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200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为硅酸铁镁,其化学结构式为Mg↓[x]Fe↓[y]SiO↓[4],其中1≤x≤1.2,0.8≤y≤1。以纳米二氧化硅作为硅源,采用熔盐法获得的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铁镁,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充放电行为,在0.25mol.L↑[-1]Mg(AlCl↓[2]BuEt)↓[2]/THF电解液中,0.2C放电速率下,放电平台达1.5V(vs.Mg/Mg↑[2+]),放电容量可达151.7mAhg↑[-1]。在0.4mol.L↑[-1][Mg↓[2]Cl↓[3]]↑[+][AlPh↓[2]Cl↓[2]]↑[-]/THF中,0.4C放电速率下,放电平台达1.2V(vs.Mg/Mg↑[2+]),放电容量可达148.5mAhg↑[-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可充镁电池正极材 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蓄电池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和广泛,如从近年来已商业化的锂离 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就可看出。另外,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能源危机的日趋严重, 迫切需要电动汽车的普及。现在使用的可充电池主要是Ni-Cd、铅酸、Ni-MH以 及锂离子蓄电池。它们在应用于电动汽车方面显然都不太理想或不可行。前两种 电池明显的缺点是含有有害元素Cd和Pb,严重污染环境。而锂离子电池用于小 容量储电尚可,当容量大时,会由于锂特别的活泼性,存在安全问题;再者,锂 价格相对较高,储量也不多。由于对电动汽车的渴求,就迫切需要能取代现有蓄 电池的廉价、环境友好及大容量的可充电池的开发与应用。Aurbach等人的研究 成果说明,可充镁电池能胜此任(Prototype systems for rechargeable magnesium batteries, Nature, 2000, 407: 724)。Mo的硫化物是最早用作Mg^的嵌入材料,且用于Li+的嵌入物也有一些研 究工作。其中,Mo3S4是目前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如下: 由硅酸铁镁粉末组成,其化学结构式为Mg↓[x]Fe↓[y]SiO↓[4],其中1≤x≤1.2,0.8≤y≤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努丽燕娜杨军王久林徐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