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用旋转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57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用旋转轴承,涉及轴承领域,包括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轴承内圈之间设置有多组滚珠,所述轴承内圈内壁转动连接有多组线缆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轴承内圈引导线缆,当线缆滑动时,由于多组线缆滚轮与线缆之间的共同作用,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幅减少了引导时对线缆产生的摩擦力,避免了传统引导机构摩擦力较大容易损伤线缆的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的转动连接,使线缆发生自扭曲时,利用线缆扭曲产生的扭力带动线缆滚轮,进而带动轴承内圈转动,从而使线缆的扭力得到释放,避免了传统引导机构因为摩擦力较大,阻碍线缆从扭曲状态中恢复的弊端。中恢复的弊端。中恢复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用旋转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具体为一种线缆用旋转轴承。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由于制造精度,材料均匀程度的差异,即使是同样材料,同样尺寸的同一批轴承,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使用,其寿命长短也不相同。
[0003]目前线缆引导多通过管道直接引导,部分机械会采用滑轮等结构进行调整引导。
[0004]但目前的线缆引导方式对线缆的摩擦力较大,且线缆拉伸的过程中产生的扭曲因为摩擦力无法释放,进而导致线缆寿命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用旋转轴承,以解决现有线缆引导过程中对线缆的摩擦力较大、扭曲无法释放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用旋转轴承,包括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轴承内圈之间设置有多组滚珠,所述轴承内圈内壁转动连接有多组线缆滚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轴承外圈固定整体设备,通过轴承内圈的转动释放线缆的扭力,通过滚珠使轴承内圈可以自由转动,通过线缆滚轮减少线缆的摩擦力。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组所述线缆滚轮之间滑动连接有线缆,所述线缆滚轮的转动方向为所述线缆的轴向。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转动方向使线缆滚轮与线缆契合,进而减少线缆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内圈内壁开设有多组与所述线缆滚轮配合的滚轮槽,所述滚轮槽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线缆滚轮配合的滚轮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滚轮槽使线缆滚轮可以自由转动,通过滚轮轴固定线缆滚轮的转动中心。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轴承内圈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开设有与所述滚珠配合的滚珠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滚珠槽使滚珠可以在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转动,进一步减少轴承内圈的转动摩擦力。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轴承内圈引导线缆,当线缆滑动时,由于多组线缆滚轮与线缆之间的共同作用,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幅减少了引导时对线缆产生的摩擦力,避免了传统引导机构摩擦力较大容易损伤线缆的弊端;
[0016]2、本技术通过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的转动连接,使线缆发生自扭曲时,利用
线缆扭曲产生的扭力带动线缆滚轮,进而带动轴承内圈转动,从而使线缆的扭力得到释放,避免了传统引导机构因为摩擦力较大,阻碍线缆从扭曲状态中恢复的弊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结构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3、线缆滚轮;4、滚轮轴;5、滚珠;6、滚珠槽;7、滚轮槽;8、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4]一种线缆用旋转轴承,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轴承外圈1,将轴承外圈1固定于引导位置处,并将线缆8从多组线缆滚轮3中穿出,即可对线缆8的后续运动进行引导,轴承外圈1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承内圈2,通过轴承内圈2与轴承外圈1的转动连接,使线缆8发生自扭曲时,利用线缆8扭曲产生的扭力带动线缆滚轮3,进而带动轴承内圈2转动,从而使线缆8的扭力得到释放,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之间设置有多组滚珠5,通过滚珠5使轴承内圈2可以自由转动,轴承内圈2内壁转动连接有多组线缆滚轮3,由于多组线缆滚轮3与线缆8之间的共同作用,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幅减少了引导时对线缆8产生的摩擦力。
[0025]请参阅图,多组线缆滚轮3之间滑动连接有线缆8,线缆滚轮3的转动方向为线缆8的轴向,通过设置的转动方向使线缆滚轮3与线缆8契合,进而减少线缆8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0026]请参阅图1和图3,轴承内圈2内壁开设有多组与线缆滚轮3配合的滚轮槽7,通过设置的滚轮槽7使线缆滚轮3可以自由转动,滚轮槽7内部设置有与线缆滚轮3配合的滚轮轴4,通过滚轮轴4固定线缆滚轮3的转动中心。
[0027]请参阅图1和图3,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开设有与滚珠5配合的滚珠槽6,通过设置的滚珠槽6使滚珠5可以在轴承外圈1与轴承内圈2之间转动,进一步减少轴承内圈2的转动摩擦力。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轴承外圈1固定于引导位置处,并将线缆8从多组线缆滚轮3中穿出,通过轴承内圈2引导线缆8,当线缆8滑动时,由于多组线缆滚轮3与线缆8之间的共同作用,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幅减少了引导时对线缆8产生的摩擦力,避免了传统引导机构摩擦力较大容易损伤线缆8的弊端,且通过轴承内圈2与轴承外圈1的转动连接,使线缆8发生自扭曲时,利用线缆8扭曲产生的扭力带动线缆滚轮3,进而带动轴承内圈2转动,从而使线缆8的扭力得到释放,避免了传统引导机构因为摩擦力较大,阻碍线缆8从扭曲状态中恢复的弊端。
[00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技术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用旋转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所述轴承外圈(1)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承内圈(2),所述轴承外圈(1)与所述轴承内圈(2)之间设置有多组滚珠(5),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2)内壁转动连接有多组线缆滚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用旋转轴承,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线缆滚轮(3)之间滑动连接有线缆(8),所述线缆滚轮(3)的转动方向为所述线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利召林瑶庆耿进恒
申请(专利权)人:天晟智享常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