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组装的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506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组装的框架是设计一个框架(1)和与之相配合的压力框(6),将若干单电池(9)嵌装框架(1)之内,用压力框(6)压紧组成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    框架(1)为长方体,高为H、宽为D、长为L是各单电池排列组合的厚度;两个端框(3)和(4),其中一个端框沿边缘处钻孔并攻制螺纹;    框架(1)底部的边框(2)为直角形;    电池堆框架(1)由轻质高强的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装置,特别是用于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组装的部件。
技术介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正、负极活性物质存在于电解液中,由以隔膜分隔开的阳极室和阴极室组成,它们分别外接阳极电解液和阴极电解液储存罐,形成封闭循环系统。图1展示了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结构是由电极12、电解液液流框10,隔膜11构成单个电池9并依顺序平行叠放,再以电气串联的形式将单个电池组合成电池堆。由于它是用螺丝将各部分联接成整体电池的,即在各部件的边缘预留足够的宽度并打孔,将螺丝穿过这些孔并加帽紧固,将部件组成电池并完成密封的功能。这种螺丝联接的方式存在如下弊病(1)为了留足打孔的位置,电池所有的部件(电极、隔膜、垫片)都需要加宽,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2)打孔造成工艺复杂化;(3)在腐蚀性电解液情况下,渗漏电解液导致螺丝受蚀损坏;(4)在电池组中,电池堆的数量越多,螺丝越长,强度要求越高; (5)电池组安装和拆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组成电池的不足之处而设计一种新的组装方式,使其结构紧凑、密封效果好、操作简单,便于各部件的更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个框架1和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壁黄可龙张波桑商斌刘素琴李林德常志峰张世民吕新坤陈立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攀枝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钢铁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