的分级器;一端与细小灰尘排出口相连的返还管;为使经分级器分离出的细小灰尘与吸尘管内的空气产生碰撞和集聚而由返还管另一端与吸尘管交汇处形成的集聚部;和为了分离出大颗粒物而连接在大颗粒物排出口处的集尘室。所述的分级器设有由急剧扩展分级器吸入口末端而形成的扩展管,而细小灰尘排出口则沿着扩展管的侧壁形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是将分离出的细小灰尘再循环及集聚,因此为了集聚细小灰尘而配备了高性能的滤尘器,这样不仅能防止压力损失,而且还可提高吸尘器的吸尘效率。而且,使用扩展管来分离细小灰尘时不需使用额外的动力,并且集聚部也不必使用额外的能量来集聚细小灰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已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组成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组成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集尘装置第1实施例组成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集尘装置第2实施例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与已有技术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对其说明。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组成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集尘装置第1实施例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吸尘器是由可吸入灰尘的吸尘部10;集聚从吸尘部10吸入的灰尘的集尘装置100;连接吸尘部10和集尘装置100的吸尘管30;和可产生吸力的电机40组成。如图3所示,集尘装置100包括为了分离出大颗粒物而通过吸尘管30与吸尘部10相连的集尘室120;连接在集尘室排出口121处的分级器130;为使分级器130内分离出的细小灰尘重新回到集尘室120内进行循环而一端连接在分级器130上的返还管141;和由返还管141和吸尘管30的交汇处形成并可集聚细小灰尘的集聚部150。而分级器130则包括由集尘室排出口121延长而形成的分级器吸入口138;急剧扩展分级器吸入口138末端而形成的扩展管137;沿扩展管137侧壁形成的细小灰尘排出口131;和可排出分离出的大颗粒物的大颗粒物排出口132。扩展管137由形成在分级器吸入口138末端的阻尼孔136和沿阻尼孔136末端侧向形成的细小灰尘排出口131组成。因此从阻尼孔136末端排出的空气由分级器吸入口138进行急剧扩散。大颗粒物排出口132与阻尼孔136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而且,为使大颗粒物排出口132易于排出空气,还在扩展管137和大颗粒物排出口132之间设置了引导器133。分级器130利用了柯恩达效应。柯恩达效应是指当管径突然变大时,其内流动的流体会沿管壁流动,流体内的粒子也会随流体一起流动。由于经扩展管137排出的灰尘中细小灰尘直线运动的惯性力要比根据柯恩达效应沿着细小灰尘排出口131侧壁流动的气流阻力小,因此其会通过细小灰尘排出口131排出。大颗粒物则因其惯性力比气流阻力大而从大颗粒物排出口132排出。集聚部150是由吸尘管30和返还管141的交汇处形成,其可使通过返还管141引入的细小灰尘与吸尘管30内的灰尘产生碰撞而集聚成较大的颗粒。此外,集聚部150还可以使用辅助的手段来更有效地集聚细小灰尘。例如使用声聚集、交流电场聚集等方法。当将吸尘器本体接通电源时,其内的电机40转动,这时吸尘器就会产生吸力,从而使外部的空气经过吸尘部10进入到吸尘器内部,外部的灰尘及异物也会与空气一起吸入到吸尘部10,并沿着吸尘管30进入到集尘装置100中。进入到集尘装置100中的灰尘及异物在经过集尘室120时会沉降下体积大且重的异物。吸入的细小灰尘在分级器130内分出后通过返还管141向集聚部150排出。吸尘管30内的灰尘会在集聚部150中与通过返还管141循环的细小灰尘产生碰撞,从而使细小灰尘集聚成大颗粒。在集聚部150内变大的灰尘又会重新进入集尘室120内集聚。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集尘装置第2实施例组成示意图。如图4所示,集尘装置100包括设有通过吸尘管30与吸尘部10相连的分级器吸入口238、可排出分离出的细小灰尘的细小灰尘排出口231和可排出大颗粒物的大颗粒物排出口232的分级器230;一端与细小灰尘排出口231相连的返还管241;为使在分级器230中分离出的细小灰尘与吸入到吸尘部10内的空气产生碰撞而集聚成大颗粒而由返还管241与吸尘管30交汇处形成的集聚部250;和为了分离出大颗粒物而连接在大颗粒物排出口232处的集尘室220。第2实施例和第1实施例只是调换了集尘室和分级器的设置顺序,其它的构成完全相同。当将吸尘器本体接通电源时,其内的电机40转动,这时吸尘器就会产生吸力,从而使外部的空气经过吸尘部10进入到吸尘器的内部,外部的灰尘及异物也会与空气一起吸入到吸尘部10,并沿着吸尘管30引入到集尘装置100中。进入到集尘装置100中体积大且重的灰尘及异物会从分级器230排向大颗粒物排出口232,并在集尘室220内沉降下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包括通过吸尘管(30)与吸尘部(10)相连且可分离出大颗粒物的集尘室(120);设有连接在集尘室排出口(121)处的分级器吸入口(138)、可排出分离出的细小灰尘的细小灰尘排出口(131)和可排出分离出的大颗粒物的大颗粒物排出口(132)的分级器(130);一端与细小灰尘排出口(131)相连的返还管(141);和为使经吸尘管(30)吸入的空气集聚分级器(130)分离出的细小灰尘而将返还管(141)的另一端连接在吸尘管(30)上而形成的集聚部(1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包括通过吸尘管(30)与吸尘部(10)相连且可分离出大颗粒物的集尘室(120);设有连接在集尘室排出口(121)处的分级器吸入口(138)、可排出分离出的细小灰尘的细小灰尘排出口(131)和可排出分离出的大颗粒物的大颗粒物排出口(132)的分级器(130);一端与细小灰尘排出口(131)相连的返还管(141);和为使经吸尘管(30)吸入的空气集聚分级器(130)分离出的细小灰尘而将返还管(141)的另一端连接在吸尘管(30)上而形成的集聚部(1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级器(130)设有由急剧扩展分级器吸入口(138)末端而形成的扩展管(137),而细小灰尘排出口(131)则沿着扩展管(137)的侧壁形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亨周柳正缓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