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65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芯体,由正极、隔膜和负极构成;绝缘胶布,套贴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和两相对侧面;绝缘胶布上设有一孔缝,位于相对电极芯体的上端面位置;第一、二极耳,分别从电极芯体上引出,第一极耳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引出,穿过孔缝与电极芯体相隔离。该种结构的二次电池结构简单、安全性能优异。(*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二次电池,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能优异的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需要能量高、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的电源作为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车辆的动力源。二次电池以其高比能量、高电压、体积小、重量轻、安全性好等优点,近十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已成为通讯类电子产品的主要能源之一。然而,就在二次电池得到日益广泛普及的同时,人们也对其使用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由于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个手机厂家希望给手机提供能源支持的电池能够各种使用环境中,都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这样相应的客户投诉和抱怨就会减少甚至没有,从而使自己的品牌在竞争中受益。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电池的设计者,我们必须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用户的安全,毕竟如果对用户造成人身伤害,损失是不可弥补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内容,本技术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能优异的二次电池。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芯体,由正极、隔膜和负极构成;绝缘胶布,套贴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和两相对侧面;绝缘胶布上设有一孔缝,位于相对电极芯体的上端面位置;第一、二极耳,分别从电极芯体上引出,第一极耳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引出,穿过孔缝与电极芯体相隔离。在上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结构中,其中所述第二极耳从电极芯体的侧面引出,所述绝缘胶布使得第二极耳与电极芯体相隔离。其中,所述电极芯体为由正极、隔膜和负极卷绕而成的卷绕式电极芯体。所述绝缘胶布上相对电极芯体的上端面位置还设有第二孔缝,所述第二极耳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引出,穿过第二孔缝与电极芯体相隔离。其中,所述电极芯体为由正极、隔膜和负极卷绕而成的卷绕式电极芯体;或者说所述电极芯体为由正极、隔膜和负极依次叠置而成的层叠式电极芯体。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第二绝缘胶布,套贴于电极芯体的下端面和两相对侧面;第二绝缘胶布上设有一孔缝,位于相对电极芯体的下端面位置;第二极耳从电极芯体的下端面引出,穿过第二绝缘胶布上的孔缝与电极芯体相隔离。其中,所述电极芯体为由正极、隔膜和负极依次叠置而成的层叠式电极芯体。所述绝缘胶布上还设有用于渗透电解液的孔。其中,所述绝缘胶布上的用于渗透电解液的孔位于相对电极芯体的上端面位置。所述电极芯体为由正极、隔膜和负极卷绕而成的卷绕式电极芯体。所述电极芯体为由正极、隔膜和负极依次叠置而成的层叠式电极芯体。本技术一种二次电池和以前的电池芯顶部的胶布相比,采用胶布遮盖信电池芯的整个端面,不仅保证了电池芯外圈的极耳不和电池芯内的极片接触的基础上,而且又防止了电池芯内部的极片由于摇晃或摔打而相互错位,进而相互接触造成短路,或者错位极片与壳壁接触造成短路;另外,也防止了电池芯中间极耳从电池芯的端面和电池芯内部极片接触造成短路;以及还防止了电池芯的端部和电池盖板接触造成短路。因此,本技术相对于以前的电池电芯结构,对电池的安全性有更好的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一种二次电池的电池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二次电池的胶布展开后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二次电池的电池芯的另一种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二次电池的电池芯的又一种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二次电池的电池芯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一起参考图1至图2,本技术一种二次电池,主要包括由正极、隔膜和负极依次叠置经卷绕工序完成后的电池芯1,该电池芯1端部内引出有第一极耳12与从端部外圈引出的第二极耳14,贴有使电池芯1外圈的第二极耳14与电池芯1内的极片隔离的胶布2,尤其是所述胶布2是套贴于电池芯1端部与两相对侧面16,胶布2包覆在电池芯1两相对侧面的高度H为电池芯1总高度的三分之一,且胶布2上相对电池芯1端部设置有孔缝24,供电池芯1中间的极耳12穿出,该胶布2上还设置有若个孔22,以供电解液渗入电池芯1内部。请一起参考图3,其中,第二极耳14相对于第一极耳12位于电池芯1的另一端,因此,在电池芯1的另端也帖设有胶布2。请一起参考图4,本技术是由正极、隔膜和负极依次叠置而成的层叠式电池芯1,其二极耳14不是位于电池芯1外圈的,胶布2’上相对电池芯1端部设置有孔缝24,还设置有第二孔缝24’,供第二极耳14穿过第二孔缝24’,与电极芯体1的上端面相隔离。下面以更具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型号为例具体说明第一实施例根据LP063048A电池芯的宽度设计了一款胶布,如图2所示,用于LP063048A型号电池的生产制作工序。电池芯在卷绕工序完成以后,先用夹具夹紧电池芯的底部,使电池芯顶部露出夹具(露出部分约为电池芯总高度的1/3),然后取一片上述形状的胶布,套在电池芯上,将电池芯中间的极耳穿过胶布上的椭圆条状小孔,目视胶布是否均匀分布于电池芯两侧,然后下压胶布,将胶布贴紧在电池芯上。第二实施例以前的电池芯结构为例(请参图3),其电池芯1仅在外圈极耳14与电池芯1之间设有用于隔离的胶布2’,现将其用于LP063048A型号电池的生产制作工序。下面是两种电池的跌落安全性能对比测试的结果 第一实施例 第二比较例 综上测试可以发现,本技术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改良结构与原来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相比,有了相对更可靠的安全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芯体、绝缘胶布与第一、二极耳,其特征在于电极芯体,由正极、隔膜和负极构成;绝缘胶布,套贴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和两相对侧面;绝缘胶布上设有孔缝,位于相对电极芯体的上端面位置;第一、二极耳,分别从电极芯体上引出,第一极耳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引出,穿过孔缝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相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从电极芯体的侧面引出,所述绝缘胶布使得第二极耳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相隔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布上相对电极芯体的上端面位置还设有第二孔缝,所述第二极耳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引出,穿过第二孔缝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相隔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绝缘胶布,套贴于电极芯体的下端面和两相对侧面;第二绝缘胶布上设有一孔缝,位于相对电极芯体的下端面位置;第二极耳从电极芯体的下端面引出,穿过第二绝缘胶布上的孔缝与电极芯体的下端面相隔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布上还设有用于渗透电解液的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布上的用于渗透电解液的孔位于相对电极芯体的上端面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芯体为由正极、隔膜和负极卷绕而成的卷绕式电极芯体。8.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芯体为由正极、隔膜和负极依次叠置而成的层叠式电极芯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芯体,由正极、隔膜和负极构成;绝缘胶布,套贴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和两相对侧面;绝缘胶布上设有一孔缝,位于相对电极芯体的上端面位置;第一、二极耳,分别从电极芯体上引出,第一极耳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芯体、绝缘胶布与第一、二极耳,其特征在于:    电极芯体,由正极、隔膜和负极构成;    绝缘胶布,套贴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和两相对侧面;    绝缘胶布上设有孔缝,位于相对电极芯体的上端面位置;    第一、二极耳,分别从电极芯体上引出,第一极耳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引出,穿过孔缝与电极芯体的上端面相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平肖宏何昱臣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