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20831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所述卷芯包括主针与副针;所述主针具有第一主体部,所述副针具有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主针的一端设置有主插头,所述主针的另一端开设有主插槽,所述副针的一端设置有副插头,所述副针的另一端开设有副插槽,所述主插头插设于所述副插槽中,所述副插头插设于所述主插槽中;所述主针至少开设有一主穿透槽区,所述副针至少开设有一副穿透槽区,所述主穿透槽区与所述副穿透槽区对应设置。所述卷针能够有效克服电芯抽芯现象。

Coiling needle applied to the winding battery po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il needle applied to the winding core of a battery. The core consists of a main needle and a sub needle; the main needle has a first body part, the secondary needle has second main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main body is interlaced with the second main parts, one end of the main needl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plug, the other end of the main needl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plug slot, and one end of the needle is provided with a pair plug.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auxiliary needle, the other end of the auxiliary pin is provided with an auxiliary slot, the main plug is inserted in the auxiliary slot, and the accessory plug is inserted in the main slot; the main needle at least has a main penetration slot area, and the secondary needle at least has a pair of penetrating slot areas, and the main penetration slot area corresponds to the sub penetration slot area. The coil needle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core pulling phenomenon of the electric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产品以及穿戴产品等。其中,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产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推动电池能量密度得到不断提升以及安全性能的提高。目前在电池中设置陶瓷隔膜的应用在相关的电池公司都有使用推广,然而陶瓷隔膜目前只能很好地在自动卷绕设备和半自动卷绕设备上使用,手工卷绕目前基本没有使用,其主要的问题难点在于人工卷绕完成后,由于陶瓷隔膜和卷针“粘结”,在取下卷芯时,会出现卷芯内的极片和隔膜随着卷针发生错位,使隔膜无法包裹极片出现漏片现象,即出现“电芯抽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在进行手动卷绕时无法克服电芯抽芯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电芯抽芯现象的用于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一种应用于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包括用于缠绕所述电池极芯的主针与副针;所述主针具有第一主体部,所述副针具有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主针的一端设置有主插头,所述主针的另一端开设有主插槽,所述副针的一端设置有副插头,所述副针的另一端开设有副插槽,所述主插头插设于所述副插槽中,所述副插头插设于所述主插槽中;所述主针至少开设有一主穿透槽区,所述副针至少开设有一副穿透槽区,所述主穿透槽区与所述副穿透槽区对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穿透槽区包括第一槽区与第二槽区,所述副穿透槽区包括第三槽区与第四槽区,所述第一槽区与所述第三槽区对应,所述第二槽区与所述第四槽区对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区与所述第二槽区之间具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主插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所述主插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插槽的中轴线与所述主插头的中轴线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槽区与所述第四槽区之间具有第二连接板,所述副插槽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副插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插槽的中轴线与所述副插头的中轴线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针的边角与所述副针的边角均为弧形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插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极耳槽与第二极耳槽,所述第一极耳槽与所述第二极耳槽用于对应设置所述电池极芯的正负极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针靠近所述主插槽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连接体,所述转动连接体用于连接卷绕设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插头与所述副插头均为锥形柱状体上述卷针,通过在所述主针上开设主穿透槽区,所述副针上开设副穿透槽区,并使得所述主穿透槽区与所述副穿透槽区对应设置,从而使得电芯在所述主针与所述副针上完成卷绕后,只需工作人员握持穿透槽区的电芯并将其连同副针一起取出,从而可有效避免电芯抽芯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卷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主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的副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例如,一种应用于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包括用于缠绕所述电池极芯的主针与副针;所述主针具有第一主体部,所述副针具有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主针的一端设置有主插头,所述主针的另一端开设有主插槽,所述副针的一端设置有副插头,所述副针的另一端开设有副插槽,所述主插头插设于所述副插槽中,所述副插头插设于所述主插槽中;所述主针至少开设有一主穿透槽区,所述副针至少开设有一副穿透槽区,所述主穿透槽区与所述副穿透槽区对应设置。又如,一种应用于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包括用于缠绕所述电池极芯的主针与副针;例如,所述主针具有第一主体部,所述副针具有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主针的一端设置有主插头,所述主针的另一端开设有主插槽,所述副针的一端设置有副插头,所述副针的另一端开设有副插槽,所述主插头插设于所述副插槽中,所述副插头插设于所述主插槽中;例如,所述主针至少开设有一主穿透槽区,所述副针至少开设有一副穿透槽区,所述主穿透槽区与所述副穿透槽区对应设置。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10,包括用于缠绕所述电池极芯的主针100与副针200;所述主针100具有第一主体部140,所述副针200具有第二主体部240,所述第一主体部140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40相互交错设置;例如,所述第一主体部140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40部分叠设并活动连接。又如,所述第一主体部140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40完全重叠设置。例如,所述主针100与所述副针200活动卡接,又如,所述主针100与所述副针200活动插接,即所述主针100与所述副针200可以通过任何连接方式实现相对稳定连接,以便在结束电芯卷绕工作后,将所述副针200抽离所述主针100,从而使得卷绕好的电芯与所述副针200一同被取下。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主针100的一端设置有主插头110,所述主针100的另一端开设有主插槽120,所述副针200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副插头210,所述副针100的另一端开设有副插槽220,所述主插头110插设于所述副插槽220中,所述副插头210插设于所述主插槽120中。例如,所述主插头110与所述副插头220均为锥形柱状体。即所述主插头110与所述副插头220的横截面为锥形。相应地,所述主插槽120与所述副插槽220根据所述主插头110与所述副插头220的截面形状设置,槽深度具体根据对应插头的长度决定。通过在所述主针100上设置能够插接于所述副针200上开设的副插槽220的主插头110,并在所述副针200上设置能够插接于所述主针100上开设的主插槽120的副插头110,从而将所述主针100与所述副针200相互插接,以实现稳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针100至少开设有一主穿透槽区300,所述副针200至少开设有一副穿透槽区400,即所述主穿透槽区300与所述副穿透槽区40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这样通过在所述卷针上开设多个穿透性槽区,从而可有效降低卷针物料成本。具体地,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缠绕所述电池极芯的主针与副针;所述主针具有第一主体部,所述副针具有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主针的一端设置有主插头,所述主针的另一端开设有主插槽,所述副针的一端设置有副插头,所述副针的另一端开设有副插槽,所述主插头插设于所述副插槽中,所述副插头插设于所述主插槽中;所述主针至少开设有一主穿透槽区,所述副针至少开设有一副穿透槽区,所述主穿透槽区与所述副穿透槽区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缠绕所述电池极芯的主针与副针;所述主针具有第一主体部,所述副针具有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相互交错设置;所述主针的一端设置有主插头,所述主针的另一端开设有主插槽,所述副针的一端设置有副插头,所述副针的另一端开设有副插槽,所述主插头插设于所述副插槽中,所述副插头插设于所述主插槽中;所述主针至少开设有一主穿透槽区,所述副针至少开设有一副穿透槽区,所述主穿透槽区与所述副穿透槽区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穿透槽区包括第一槽区与第二槽区,所述副穿透槽区包括第三槽区与第四槽区,所述第一槽区与所述第三槽区对应,所述第二槽区与所述第四槽区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区与所述第二槽区之间具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主插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宁宁王理余成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