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208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防护系统,包括闸门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通气孔的内壁的闸门本体和闸门托;光学检测装置,光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通气孔的内壁上的第一光学检测组件和第二光学检测组件;闸门驱动装置,闸门驱动装置与闸门本体驱动连接,并与光学检测装置通信连接,以根据光学检测装置接收光线的情况控制闸门本体接触或远离闸门托。本方案在蓄电池进水的时候,第一光学检测组件之间的透光率降低,闸门驱动装置驱动闸门组件与闸门托接触,从而达到了防止蓄电池进水的目的;而当蓄电池内部产生气体过多时,第二光学检测组件之间的透光率降低,闸门驱动装置驱动闸门组件远离闸门托,从而可以使得蓄电池可以将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排出。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防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蓄电池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新能源汽车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蓄电池的性能是衡量其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
[0003]电动车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处于充放电状态,因此,其内部会不断产生热量。为了避免电动车蓄电池因封闭且内部热量聚积而造成蓄电池内部压力过高的问题,通常会在电动车蓄电池的壳体11设置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通气孔12。此外,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涉水的情况,为了避免水从通气孔11进入蓄电池内部,还会在通气孔11的末端设置防水透气膜。但是,防水透气膜的透气效果较差,当蓄电池产热较高时,可能会造成蓄电池内部压力过大,进而引发爆炸或其他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车蓄电池的防水透气膜的透气效果较差,当蓄电池产热较高时,可能会造成蓄电池内部压力过大,进而引发爆炸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防护系统,应用于电动车蓄电池,电动车蓄电池的壳体上设置有连通电动车蓄电池内部与外部的通气孔;蓄电池防护系统包括:
[0006]闸门组件,闸门组件位于通气孔内,包括相对设置在通气孔的内壁的闸门本体和闸门托;
[0007]光学检测装置,光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光学检测组件和第二光学检测组件,第一光学检测组件和第二光学检测组件均设置在通气孔的内壁上,且沿着通气孔的延伸方向分别位于闸门组件的两侧;
[0008]闸门驱动装置,闸门驱动装置与闸门本体驱动连接,并与光学检测装置通信连接,以根据光学检测装置接收光线的情况控制闸门本体接触或远离闸门托。
[000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闸门装置与闸门本体驱动连接,并与光学检测装置通信连接,从而使得闸门驱动装置可以根据光学检测装置接收光线的情况控制闸门本体接触或远离闸门托。在蓄电池进水的时候,第一光学检测组件之间的透光率降低,闸门驱动装置驱动闸门组件与闸门托接触,从而达到了防止蓄电池进水的目的;并且,当蓄电池内的水排尽之后,第一光学检测组件之间的透光率恢复正常,闸门驱动装置可以驱动闸门组件远离闸门托,以使蓄电池能够正常通气。而当蓄电池内部产生气体过多时,第二光学检测组件之间的透光率降低,闸门驱动装置驱动闸门组件远离闸门托,从而可以使得蓄电池可以将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的蓄电池防护系统,在蓄电池的外部向内部的方向上,通气孔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向上地延伸,并且第一光学检测
组件、闸门组件、以及第二光学检测组件沿着通气孔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
[0011]采用上述方案,将通气孔设置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向上地延伸,当蓄电池中进水之后,通气孔管口与闸门组件之间的残余水分会受重力影响排尽。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的蓄电池防护系统,第一光学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光线发射器和第一光线接收器,第二光学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光线发射器和第二光线接收器;并且,
[0013]闸门驱动装置根据光学检测装置接收红外线的情况驱动闸门本体接触或远离闸门托;其中
[0014]当第一光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第一光线发射器发射的光线时,闸门驱动装置驱动闸门本体与闸门托接触;或
[0015]当第二光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第二光线发射器发射的光线时,闸门驱动装置控制闸门本体远离闸门托。
[0016]采用上述方案,在蓄电池进水的时候,第一光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第一光线发射器发射的光线,闸门驱动装置驱动闸门组件与闸门托接触,从而达到了防止蓄电池进水的目的;并且,当蓄电池内的水排尽之后,第一光线接收器能接收到第一光线发射器发射的光线,闸门驱动装置可以驱动闸门组件远离闸门托,以使蓄电池能够正常通气。而当蓄电池内部产生气体过多时,第二光线接收器接收不到第二光线发射器发射的光线,闸门驱动装置驱动闸门组件远离闸门托,从而可以使得蓄电池可以将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的蓄电池防护系统,蓄电池防护系统还包括第一报警部件;
[0018]第一报警部件与闸门本体、及闸门托以串联的方式电连接,且当闸门本体接触闸门托时,第一报警部件通电报警。
[001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报警部件,可以在蓄电池进水的时候及时发出报警信息,从而告知用户蓄电池有进水的风险。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的蓄电池防护系统,闸门本体与闸门托均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
[0021]第一报警部件设置在电动车蓄电池的壳体外侧;其中
[0022]第一报警部件包括彼此串联电连接的第一电源及第一报警构件,第一报警构件为声光报警构件。
[0023]采用上述方案,将第一报警部件设置在电动车蓄电池的壳体外侧,用户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第一报警部件发出的报警信息。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的蓄电池防护系统,通气孔的内壁形成有用于容纳闸门本体的容纳腔室,容纳腔室朝向通气孔开口,并且容纳腔室的底部设置有密封部;其中
[0025]密封部的周壁由导电材料制成,且密封部内设置有压缩气体。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的蓄电池防护系统,蓄电池防护系统还包括自加热部件,自加热部件包括发热元件;
[0027]发热元件与密封部的周壁、以及闸门本体以串联的方式电连接,且当密封部内的压缩气体被压缩时,闸门本体的端部朝向密封部移动并与密封部的周壁抵接,发热元件通
电加热。
[002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容纳腔室的底部设置密封部,当蓄电池外部气温较低时,密封部内的气体被压缩,闸门本体受到压缩气体的压缩力而向上移动,从而与密封部导电的周壁接触。由此,发热元件与闸门本体密封部的周壁形成的回路导通,发热元件就会开始加热。由此,当蓄电池外部温度降低时,蓄电池也能够处于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不会因外部温度降低而使得蓄电池的工作效率降低。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的蓄电池防护系统,自加热部件还包括第二报警构件,第二报警构件设置在电动车蓄电池的壳体外侧,并且第二报警构件与发热元件以串联的方式电连接。
[003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报警构件能够提醒用户蓄电池正在进行加热,用户可以根据该提醒及时查看蓄电池的剩余电量,以避免电量耗尽。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的蓄电池防护系统,自加热部件还包括与发热元件、以及第二报警构件串联电连接的第二电源。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公开的蓄电池防护系统,电动车蓄电池的壳体上还设置有单向泄压阀;并且,
[0033]第一光线接收器和第二光线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防护系统,应用于电动车蓄电池,所述电动车蓄电池的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电动车蓄电池内部与外部的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防护系统包括:闸门组件,所述闸门组件位于所述通气孔内,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通气孔的内壁的闸门本体和闸门托;光学检测装置,所述光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光学检测组件和第二光学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光学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光学检测组件均设置在所述通气孔的内壁上,且沿着所述通气孔的延伸方向分别位于所述闸门组件的两侧;闸门驱动装置,所述闸门驱动装置与所述闸门本体驱动连接,并与所述光学检测装置通信连接,以根据所述光学检测装置接收光线的情况控制所述闸门本体接触或远离所述闸门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动车蓄电池的外部向内部的方向上,所述通气孔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向上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光学检测组件、所述闸门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光学检测组件沿着所述通气孔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光线发射器和第一光线接收器,所述第二光学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光线发射器和第二光线接收器;并且,所述闸门驱动装置根据所述光学检测装置接收红外线的情况驱动所述闸门本体接触或远离所述闸门托;其中当所述第一光线接收器接收不到所述第一光线发射器发射的光线时,所述闸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闸门本体与所述闸门托接触;或当所述第二光线接收器接收不到所述第二光线发射器发射的光线时,所述闸门驱动装置控制所述闸门本体远离所述闸门托。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防护系统还包括第一报警部件;所述第一报警部件与所述闸门本体、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可嘉戴正元薛超坦张宏亮周晓利潘毅臧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