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93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气口(45);和在沿竖直方向旋转的过程中从其外表面上形成的通孔来排除由吸气口(45)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及杂质的杂质分离室(444);和在杂质分离室(444)排出灰尘及杂质之后向外排出空气的排气口(46)的旋风除尘器(44);和在内部收容旋风除尘器(44)的外壳(43);和封闭外壳(43)的下部从而在其与外壳(43)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收集灰尘及杂质的集尘室(48);和利用底盖铰链(422)与外壳(43)形成铰链连接的底盖(42)。(*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特别是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吸尘器是一种用来清除灰尘或污物的家用电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的旋转在机壳内部空间产生副压,将混杂有灰尘或污物的空气吸入,经过滤装置过滤之后,将灰尘或污物留住,并将清洁空气排出。已有的普通真空吸尘器的过滤装置一般采用袋状的纸过滤器,这种纸过滤器可以使空气通过,但可将灰尘或污物留在过滤器内,从而达到清除灰尘或污物的目的。但是,采用所述的纸过滤器的真空吸尘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过滤器内部聚集的灰尘或污物越来越多,真空吸尘器的吸力会逐渐下降,用户必须定期更换纸过滤器,使用起来将非常不方便。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近年来研制出一种采用旋风过滤方式的真空吸尘器,图1示出了已有的采用旋风过滤方式的真空吸尘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真空吸尘器包括内部设置有用来吸入室内空气的吸入装置的机身1;和与所示的机身1的内部相连通的由柔韧性材料制成的连接管5;和与所述的连接管5的端部相连通的用来调节长度的延长管8,和利用在机身1内产生的吸力来吸入含有杂质的空气的吸嘴9。详细地说,在机身1的后部设置有可以装入/取出的集尘装置2,从吸嘴9上吸入的含有杂质的空气进入集尘装置2内部之后,通过旋风过滤方式进行除尘操作;在机身1的侧面形成有用来向外部排出经集尘装置2过滤后的清洁空气的排气口4;在机身1的底面设置有便于移动机身1的两个转轮3;;在机身1的一侧,设置有为真空吸尘器提供电源的电源电缆,电源电缆可以卷在电缆轴(图中未示出)上收到机身1内部。更详细地说,集尘装置2的后部设置有一个把手,该把手便于用户将集尘装置2从机身1上取出/装入;机身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手柄,该手柄便于用户移动真空吸尘器的位置。下面对上述已有的采用旋风过滤方式的真空吸尘器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真空吸尘器通电启动后,机身1内部形成副压而产生吸力,通过连接管5及延长管8将这一吸力传递给吸嘴9,通过设置在延长管8上部的把手26上的开关7,可以调节真空吸尘器的吸力的大小。由于上述吸力的作用,含有灰尘杂质的空气通过吸嘴9、延长管8和连接管5被吸入真空吸尘器机身1的内部,并且进而被吸入集尘装置2的内部,经过过滤器过滤之后,灰尘杂质被留在除沉装置内,而清洁空气则从排气口4排出。与集尘装置相关的已有专利技术,可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在以前提出并公开的大韩民国专利公报10-2001-0087691、10-2000-0041558和10-2000-0067037中所载的一般的旋风过滤方式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但是,上述已有的采用旋风过滤方式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具有如下缺点需要取出集尘装置时,必须用手抓住设置在机身1背面的集尘装置2上的把手,就是说为了完成这一操作,使用者必须接近机身1的后部,而且接近真空吸尘器机身1的后部之后还得用手抓住集尘装置2后部的把手向后拉,才能取出集尘装置2,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将集尘装置2重新装入机身1时,使用者必须接近机身1的后部,而且接近真空吸尘器机身1的后部之后还得用手抓住集尘装置2后部的把手向前推,才能装入集尘装置2,操作起来同样非常不方便。另外,如果集尘装置的体积会变大,真空吸尘器的整体体积也必须相应变大,随着真空吸尘器整体体积的变大,将集尘装置2装入/取出真空吸尘器时,会更加不便。另外,为了去除聚集在集尘装置内部的灰尘及杂质,必须倒空集尘装置或者清除集尘装置内的灰尘及杂质,这些均增加了使用者的附加作业,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已有的采用旋风过滤方式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者在任何方向都可以很方便的对集尘装置进行操作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很容易地将聚集在集尘装置内部的灰尘及杂质排放到外部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包括吸气口;和在沿竖直方向旋转的过程中从其外表面上形成的通孔来排除由吸气口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及杂质的杂质分离室;和在杂质分离室排出灰尘及杂质之后向外排出空气的排气口的旋风除尘器;和在内部收容旋风除尘器的外壳;和封闭外壳的下部从而在其与外壳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收集灰尘及杂质的集尘室;和利用底盖铰链与外壳形成铰链连接的底盖。另外还包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的内部用来分离灰尘及杂质的旋风除尘器;和形成有提拉槽的上盖;和在封闭外壳的下部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形成集尘室;和利用底盖铰链与外壳形成铰链连接的底盖;和设置在外壳的下部与底盖铰链相对的位置上的底盖锁定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者在任何方向都可以很方便的取出/装入集尘装置,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打开集尘装置的底盖将灰尘及杂质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的采用旋风过滤方式的真空吸尘器的结构;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采用本专利技术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当集尘装置与机身分离状态的正面斜视图;图4为采用本专利技术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当集尘装置与机身分离状态的背面斜视状态图;图5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正面斜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背面斜视图;图8本专利技术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底盖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20机身 21集尘装置收容舱22手柄 23外气吸气口24机身吸气口 25机身排气口 29转轮 40集尘装置41上盖 42底盖43外壳 44旋风除尘器45吸气口 46排气口47过滤器 48集尘室421底盖密封垫 422底盖铰链423底盖挂钩433底盖锁定机构441第1通孔 442第2通孔443吸气导管444杂质分离室491挂钩固定口 492弹性部件493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值得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仅限于本实施方式,对于理解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很容易地提出其他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采用本专利技术集尘装置的吸尘器包括用来吸入含有灰尘及杂质的空气的吸嘴19;和通过吸嘴19吸入空气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可以调节长度的延长管18;和用来调节真空吸尘器的使用状态的开关17;和便于使用者进行清扫工作而设置的把手16;和连接把手16与真空吸尘器机身20的由柔韧性材料制成的连接管15。还包括内部设置有用来产生副压的电动机的真空吸尘器机身20;和插入所述的真空吸尘器机身20的上部开口的并可以分离灰尘及杂质的集尘装置40。所述的集尘装置40是通过机身20的上部开口插入或者分离出来的。通过这样的结构,真空吸尘器使用者无论从任何一个方向接近放置在地面上的真空吸尘器,都可以很方便的插入或者分离集尘装置40。而且,由于集尘装置40是沿着真空吸尘器机身20的上部开口插入或者分离的,所以即使真空吸尘器机身20受到外部冲击,集尘装置40也不会产生晃动或者发生位置脱离的现象。也就是说,集尘装置40一旦插入机身20,即使在震动很厉害的状态下,真空吸尘器也可以可靠地完成清扫工作。另外,所述的集尘装置40还包括设置在机身20的两侧便于移动机身转轮29;和形成在所述的转轮29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气口(45);和在沿竖直方向旋转的过程中从其外表面上形成的通孔来排除由吸气口(45)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及杂质的杂质分离室(444);和在杂质分离室(444)排出灰尘及杂质之后向外排出空气的排气口(46)的旋风除尘器(44);和在内部收容旋风除尘器(44)的外壳(43);和封闭外壳(43)的下部从而在其与外壳(43)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收集灰尘及杂质的集尘室(48);和利用底盖铰链(422)与外壳(43)形成铰链连接的底盖(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铰链(442)设置在集尘装置(40)的外壳(43)上旋风除尘器(44)的排气口(46)一侧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43)的下部与底盖铰链(442)相对的位置上的底盖锁定机构(433);和设置在底盖(42)上与底盖锁定机构(433)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从底盖(42)上延长形成的底盖挂钩(4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42)的边缘上侧设置有柔性树脂材料制成的底盖密封垫(4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使底盖(42)与外壳(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秉善徐宗玄金成根李宗民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