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装机构及移动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463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4
本申请公开一种压装机构及移动装配装置,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取料模组;所述取料模组包括安装板、套管组件以及芯轴;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可形成负压的负压腔以及与所述负压腔连通的套管;所述芯轴与所述套管同轴设置且穿设于所述套管组件;所述芯轴的外径小于所述套管内径;其中,物料呈圈状,且芯轴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小于物料的外径与内径的差值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O型圈装配容易移位、压装位置不准确、不良品率高的技术问题之一。题之一。题之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装机构及移动装配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压装机构及移动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O型圈的装配过程中,O型圈在进行移动压装时,特别是高速装配时,O型圈容易移位,造成压装位置不准确,不良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装机构及移动装配装置,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O型圈装配容易移位、压装位置不准确、不良品率高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提供一种压装机构及移动装配装置,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压装机构,包括取料模组;所述取料模组包括安装板、套管组件以及芯轴;
[0005]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可形成负压的负压腔以及与所述负压腔连通的套管;
[0006]所述芯轴与所述套管同轴设置且穿设于所述套管组件;
[0007]所述芯轴的外径小于所述套管内径;
[0008]其中,物料呈圈状,且芯轴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小于物料的外径与内径的差值。
[0009]优选的,所述套管(122)的端部不超过所述芯轴(13)的端部。
[00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负压腔形成负压,套管与负压腔连通从而套管内可形成负压,芯轴穿设与套管组件,芯轴的外径小于套管内径,即芯轴外壁与套管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同时又因为存在负压,故在二者的端口处形成了圈状的吸附口,在进行圈状类物料的上料时,圈状的吸附口恰与物料的形状适配,令物料可被吸附固定于芯轴与套管的端部;而在一些情况中,芯轴的端部超过套管的端部,即芯轴相对于套管呈突起状,在该情况下圈状类物料可套于芯轴外周,同时配以芯轴与套管间隙之间间隙形成的吸附力,更大程度的提升取料模组对物料的固定能力,从而可用于实现高速装配,提升物料的吸附固定稳定性以及整体的生产效率。
[0011]优选的,所述取料模组还包括驱动所述套管组件沿所述芯轴轴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
[0012]所述第一驱动组设于所述安装板上;
[001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驱动组驱动套管组件移动时,芯轴与套管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可令芯轴相对于套管端部呈突起状,从而可实现物料套设与芯轴外周,实现物料的上料;而在物料到达下料工位时,第一驱动组驱动套管组件复位,即芯轴相对于套管回缩,在该过程中,位于芯轴外周的物料被套管顶出,实现出料;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组灵活控制芯轴与套管之间的相对位置,令其在上料和下料时呈现出不同状态,提升上料时对物料的吸附固定稳定性,以及在下料时的便利性与快捷性。
[0014]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组连接的联动组件;
[0015]所述联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之间的导杆;
[0016]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组的驱动端,所述套管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001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驱动组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一连接板通过导杆带动第二连接板移动,套管组件设于第二连接板上,从而实现套管组件的移动;通过联动组件的配合令各结构可设置的更加紧凑,从而有效控制取料模组的整体体积。
[0018]优选的,还包括驱动所述取料模组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移动的三轴驱动组件;
[001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三轴驱动组件驱动取料模组可沿三轴移动,从而实现一定范围内的灵活移动。
[0020]优选的,在所述三轴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设置有固定板;
[0021]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组,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组的驱动端,所述第二驱动组驱动所述取料模组沿所述芯轴轴向移动;
[002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三轴驱动组件用于实现取料模组于大范围上的转移运动,而第二驱动组可单独实现取料模组沿芯轴的轴向移动,如此可进一步提升取料模组在上料和下料时的精确度。
[002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装配装置,包括上料机构以及上述任意所述的压装机构;
[0024]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轨道和切离模组;
[0025]所述上料轨道沿第一方向传输物料至所述切离模组;
[0026]所述切离模组沿第一方向衔接于所述上料轨道的出料端,并可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轨道;
[002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物料沿上料轨道进行传输,随后进入到切离模组中沿与出料方向进行切料,随后在通过取料模组对切出的物料进行吸附固定,切料模组再沿第一方向回复至原来位置切离下一物料,后续重复上述操作;本方案的物料切离方向与物料在上料轨道上的传输方向一致,采用该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卡壳的现象,从而保证上料过程的流畅度与稳定;另外,本申请中物料的切离过程是将承载着物料的整体一起沿指定方向转移,较现有技术采用推杆将物料推向一侧的方式而言,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避免了在推送物料时物料磨损的情况,从而对物料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上料过程对产品的影响,提升产品质量。
[0028]优选的,所述切离模组包括
[0029]安装架;
[0030]切离台,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用于承载物料;
[0031]第三驱动组,用于驱动所述切离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切离台设于所述第三驱动组的驱动端;
[003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安装架提供支撑主体与安装主体,切离台衔接于上料轨道的出料端,物料从上料轨道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切离台上,随后切离台在第一驱动组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物料切离,后续通过上料机构转移切离台上的物料,空置的切离台在
第一驱动组的作用下向上料轨道靠近,随后重复上述上料操作。
[0033]优选的,在所述切离台上弹性设置有用于承载物料的承载台;
[0034]所述承载台可沿平行于所述芯轴轴向伸缩;
[003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取料模组进行取料时,芯轴端部可呈略超过套管端部的状态,即突起状态,取料模组沿芯轴轴向移动,即朝着物料的圈内压入,由于承载台呈弹性设置,其在受力后下沉,通过该方式可促进物料套入芯轴外周,在取料模组离开承载台后,承载台在弹力作用下回复至原来位置,又可承载下一物料;承载台弹性设置于取料模组的芯轴形成的巧妙的配合,实现精准高效的上料,同时承载台的在弹力作用下又可实现自动复位,结构巧妙。
[0036]优选的,还包括限位模组;
[0037]所述限位模组包括限位柱以及驱动所述限位柱沿平行于所述芯轴轴向移动的第四驱动组;
[0038]其中,所述物料呈圈状,所述限位柱可沿平行于所述芯轴轴向插置于所述物料的圈内并限制所述物料沿第一方向进入所述切离模组;
[003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物料在从上料轨道进入至切离台上时,由于切离台一次仅可实现固定数量的物料的切离,然后上料轨道的上料又是无序的,因此物料在上料轨道至切离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连带现象,影响后续正常上料;而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该问题,限位柱可对物料进行限位,令上料轨道一次仅能实现指定数量的物料传输至切离台上,其余的物料则由于限位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料模组(10);所述取料模组(10)包括安装板(11)、套管组件(12)以及芯轴(13);所述套管组件(12)包括可形成负压的负压腔(121)以及与所述负压腔(121)连通的套管(122);所述芯轴(13)与所述套管(122)同轴设置且穿设于所述套管组件(12);所述芯轴(13)的外径小于所述套管(122)内径;其中,物料呈圈状,且芯轴(13)与套管(122)之间的间隙小于物料的外径与内径的差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22)的端部不超过所述芯轴(13)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模组(10)还包括驱动所述套管组件(12)沿所述芯轴(13)轴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14);所述第一驱动组(14)设于所述安装板(1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组(14)连接的联动组件(15);所述联动组件(15)包括第一连接板(151)、第二连接板(153)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51)和第二连接之间的导杆(152);所述第一连接板(151)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组(14)的驱动端,所述套管组件(12)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53)。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取料模组(10)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移动的三轴驱动组件(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轴驱动组件(20)的驱动端设置有固定板(231);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