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角分体式布局失去一个制动回路时的驾驶员转向建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32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3
一种在制动系统故障时校正车辆的转向的方法和系统。制动系统(10)具有对角分体式布局。电子制动系统(BBS)(30)控制主缸(24)的操作。电子动力转向系统(EPS)(28)包括用于测量车辆的转向柱(41)的运动和扭矩的传感器,并且包括向转向柱(41)提供扭矩的马达。在驾驶员制动期间,当制动回路(12;18)中的一个发生故障时,系统计算由驾驶员仅用一个起作用的制动回路(18;12)进行制动而引入的偏航扭矩值。基于从EPS(28)的传感器(35)获得的转向轮转角和转向轮扭矩并且基于偏航扭矩值,计算转向轮扭矩请求,该转向轮扭矩请求限定为了抵消偏航扭矩值所需的转向轮扭矩/转角,以及将转向轮扭矩请求发送到EPS(28),EPS操作电机以补偿转向偏差。差。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对角分体式布局失去一个制动回路时的驾驶员转向建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对角分体式布局的车辆制动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建议驾驶员转向调节以补偿在制动回路中的一个制动回路不起作用时的自转向效应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参照图1,示出了传统的车辆制动系统,其总体上用10表示,具有对角分体式布局。系统10包括两个制动回路。第一回路包括连接在右前盘式制动器14和左后鼓式制动器16之间的第一液压制动管线12,第二回路包括连接在左前盘式制动器20和右后鼓式制动器22之间的第二液压制动管线18。串联主缸24控制制动管线12、18中的流体流动。还提供制动压力控制阀26。
[0003]对于系统10,如果回路中的一个回路(制动管线12或18)发生故障或不能操作,则制动仅在两个成对角布置的轮(左前轮和右后轮,或右前轮和左后轮)处可用。在硬制动情况下,车辆往往会朝向具有制动扭矩的前轮侧自动转向,这会增加车辆打滑和失去控制的可能性。
[0004]因此,在对角分体式制动系统中需要消除当制动回路中的一个制动回路不起作用时的自动转向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满足上面提到的需求。根据实施例的原理,该目的通过在制动系统故障时校正车辆转向的方法来实现。该制动系统具有对角分体式布局,包括两个制动回路,即第一制动回路和第二制动回路,第一制动回路包括连接在右前制动器和左后制动器之间的第一液压制动管线,第二制动回路包括连接在左前制动器和右后制动器之间的第二液压制动管线。制动系统还包括主缸,该主缸被配置和布置成控制制动管线中的流体流动。该方法提供一种电子制动系统(EBS),该电子制动系统包括具有处理器电路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配置和布置成控制主缸的操作。提供了一种电子动力转向系统(EPS),该电子动力转向系统包括处理器电路、被配置和布置成测量车辆的转向柱的运动和扭矩的传感器、以及被配置和布置成向转向柱提供扭矩的马达。在驾驶员制动期间,EBS确定是否制动回路中的一个制动回路发生故障,导致车辆的转向朝向具有制动扭矩的前轮侧偏离。当制动回路中的一个制动回路发生故障时,处理器电路中的一个计算由驾驶员仅用一个起作用的制动回路进行制动而引入的偏航扭矩值。基于从EPS的传感器获得的转向轮转角和转向轮扭矩并且基于偏航扭矩值,处理器电路计算转向轮扭矩请求,该转向轮扭矩请求限定为了抵消偏航扭矩值所需的转向轮扭矩/转角。转向轮扭矩请求被发送到EPS,其中,EPS提供驾驶员转向建议以补偿转向偏差。如果驾驶员接受建议,则EPS操作马达以补偿转向偏差。
[0006]根据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用于在制动系统故障时校正车辆的转向。该制动系统具有对角分体式布局,包括两个制动回路,即第一制动回路和第二制动
回路,第一制动回路包括连接在右前制动器和左后制动器之间的第一液压制动管线,第二制动回路包括连接在左前制动器和右后制动器之间的第二液压制动管线。制动系统还包括主缸,主缸被配置和布置成控制制动管线中的流体流动。控制系统包括电子动力转向系统(EPS),该电子动力转向系统具有处理器电路、被配置和布置成测量车辆的转向柱的运动和扭矩的传感器,并包括被配置和布置成向转向柱提供扭矩的马达。提供了一种电子制动系统(EBS),该电子制动系统包括具有处理器电路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被配置和布置成控制主缸的操作。通信总线电连接EPS和EBS。在驾驶员制动期间,在制动回路中的一个制动回路发生故障导致车辆的转向朝向具有制动扭矩的前轮侧偏离的情况下,处理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和布置成计算由驾驶员仅用一个起作用的制动回路进行制动而引入的偏航扭矩值。基于从EPS的传感器获得的转向轮转角和转向轮扭矩以及基于偏航扭矩值,处理器电路计算转向轮扭矩请求,转向轮扭矩请求限定为了抵消偏航扭矩值所需的转向轮扭矩/转角。转向轮扭矩请求被发送到EPS,并且基于转向轮扭矩请求,EPS被配置和布置成操作马达以补偿转向偏差。
[0007]当参照附图考虑以下详细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时,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特性,以及操作方法和结构的相关元件的功能,部件的组合,和制造的经济性将变得更加明显,所有这些都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0008]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将被更好地理解,在附图中:
[0009]图1是具有对角分体式布局的车辆制动系统的示意图。
[0010]图2是根据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具有对角分体式布局的车辆制动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0011]图3是图2的控制系统的电子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子制动系统的示意图,该电子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子制动系统被示出为联接到车辆总线网络。
[0012]图4是图2的车辆制动系统在只有一个制动回路操作时的驾驶员制动效果的示意图。
[0013]图5是示出了计算最终转向轮扭矩请求以抵消在图4的条件下由驾驶员制动引入的偏航扭矩的示意图。
[0014]图6是当制动系统10中只有一个回路操作时使用图2的系统校正转向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车辆控制系统,其总体上用26表示。系统26包括图1的具有对角分体式布局的传统车辆制动系统10。制动系统10包括两个制动回路。第一回路包括连接在右前轮的右前盘式制动器14和左后轮的左后鼓式制动器16之间的第一液压制动管线12,第二回路包括连接在左前轮的左前盘式制动器20和右后轮的右后鼓式制动器22之间的第二液压制动管线18。串联主缸24控制制动管线12、18中的流体流动。还提供了制动压力控制阀26。在图2中没有示出轮。
[0016]车辆控制系统26包括电子动力转向系统(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 system,EPS)28和电子制动系统(electronic brake system,EBS)30,电子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子制动系统中的每一个被示出为电耦合到车辆总线网络32。参照图3,EBS 30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33,该电子控制单元可以评估来自各种传感器(未示出)的信号,所述传感器诸如为用于监测车辆旋转行为的轮速度传感器。ECU 33根据特定情况的控制算法控制主缸24的泵和传统制动系统10的阀(未示出)。EPS 28包括处理器电路31和传感器35(例如扭矩角传感器和转向角传感器),以测量转向柱41的运动和扭矩。该信息为ECU 37提供数据,以施加从电动马达43提供的辅助扭矩的变化量,从而匹配驱动条件。下面将说明EPS 28和EBS 30的进一步功能。
[0017]参照图4,如果回路中的一个回路(例如,图2的制动管线12)发生故障或不能操作,则制动仅在两个成对角布置的轮处可用,即在左前轮36和右后轮38处可用。通过驾驶员制动产生偏航扭矩34,并且在前轮36和成对角布置的后轮38处产生制动扭矩。这导致车辆转向以朝向具有制动扭矩的前轮侧偏离。为了确定制动扭矩,在EB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在制动系统故障时校正车辆转向的方法,所述制动系统具有对角分体式布局,包括两个制动回路,即第一制动回路和第二制动回路,所述第一制动回路包括连接在右前制动器和左后制动器之间的第一液压制动管线,所述第二制动回路包括连接在左前制动器和右后制动器之间的第二液压制动管线,所述制动系统还包括主缸,所述主缸被配置和布置成控制所述制动管线中的流体流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电子制动系统(EBS),所述电子制动系统包括具有处理器电路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和布置成控制所述主缸的操作,提供电子动力转向系统(EPS),所述电子动力转向系统包括处理器电路、被配置和布置成测量所述车辆的转向柱的运动和扭矩的传感器,并且包括被配置和布置成向所述转向柱提供扭矩的马达,在驾驶员制动期间,由所述EBS确定,是否所述制动回路中的一个制动回路发生故障,导致所述车辆的转向朝向具有制动扭矩的前轮侧偏离,并且如果所述制动回路中的一个制动回路发生故障,则:在所述处理器电路中的一个中,计算由驾驶员仅用一个起作用的制动回路进行制动而引入的偏航扭矩值,基于从所述EPS的传感器获得的转向轮转角和转向轮扭矩并且基于所述偏航扭矩值,在一个处理器电路中计算转向轮扭矩请求,所述转向轮扭矩请求限定为了抵消所述偏航扭矩值所需的转向轮扭矩/转角,以及向所述EPS发送所述转向轮扭矩请求,其中,所述EPS提供驾驶员转向建议以补偿转向偏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驾驶员接受所述驾驶员转向建议,则所述方法还包括:使所述EPS操作所述马达以补偿所述转向偏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以下输入来计算所述偏航扭矩值,所述输入为:前轮上的制动扭矩的输入、后轮上的制动扭矩的输入、所述前轮到所述车辆的重心(COG)的X

距离的输入以及所述后轮到所述车辆的COG的Y

距离的输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制动扭矩通过与所述前轮相关联的制动扭矩传感器和与所述后轮相关联的制动扭矩传感器获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发送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车辆的安全要求来调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波P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