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形成湿膜的溶剂防锈油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50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防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形成湿膜的溶剂防锈油及其制作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研制的产品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形成湿膜的溶剂防锈油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防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形成湿膜的溶剂防锈油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是现代机械工业、国防工业、石油工业以及其它部门最重要的结构材料,但它易受外界环境或介质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引起变质或损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金属腐蚀。每年由于金属腐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危害也十分惊人,于是防锈油便应运而生。
[0003]防锈油是在矿物油或其它基础油中加入油溶性的防锈剂、分散剂、抗氧剂等而得到的金属暂时性防锈保护油。它可用溶剂洗涤或机械擦拭等方法方便地去除,广泛用于各部门。
[0004]可以形成湿膜的溶剂防锈油常规的是以石油溶剂做稀释剂,加入石油脂、凡士林等成膜材料、适量防锈剂以及其它辅助添加剂等组成,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将它涂覆于金属表面,油中的溶剂很快挥发,在金属表面留下一层不挥发或难挥发的暂时性湿膜保护膜,在后续过程中,可以更容易的用石油溶剂除去,适于加工精度较高的金属制件室内封存防锈。
[0005]然而,现有的溶剂防锈油常以在金属工件表面形成的硬膜为主,该硬膜后续去除困难,影响金属工件的后续加工,而形成湿膜的防锈油则与金属基体表面吸附力不足,容易在金属工件存放过程中发生局部腐蚀,其防腐效果难以和硬膜的产品媲美,从而影响其使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金属防锈油中,硬膜产品在金属表面虽然可以取得相对稳定的防护效果,但是后续加工过程中难以去除,而湿膜产品虽然容易去除,但是和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度太弱,容易导致防护效果失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形成湿膜的溶剂防锈油及其制作工艺。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形成湿膜的溶剂防锈油。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形成湿膜的溶剂防锈油的制作工艺。
[0009]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形成湿膜的溶剂防锈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8

10份大豆多肽、50

80份水、5

10份乙醇、4

8份防锈剂、60

80份润滑油基础油;
[0011]所述溶剂防锈油的于25℃条件下的粘度为650

850mPa
·
S;
[0012]所述溶剂防锈油中包括增粘剂;
[0013]所述增粘剂是由片状增粘剂和类球形增粘剂颗粒组成;
[0014]所述增粘剂中,片状增粘剂的质量是类球形增粘剂颗粒质量的X倍;
[0015]所述增粘剂中,片状增粘剂的D50是类球形增粘剂颗粒D50的Y倍;
[0016]所述0.8≤X/Y≤1.5。
[0017]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了大豆多肽作为有效成分之一,其可以在水的作用下分散溶解,并在水性体系下,因为氢键的形成而形成弱凝胶;又由于大豆多肽的主要组成为氨基酸,其分子结构中既含有亲水的部分,也含有疏水部分,因此,该弱凝胶自身具有良好的双亲性,从而可与体系中各组分稳定相容;
[0018]另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体系中添加乙醇,由于乙醇容易挥发,因此,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涂敷于金属基材表面时,可以在乙醇协助下快速在基材表面铺展,而随着乙醇的快速挥发,在金属基材表面黏附的弱凝胶中会形成少量扩散用的毛细通道,由于润滑油基础油的密度一般低于水的密度,因此,润滑油基础油倾向于向弱凝胶的表面扩散,而水分则留在靠近于金属基材的一侧,由于润滑油基础油在表面形成了良好的“油封闭层”,空气中的氧气难以接触到金属表面,而水层则直接和金属基材接触,则可以是的弱凝胶可以和极性的金属基材发生良好的吸附,如此,有效提升了产品对基材的保护效果,后续清洗时,由于水层的存在,其也比较容易在金属基材表面分离;
[0019]其次,专利技术人发现,在添加增粘剂来调节体系粘度时,通过采用两种不同形貌的增粘剂,以及两种增粘剂的配比和D50,可以对产品的防腐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这是因为,大豆多肽作为“桥梁”,可以将片状的增粘剂通过氢键作用力桥接,但是,由于片状材料在凝胶体系中参与凝胶形成时,容易形成较大的毛细孔道,从而导致产品在使用时,涂膜后,水分会随着乙醇一起快速挥发,而加入类球形增粘剂,可以将部分毛细孔道堵塞,从而实现乙醇容易挥发,而水分大部分滞留的效果;如果单一的仅考虑添加量,则同样的添加量,不同的粒径尺寸对毛细孔的堵塞效果是不同的,而单一的考虑粒径尺寸,不考虑添加量,也是不合理的,因此,专利技术人发现,当两者满足上述关系时,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0020]进一步的,所述防锈剂选自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钙、石油磺酸钠、环烷酸锌、二壬基萘磺酸钡、十二烯基丁二酸、苯并三氮唑、氧化石油脂、羊毛脂、羊毛脂钡皂、苯并三氮唑十八胺盐、十二烯基丁二酸半脂、N

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1]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基础油选自润滑油基础油150SN,润滑油基础油150BS,润滑油基础油500SN中的任意一种。
[0022]进一步的,所述片状增粘剂为有机膨润土。
[0023]进一步的,所述类球形增粘剂颗粒为纳米二氧化硅;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包覆有硅烷偶联剂。
[0024]一种形成湿膜的溶剂防锈油的制作工艺,具体制作工艺步骤包括:
[0025]将大豆多肽和水按比例混合溶胀,再经加热搅拌溶解,随后加入乙醇、防锈剂和润滑油基础油,高压均质后,于25℃条件下加入增粘剂,以调节粘度至650

850mPa
·
S;
[0026]将产品置于温度为2

6℃条件下,冷藏。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0028]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0029]实施例1
[0030]类球形增粘剂颗粒的准备:
[0031]将D50为25nm的纳米二氧化硅倒入无水乙醇中,并加入纳米二氧化硅质量10%的硅烷偶联剂KH

550,于温度为45℃,搅拌转速为3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45min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类球形增粘剂颗粒;
[0032]增粘剂得复配:
[0033]选择D50为100nm的有机膨润土为片状增粘剂,浙江丰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
[0034]将类球形增粘剂颗粒和片状增粘剂共混均匀,即得复配的增粘剂,其中,片状增粘剂的质量是类球形增粘剂颗粒质量的5倍;
[0035]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8份大豆多肽、50份水、5份乙醇、4份防锈剂、60份润滑油基础油;
[0036]先将大豆多肽和水混合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溶胀8h,再于温度为65℃,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形成湿膜的溶剂防锈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8

10份大豆多肽、50

80份水、5

10份乙醇、4

8份防锈剂、60

80份润滑油基础油;所述溶剂防锈油的于25℃条件下的粘度为650

850mPa
·
S;所述溶剂防锈油中包括增粘剂;所述增粘剂是由片状增粘剂和类球形增粘剂颗粒组成;所述增粘剂中,片状增粘剂的质量是类球形增粘剂颗粒质量的X倍;所述增粘剂中,片状增粘剂的D50是类球形增粘剂颗粒D50的Y倍;所述0.8≤X/Y≤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形成湿膜的溶剂防锈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剂选自石油磺酸钡、石油磺酸钙、石油磺酸钠、环烷酸锌、二壬基萘磺酸钡、十二烯基丁二酸、苯并三氮唑、氧化石油脂、羊毛脂、羊毛脂钡皂、苯并三氮唑十八胺盐、十二烯基丁二酸半脂、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尚贤吴景浪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钛可磨工业介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