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变速机构及动力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087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变速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混动变速机构及动力总成。该混动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一齿圈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行星架相连,第一输入端与第一太阳轮相连,第二输入端与第二太阳轮相连,第三输入端通过第三离合器与第一输入端相连,输出端与第一行星架相连;第一行星架通过第一离合器与第二齿圈相连,并通过第二离合器与第一太阳轮相连;第一制动器与第二齿圈配合,第二制动器与第一齿圈或第二行星架配合。该混动变速机构的结构简单,齿轮传动稳定,能够形成多种工况,具有广泛地适用范围。地适用范围。地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动变速机构及动力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变速器
,具体提供一种混动变速机构及动力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车辆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车辆拥有良好的起步、加速能力,又要求车辆拥有较高的车速上限。提升起步、加速能力需要使驱动机具有较大扭矩,提高车速上限需要使驱动机具有较高转速上限。而高转速、大扭矩的驱动机成本高昂,于是高性能的车辆价格普遍高昂。一般价位的车辆驱动机性能有限,普遍存在着因低速行驶时扭矩供应不足导致的加速慢、爬坡能力差的缺陷,或高速行驶时因转速供应不足导致的车速不高的缺陷。
[0003]为此,车辆行业尝试通过电动技术或混动技术解决以上问题。由于受到电池技术的制约,电动技术存在里程焦虑的问题。传统的混动技术结构复杂、控制困难,如何使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因此,目前的电动或混动车辆存在里程焦虑、低速行驶时发动机低效、高速行驶时电机低扭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车辆里程焦虑、低速时发动机低效,高速时电机低扭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动变速机构。该混动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将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一行星轮、以及用于支承所述第一行星轮的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将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行星轮、以及用于支承所述第二行星轮的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架相连,并且所述混动变速机构还包括: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连;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第三输入端;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相连;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行星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二齿圈相连,并且所述第一离合器配置成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齿圈接合或分离;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行星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连,并且所述第二离合器配置成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一太阳轮接合或分离;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输入端能够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相连,并且所述第三离合器配置成能够控制所述第三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入端接合或分离;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与所述第二齿圈配合并配置成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齿圈静止或允许其自由转动;和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配置成能够控制所述第二行星架及所述第一齿圈静止或允许其自由转动。
[0005]本技术仅采用两排行星齿轮组实现动力传递,其结构简单,齿轮传动稳定。本技术的混动变速机构通过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一制动器及第二制动器的不同配合能够形成多种工况。通过选择合适的输入端接入合适的动力源,能够使输出端在输出低转速时具有较大的储备扭矩,不同工况状态切换时输出端输出的转速能够连
续变化,实现无级变速,并且输出端的转速具有较高的转速上限。该混动变速机构具有较强地变速能力,变速过程无级、连续,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6]在上述混动变速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制动器与所述第二行星架配合以控制所述第二行星架及所述第一齿圈静止或允许其自由转动。通过上述的配置,可以使第二制动器置于混动变速机构的外部一侧,从而方便装配。
[0007]在上述混动变速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制动器与所述第一齿圈配合以控制所述第二行星架及所述第一齿圈静止或允许其自由转动。通过上述的配置,第二制动器可以选择性地集成设计在混动变速机构内部,从而提升美感及简洁程度。
[0008]在上述混动变速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离合器装配在所述第一输入端上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同轴设置。通过上述的配置,能够使混动变速机构的结构更简洁、紧凑,从而减小空间占用。
[0009]在上述混动变速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出端包括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相连的空心齿轮,所述空心齿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同轴设置。通过上述的配置,能够使混动变速机构的结构更简洁、紧凑,从而减小空间占用。
[0010]在上述混动变速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动变速机构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制动器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制动器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的配置,能够使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的安装更简单、牢靠。
[00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该动力总成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发动机;和根据上述任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混动变速机构,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输入端相连,并且所述发动机与第三输入端相连。通过第三离合器的分离或接合,该动力总成可实现纯电输出或混动输出。在纯电输出时,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输入端输入动力、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输入端输入动力,动力总成的输出端在低转速时具有较大的扭矩。混动输出时,发动机通过第三输入端输入动力、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输入端输入动力,能够有效减小电能损耗,保证续航里程。当动力总成的输出端输出较高转速时,发动机保持在高效工作区,其性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因此,该动力总成能够实现发动机、电动机的综合利用,使得动力输出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0012]在上述动力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输入端固定连接。混动输出时,发动机通过第三输入端带动第一输入端及第一太阳轮转动,第一电机的转子随第一输入端同步转动,此时第一电机的转子与定子相对转动进而产生感应电流。因此,通过该配置能够使动力总成在混动输出时实现反向充电,进一步提升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混动变速机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混动变速机构在第一工况下、动力总成采用纯电输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混动变速机构在第一工况下各构件的转速关系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混动变速机构在第二工况下、动力总成采用混动输出时的结构
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混动变速机构在第二工况下各构件的转速关系图;
[0019]图6是本技术混动变速机构在第二工况下、动力总成采用纯电输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混动变速机构在第三工况下、动力总成采用混动输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技术混动变速机构在第三工况下各构件的转速关系图;
[0022]图9是本技术混动变速机构在第三工况下、动力总成采用纯电输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是本技术混动变速机构在第一工况下倒车时各构件的转速关系图。
[0024]附图标记列表:
[0025]A、混动变速机构;A1、壳体;1、第一行星齿轮组;10、第一输入端;101、连接件;11、第一太阳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变速机构,所述混动变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将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一行星轮、以及用于支承所述第一行星轮的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将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行星轮、以及用于支承所述第二行星轮的第二行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架相连,并且所述混动变速机构还包括: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连;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第三输入端;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行星架相连;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一行星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二齿圈相连,并且所述第一离合器配置成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二齿圈接合或分离;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行星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连,并且所述第二离合器配置成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一太阳轮接合或分离;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输入端能够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相连,并且所述第三离合器配置成能够控制所述第三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入端接合或分离;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与所述第二齿圈配合并配置成能够控制所述第二齿圈静止或允许其自由转动;和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配置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吴志先毛晶平张权
申请(专利权)人:清驰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