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热式车辆动力加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702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热式车辆动力加温系统,包括自热式加温装置,自热式加温装置包括换热腔和发热腔,换热腔内部与发动机冷却水路联通,换热腔一侧设置电动双面水泵,电动双面水泵分别与换热腔、发热腔和发动机的出水口连接,用于提供驱动力并驱动上述三者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发动机管路连接至膨胀水箱;膨胀水箱通过补水管路连接至换热腔,补水管路上安装二号电磁阀,发热腔通过送球管路连接至储存箱,储存箱内储存若干发热球,送球管路上安装一号电磁阀,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电动双面水泵均连接至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自热式车辆动力加温系统,加热性能不受地域影响,避免了点火困难、高原燃烧恶化、产生积碳等问题。产生积碳等问题。产生积碳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热式车辆动力加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动力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热式车辆动力加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低温环境下,发动机本体、进气温度低,着火困难,同时冷却液、润滑油温度低,起动阻力大,导致发动机难以起动。当环境温度低于某一要求,为了提高起动性能必须使用加温系统。传统的加温系统通过电机驱动助燃风扇将外界空气吸入,与喷入的燃油混合,被点火电机点燃,在燃烧室内燃烧,形成的燃气流经热交换器,将热交换器内冷却液加热,冷却液通过水泵、管路强制循环,对发动机进行加热。受空间限制,助燃风扇驱动电机较小,风扇转速较低,无法提供足够的加温功率。
[0003]传统的加温系统受环境影响较大,随海拔升高,空气密度降低,空气质量下降,油气混合变差,点火性能和加温性能大幅下降;当环境温度过低时,车辆蓄电池电量大幅衰减,无法提供充足电量。因此,需要采用一种自热式车辆动力加温系统,无需燃油燃烧,不受高原低温环境影响,对发动机油水气系统进行快速加热,提高发动机起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热式车辆动力加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热式加温装置,自热式加温装置包括换热腔和发热腔,换热腔内部与发动机冷却水路联通,换热腔一侧设置电动双面水泵,电动双面水泵分别与换热腔、发热腔和发动机的出水口连接,用于提供驱动力并驱动上述三者之间进行热量交换,发动机两端连接至机油箱,发动机管路连接至膨胀水箱;膨胀水箱通过补水管路连接至换热腔,补水管路上安装二号电磁阀,发热腔通过送球管路连接至储存箱,储存箱内储存若干发热球,送球管路上安装一号电磁阀,一号电磁阀、二号电磁阀、电动双面水泵均连接至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车辆动力加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为车辆控制系统ECU或者单独的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热式车辆动力加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发热腔和换热腔为一体结构,且发热腔位于换热腔下方,发热腔一端与送球管路连接,发热腔底部为倾斜底板,且靠近储存箱的一端较高,发热腔底部安装有泄水管,泄水管上安装三号电磁阀,所述换热腔内部安装换热芯体,顶部安装排气管和液位计,排气管上安装四号电磁阀,液位计延伸至换热腔底部,用于测试换热腔内部液体的温度,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丰李志鹏曹杰姚春雷龚永兴崔艳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