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体集成式湿式制动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4609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4
一种缸体集成式湿式制动器结构,属于汽车领域,解决了湿式制动器布置分散、零件多、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且有效的避免了两制动器同时工作导致换挡异常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湿式B1制动器总成、湿式B2制动器总成和制动器保持架总成;两个制动器空间上集中布置,通过共用的制动器保持架将两制动器缸体集成在中间区域内,结构上更为紧凑,回位弹簧工作时两制动器活塞分别处于工作和复位状态,避免了两制动器同时工作情况;降低了制动器互锁导致的换挡异常发生率,有利于提高变速箱内部空间利用率及变速箱整体结构尺寸优化。箱整体结构尺寸优化。箱整体结构尺寸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缸体集成式湿式制动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缸体集成式湿式制动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产品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人们对汽车产品的性能、能源消耗和舒适性体验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促使产品各部分结构均朝着成本低、结构紧凑、轻量化方向发展。湿式多片式制动器作为变速箱的重要换挡部件,尺寸通常较大,布置较为分散,不利于降低成本和结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湿式制动器布置分散、零件多、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缸体集成式湿式制动器结构,有效的避免了两制动器同时工作导致换挡异常的发生;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缸体集成式湿式制动器结构,包括湿式B1制动器总成、湿式B2制动器总成及制动器保持架总成;所述湿式B1制动器总成和湿式B2制动器总成通过一个共用的制动器保持架总成和回位弹簧将两制动器的油压缸集成为一体,且油压缸体集成在两制动器中间,并通过回位弹簧保证两制动器不能同时工作,回位弹簧布置时,一端与制动器保持架总成的B1制动器活塞连接,另一端与B2制动器活塞连接,当B1制动器活塞运动推动回位弹簧时,回位弹簧弹性恢复会给B2制动器活塞一个力保证B2制动器活塞不发生运动,有效的避免了两制动器出现同时结合的情况。
[000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应用在自动变速箱中,保证制动器功能的同时,将两制动器集中布置在变速箱中,通过调整活塞、回位弹簧、油压缸支撑等部件实现对两制动器的缸体集成,结构上更加紧凑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同时零部件共用实现了成本降低,缸体集成对降低变速箱整体成本和结构尺寸优化有重要作用,解决了目前变速箱中制动器布置分散、空间利用率低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动器保持架总成主视剖视图;
[0009]其中:1、湿式B1制动器总成;2、湿式B2制动器总成;3、制动器保持架总成;11、B1传动毂;12、变速器壳体;13、弹性挡圈一;14、弹性挡圈二;15、回位弹簧;16、B1压力板;17、B1前压力板;18、B1摩擦片;21、B2传动毂;22、B2压力板;23、B2前压力板;24、B2摩擦片;31、B1制动器活塞;32、B2制动器活塞;33、D形环一;34、D形环二;35、制动器保持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缸体集
成式湿式制动器结构,包括湿式B1制动器总成1、湿式B2制动器总成2及制动器保持架总成3;所述湿式B1制动器总成1和湿式B2制动器总成2通过一个共用的制动器保持架总成3和回位弹簧15将两制动器的油压缸集成为一体,且油压缸体集成在两制动器中间,并通过回位弹簧15保证两制动器不能同时工作,回位弹簧15布置时,一端与制动器保持架总成3的B1制动器活塞31连接,另一端与B2制动器活塞32连接,当B1制动器活塞31运动推动回位弹簧15时,回位弹簧15弹性恢复会给B2制动器活塞32一个力保证B2制动器活塞32不发生运动,有效的避免了两制动器出现同时结合的情况。
[0011]本实施方式中:湿式B1制动器总成1、湿式B2制动器总成2通过梯形花键分别与变速器壳体12和被制动零件连接;
[0012]B1制动器工作时,B1制动器活塞31在活塞腔压力油的作用下压紧压力板和摩擦片,回位弹簧15被压缩,B1制动器的摩擦片与压力板结合对太阳轮进行制动,回位弹簧15将来自B1制动器活塞31的压力通过弹性挡圈作用在B2制动器活塞32上,使B2制动器活塞32复位避免B2制动器结合;B2制动器工作时,B2制动器活塞32在活塞腔压力油的作用下压紧压力板和摩擦片,回位弹簧15被压缩,B2制动器的摩擦片与压力板结合对B2传动毂进行制动,回位弹簧15将来自B2制动器活塞32的压力通过弹簧座板作用在B1制动器活塞31上,使B1制动器活塞31复位避免B1制动器结合。
[0013]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湿式B1制动器总成1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湿式B1制动器总成1包括B1传动毂11、变速器壳体12、弹性挡圈一13、弹性挡圈二14、回位弹簧15、B1压力板16、B1前压力板17及B1摩擦片18;B1传动毂11通过花键连接安装B1前压力板17和B1压力板16共n片或B1摩擦片m片(n≥3其中前压力板为1片),变速器壳体13通过花键连接安装B1摩擦片18m片或B1前压力板17和B1压力板16共n片(且n=m+1),B1前压力板17、B1压力板16与B1摩擦片18交错安装,B1摩擦片18安装在各压力板之间,且B1前压力板17安装在远离B1制动器活塞31位置,弹性挡圈一13设置在B1前压力板17外侧,通过弹性膨胀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2挡圈槽内。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4]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照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湿式B2制动器总成2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湿式B2制动器总成2包括B2传动毂21、B2压力板22、B2前压力板23及B2摩擦片24;所述B2传动毂21上通过花键连接安装B2前压力板23和B2压力板22共n片或B2摩擦片24m片(n≥3其中前压力板为1片),变速器壳体12上通过花键连接安装B2摩擦片24共m片或B2前压力板23和B2压力板22共n片(且n=m+1),B2前压力板23、B2压力板22与B2摩擦片24交错安装,B2摩擦片24安装在各压力板之间,且B2前压力板23安装在远离B2制动器活塞32位置。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0015]具体实施方式四,参照图1至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制动器保持架总成3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制动器保持架总成3包括B1制动器活塞31、B2制动器活塞32、D形环一33、D形环二34及制动器保持架35;所述B1制动器活塞31通过D形环二34过盈配合安装在制动器保持架35上,B1制动器活塞31与制动器保持架35之间形成B1活塞腔4,B2制动器活塞32通过D形环二34过盈配合安装在制动器保持架35上,B2制动器活塞32与制动器保持架35之间形成B2活塞腔5,回位弹簧15一端座板与B1制动
器活塞31接触,另一端座板通过弹性挡圈二14安装在B2制动器活塞32上,回位弹簧15通过弹性挡圈二14安装在B2制动器活塞32和B1制动器活塞31之间,制动器保持架总成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
[0016]本实施方式中:D形环一33和D形环二34均为为内、外密封用D形环。
[0017]本专利技术装配方案及工作原理如下:
[0018]D形环一33、D形环二34分别装入B1制动器活塞31、B2制动器活塞32的D形环槽中,装配好的B1制动器活塞31、B2制动器活塞32过盈安装在制动器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缸体集成式湿式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湿式B1制动器总成(1)、湿式B2制动器总成(2)及制动器保持架总成(3);所述湿式B1制动器总成(1)和湿式B2制动器总成(2)通过一个共用的制动器保持架总成(3)和回位弹簧(15)将两制动器的油压缸集成为一体,回位弹簧(15)布置时,一端与制动器保持架总成(3)的B1制动器活塞(31)连接,另一端与B2制动器活塞(32)连接,当B1制动器活塞(31)运动推动回位弹簧(15)时,回位弹簧(15)弹性恢复会给B2制动器活塞(32)一个力保证B2制动器活塞(32)不发生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体集成式湿式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B1制动器总成(1)包括B1传动毂(11)、变速器壳体(12)、弹性挡圈一(13)、弹性挡圈二(14)、回位弹簧(15)、B1压力板(16)、B1前压力板(17)及B1摩擦片(18);B1传动毂(11)通过花键连接安装B1前压力板(17)和B1压力板(16)共n片或B1摩擦片m片,变速器壳体(13)通过花键连接安装B1摩擦片(18)m片或B1前压力板(17)和B1压力板(16)共n片,B1前压力板(17)、B1压力板(16)与B1摩擦片(18)交错安装,且B1前压力板(17)安装在远离B1制动器活塞(31)位置,弹性挡圈一(13)设置在B1前压力板(17)外侧,通过弹性膨胀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2)挡圈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缸体集成式湿式制动器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静柴召朋周宏杨林张雪峰孙楚萍赵彦辉毕崇盛范永琦李承鹏王衡刘佩龙郝强张子健李天威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