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455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用铜氨溶液和重铬酸水溶液对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表面进行钝化处理;在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待粘表面上涂敷0.5-1.5%的偶联剂,在80-150℃下干燥20-100分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粘接性能和胶层的耐电解液性能,提高电池活性物质与电池集流体的粘合性能,减少电池多次充放电循环后的掉粉现象,改善电池的循环寿命,对电池的正常充放电性能基本无消极影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更详细地是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时,通过对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进行表面处理来提高锂离子电池用胶粘剂的粘接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的制造过程为将一定比例的正极或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PVDF(聚偏氟乙烯)胶粘剂和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乙酰胺制浆充分混合后,均匀地涂敷于集流体铝箔或铜箔上,经干燥、碾压、裁分后即可得一定厚度的电池极片。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采用涂布法制备,涂层薄(涂层厚度通常为0.10-0.20mm),加上采用非水系碳酸酯类做电解质的溶剂、要在高电压下工作,因此,要求锂离子电池所使用的胶粘剂必须要满足以下的条件1.电化学稳定性好,分解电压参比金属锂要在4.5V以上;2.能够抵御极性的电解质溶液的有机溶剂的侵蚀,不溶解,不溶胀;3.在给定的有机溶剂中溶解性好,能够配制成溶液型的胶粘剂,在用量很少的情况下,能完好地把锂离子电池的各种粉体物质均匀地混合并粘结在一起;4.对金属集流体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不会出现掉粉、影响电池循环性能的情况。5.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能防止电极在卷绕和使用过程中卷绕处掉粉或开裂,以及保证涂布时涂层可以很薄。由于PVDF胶粘剂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用1%-5%浓度的铜氨溶液对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表面进行钝化处理5-20分钟;-用5-20%浓度的重铬酸水溶液对锂离子电池集流体进一步钝化处理1-5分钟;-在锂离子电池集 流体待粘表面上涂敷0.5-1.5%的偶联剂,在80-150℃下干燥20-100分钟;配制铜氨溶液的无水硫酸铜与氨水的摩尔比为1∶2;偶联剂是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γ-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震涛严燕潘慧铭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