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27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池结构,其电芯包括正、负极片及将正、负极片隔开的隔膜,在极片上设置有极耳,采用一极片为对折型,与其配套的异极极片夹在该对折后的极片之间,即叠片时用负极包住正极或用正极包住负极。极片间宽度相匹配,但对折极片的长度为异极极片的两倍加对折部位的连接基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奇巧、简单,叠片时用负极包住正极或用正极包住负极。正极与负极间用隔膜隔开,隔膜采用“∈”字形缠绕方法。这种电芯结构,可使负或正极极耳的层数减少一半,按目前普通的用超声波焊接厚电芯生产能力来说,电芯的厚度可做到12毫米,电芯的宽度可做到7~15毫米。(*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的内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锂电池内部电芯中各极片及其极耳之间的连接关系和极片的形状。
技术介绍
由于容量和放电时间等诸多方面的优势,现在采用的锂电池多为锂离子/锂聚合物电池,而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其性价比不断提高,导致其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而各行各业的要求又不断推动锂电池向大容量发展,大容量就要求锂电池具有较大的存储体积即正负极面积和电解液的容积,这导致了厚度的增加。尤其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很多电子产品都要求个性化设计,而且体积趋向于小型化,对向这类产品提供能源支持的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携带方便,电池的宽度有可能会很窄,而容量又要求高,因此要解决单体宽度窄的厚电池的制造问题。对于锂电池,其基本结构为由相互叠加的电芯构成电池,而电池电芯又由相互重叠的极片构成,极片的基本组合为正及负极片循环重叠,两不同性的极片间设置有隔膜;在每个极片的边上设置有极耳,同极性的极耳相互重叠,捆扎焊接后再与外极耳焊接;极片的结构则包括基片和涂敷在基片表面上的极性涂料层,为了增大电池的容量,基片及其上的涂层都很薄。所以,正极片、隔膜片、负极片循环叠加到规定的层数后,经过极耳的捆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结构,其电芯包括正、负极片及将正、负极片隔开的隔膜,在极片上设置有极耳,极片由基片和基片上的涂料层组成,正、负极片的排列方式是负、正、负、正……,其特征是    正极片为常规四边形极片,其上端设有经冲裁而成且与极片连成一体的极耳;    负极片为对折型极片,其上端设有经冲裁而成且与极片连成一体的极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汉良邓健想郭春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