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用正极盖帽及包括该正极盖帽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39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池用正极盖帽及包括该正极盖帽的电池,该电池用正极盖帽包括上帽、防爆球及底盖,所述上帽与底盖固定连接且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防爆球位于该收容空间内,所述上帽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孔,底盖具有第二排气孔,所述防爆球的顶面部分与上帽的内表面接触,防爆球的底面部分密封所述第二排气孔,其中,在所述防爆球的侧面部分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包括正极盖帽、电池壳体、以及通过正极盖帽密封在电池壳体内的电极芯和电解液,其中,正极盖帽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用正极盖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由于正极盖帽中的防爆球侧面设有开口槽,增大了正极盖帽排出短路时所产生的气体和膨化物的空间,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池,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电池用正极盖帽及 包括该正极盖帽的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电池如镍氢、镍镉电池, 一般由正极片、负极片及间隔在正 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的隔膜经巻绕形成电极芯,装入钢制圆柱形或方形电池壳 体内,加注一定量的电解液,将正极盖帽与电池壳体的口部密封,制成电池。 由于电池在短路、反充或其它等极端状况下,电池内部的气体压力会急剧上 升,导致电池可能发生爆炸而危及人身安全,因此,电池在封口时采用的正 极盖帽均设有一防爆结构, 一般称为的安全阀。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电池结构中,正极盖帽是由上帽l、防爆球2及 底盖3组成,所述上帽1与底盖3固定连接且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防爆球2 位于该收容空间内,所述上帽l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孔5,所述底盖3具有第 二排气孔4,所述防爆球2的顶面部分与上帽1的内表面接触,防爆球2的 底面部分密封所述第二排气孔4。所述防爆球2 —般采用三元乙丙或丁腈橡 胶等高弹性材料,上帽l、防爆球2及底盖3在组装时,防爆球2受到一定 程度的压縮,这样在正常情况下可使电池保持密封状态,只有当电池内部压 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如2MPa以上,电池内部压力通过底盖3上的第二排 气孔4作用到防爆球2上,使防爆球2发生形变而开启安全阀,电池内部的 气体从第一排气孔5排出,避免了压力的持续上升引起的爆炸,保障了使用 者的人身安全。如图2所示,由于现有电池正极盖帽中的防爆球通常为对角线长度与正极盖帽的内圆直径相等的方形,故放置在正极盖帽中的防爆球与正极盖帽间 预留的空间较小,这就使得电池在短路或其它极端状态下所产生的气体或膨 化物不能快速地排放,从而造成电池的整体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池正极盖帽中的防爆球与正极盖帽 间预留的空间小,导致电池在短路或其它极端状态下所产生的气体或膨化物 不能快速排放的缺点,提供一种防爆球与正极盖帽间预留的空间较大,且能 快速排放电池在短路或其它极端状态下所产生的气体或膨化物的一种电池 用正极盖帽;本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包括该正极盖帽的电池。本技术的电池用正极盖帽包括上帽、防爆球及底盖,所述上帽与底 盖固定连接且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防爆球位于该收容空间内,所述上帽上设 置有第一排气孔,所述底盖具有第二排气孔,所述防爆球的顶面部分与上帽的内表面接触,防爆球的底面部分密封所述第二排气孔,其中,在所述防爆 球的侧面部分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槽。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包括正极盖帽、电池壳体、以及通过正极盖帽密 封在电池壳体内的电极芯和电解液,其中,所述正极盖帽为本技术提供 的电池用正极盖帽。本技术的电池由于正极盖帽中的防爆球侧面设有开口槽,这样可以 相对地减小防爆球的体积,同时也就相对地增大了正极盖帽的内部空间,使 用本技术提供的正极盖帽的电池,在电池发生短路时可以以很快的速度 排出短路时产生的气体和膨化物,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电池正极盖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电池正极盖帽中防爆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池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防爆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电池用正极盖帽7包括上帽1、防爆 球2及底盖3,所述上帽1与底盖3固定连接且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防爆球 2位于该收容空间内,所述上帽1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孔5,所述底盖3具有 第二排气孔4,所述防爆球2的顶面部分与上帽1的内表面接触,防爆球2 的底面部分密封所述第二排气孔4,其中,在所述防爆球2的侧面部分上具 有至少一个开口槽6。所述开口槽6从防爆球2的底面部分向上延伸或者上下贯通,开口槽6 的数量为3—6个并均匀分布。所述开口槽6的作用在于其不影响正常密封 的情况下加大正极盖帽的排气空间,以便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如图4所示,所述防爆球2 —般采用三元乙丙或丁腈橡胶等高弹性材料, 防爆球2可以为球形、圆柱形或方柱形,当所述防爆球2为对角线长度与正 极盖帽的内圆直径相等的方柱形时,在方柱形防爆球2的每一个侧面上都具 有开口槽6。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包括正极盖帽7、电池壳体8、以及通过正极盖 帽7密封在电池壳体8内的电极芯9和电解液(未示出),其中,所述正极 盖帽7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用正极盖帽。本技术的电池由于正极盖帽中的防爆球侧面设有开口槽,比原有的 正极盖帽增大了内部的预留空间,有效地解决电池在短路时产生的气体和膨 化物不能快速排出的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用正极盖帽,该正极盖帽(7)包括上帽(1)、防爆球(2)、及底盖(3),所述上帽(1)与底盖(3)固定连接且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防爆球(2)位于该收容空间内,所述上帽(1)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孔(5),所述底盖(3)具有第二排气孔(4),所述防爆球(2)的顶面部分与上帽(1)的内表面接触,防爆球(2)的底面部分密封所述第二排气孔(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爆球(2)的侧面部分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槽(6)。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正极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6)从 防爆球(2)的底面部分向上延伸或者上下贯通。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盖帽,其特征在于,开口槽(6)的 数量为3—6个并均匀分布。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极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球(2) 为球形、圆柱形或方柱形。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极盖帽,其特征在于,在方柱形防爆球(2) 的每一个侧面上都具有开口槽(6)。6、 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正极盖帽(7)、电池壳体(8)、以及通过正 极盖帽(7)密封在电池壳体(8)内的电极芯(9)和电解液,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盖帽(7)为权利要求l-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正极盖帽。专利摘要一种电池用正极盖帽及包括该正极盖帽的电池,该电池用正极盖帽包括上帽、防爆球及底盖,所述上帽与底盖固定连接且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防爆球位于该收容空间内,所述上帽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孔,底盖具有第二排气孔,所述防爆球的顶面部分与上帽的内表面接触,防爆球的底面部分密封所述第二排气孔,其中,在所述防爆球的侧面部分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槽。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包括正极盖帽、电池壳体、以及通过正极盖帽密封在电池壳体内的电极芯和电解液,其中,正极盖帽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用正极盖帽。本技术的电池由于正极盖帽中的防爆球侧面设有开口槽,增大了正极盖帽排出短路时所产生的气体和膨化物的空间,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文档编号H01M2/04GK201160084SQ200720305259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车国勇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用正极盖帽,该正极盖帽(7)包括上帽(1)、防爆球(2)、及底盖(3),所述上帽(1)与底盖(3)固定连接且形成收容空间,所述防爆球(2)位于该收容空间内,所述上帽(1)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孔(5),所述底盖(3)具有第二排气孔(4),所述防爆球(2)的顶面部分与上帽(1)的内表面接触,防爆球(2)的底面部分密封所述第二排气孔(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爆球(2)的侧面部分上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槽(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