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驻车/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1687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驻车/警示装置,包括第一本体构件和第二本体构件;第一本体构件正面呈直角三角形,在第一本体构件的竖直面的前边下部设有销轴小端、中部设有销轴大端;在第一本体构件的平直面上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防滑倒刺;第一本体构件的下凹斜面为第一防滑曲面;第二本体构件的轮廓形状与第一本体构件镜像对称,在第二本体构件的竖直面的的前边下部设有销轴套、中部和上部设有销轴滑道,在第二本体构件的平直面上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二防滑倒刺;第二本体构件的下凹斜面为第二防滑曲面;第一本体构件的销轴小端与第二本体构件的销轴套配合,形成铰接连接。其既具有临时驻停的功能,又具有危险警示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存储物品的功能。储物品的功能。储物品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驻车/警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随车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驻车/警示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驻车、危险警示功能并具有一定储物功能的便携式驻车及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在行驶中出现故障临时停车检修,如果是制动系统尤其是汽车自带的驻车系统故障,往往需要寻找合适的物体用来阻止汽车的滑动,且在道路上的临时停车,还必须向后方来车做出危险警示。
[0003]目前,汽车上一般配置有三角警示牌、千斤顶、千斤顶摇杆、拖车钩、车轮拆卸套筒和螺丝刀作为随车工具,其中三角警示牌可以作为向后方来车的危险警示物,但功能单一,仅起到危险警示作用。而其他随车工具均不适合用于阻止汽车的滑动,没有驻车功能。因此,开发一种即能用于汽车临时驻停,又可用于危险警示,且不增加随车工具数量进而降低随车工具配置成本的装置,成为一种合理需求。
[0004]CN 204095783U 公开了“一种防溜车支架及三角警示标识收纳盒”,该防溜车支架包括:上底板、第一支撑板、下底板以及第二支撑板;上底板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下底板的一端连接,下底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上底板的一端连接,通过以上连接,形成一空心柱体结构,且通过以上板件的一端搭接构成一用于与车轮接触的斜面,该斜面两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一防滑结构,且下底板与地面接触的一侧固定有第二防滑结构。其中的第一防滑结构增大了与车轮的摩擦力,第二防滑结构增大了与地面的摩擦力,可防止车轮转动,确保了所驻车辆的稳固、安全;且该防溜车支架为中空结构,体积小巧,使用方便。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失为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驻车/警示装置,其既具有用于汽车临时驻停的功能,又具有用于危险警示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存储一定的物品的功能。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驻车/警示装置,包括第一本体构件和与之连接的第二本体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本体构件正面呈直角三角形,具有一个竖直面、一个平直面和一个下凹斜面;在第一本体构件的竖直面的前边下部设有销轴小端、中部设有销轴大端,销轴大端与销轴小端相连为一体,构成阶梯轴;在第一本体构件的平直面上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防滑倒刺;第一本体构件的下凹斜面为第一防滑曲面;所述第二本体构件的轮廓形状与第一本体构件镜像对称,在第二本体构件的竖直面的的前边下部设有销轴套、中部和上部设有销轴滑道,在第二本体构件的平直面上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二防滑倒刺;第二本体构件的下凹斜面为第二防滑曲面;所述第一本体构件的销轴大端与第二本体构件的销轴滑道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本体构件的销轴小端与第二本体构件的销轴套配合,形成铰接连接。
[0007]进一步,在第一本体构件的正面上粘贴有荧光反射材料,构成第一荧光反射面;在
第二本体构件的正面上粘贴有荧光反射材料,构成第二荧光反射面。
[0008]进一步,在所述第一荧光反射面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一空腔,在所述第二荧光反射面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形状相同且相互对应,构成存储腔,用于存储物品。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装置的第一本体构件与第二本体构件为铰接连接,因此第一本体构件与第二本体构件既能够展开,又能够重叠在一起;不仅能够直接替代车辆原随车工具中的三角警示牌,而且还能用于驻车功能;在分离形态时,能够同时完成危险警示功能和驻车功能;在组合形态的折叠状态下,其内部还可进行物品存储且有一定私密性。功能多样,结构简单可靠,操作便捷,相对功能单一的多种随车工具组合方案,应用本专利技术作为随车工具,实现驻车功能和危险警示功能并兼具储物功能;实现一个装置多种用途,减少了随车工具数量,降低了随车工具购置成本。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完全用于危险警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本体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本体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储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完全用于驻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第一本体构件,11—销轴小端,12—销轴大端,13—第一防滑倒刺,14—第一防滑曲面,15—第一荧光反射面,16—第一空腔;2—第二本体构件,21—销轴套,22—销轴滑道,23—第二防滑倒刺,24—第二防滑曲面,25—第二荧光反射面,26—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3]参见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多功能驻车/警示装置,包括第一本体构件1和与之连接的第二本体构件2,其特征是:第一本体构件1正面呈直角三角形,具有一个竖直面、一个平直面和一个下凹斜面;在第一本体构件1的竖直面的前边下部设有销轴小端11、中部设有销轴大端12,销轴大端与销轴小端相连为一体,构成阶梯轴;在第一本体构件1的平直面上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防滑倒刺13,以增加与地面的接触摩擦力,有效阻车轮滑动;第一本体构件1的下凹斜面为第一防滑曲面14;驻车时,第一防滑倒刺与地面接触,第一防滑曲面贴紧车辆轮胎有滑动趋势一侧,即可有效防止车轮滑动,实现驻车功能。
[0014]第二本体构件2的轮廓形状与第一本体构件1镜像对称,在第二本体构件2的竖直面的的前边下部设有销轴套21、中部和上部设有销轴滑道22,在第二本体构件2的平直面上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二防滑倒刺23,以增加与地面的接触摩擦力,有效阻车轮滑动;第二本体构件2的下凹斜面为第二防滑曲面24;驻车时,第二防滑倒刺与地面接触,第二防滑曲面贴紧车辆轮胎有滑动趋势一侧,即可有效防止车轮滑动,实现驻车功能。
[0015]第一本体构件1的销轴大端12与第二本体构件2的销轴滑道22滑动配合,第一本体构件1的销轴小端11与第二本体构件2的销轴套21配合,形成铰接连接。使第一本体构件与第二本体构件既能够展开,完全用于危险警示,又能够重叠在一起,完全用于驻车;将第一本体构件与第二本体构件拆开,一个用于危险警示,另一个用于驻车。
[0016]在第一本体构件1的正面上粘贴有荧光反射材料,构成第一荧光反射面15;在第二本体构件2的正面上粘贴有荧光反射材料,构成第二荧光反射面25。第一荧光反射面和第二荧光反射面的作用是实现危险警示功能;第一荧光反射面和第二荧光反射面朝向需要示警的方向,能够对警示方向来车做出有效危险警示,实现危险警示功能。当第一本体构件与第二本体构件完全用于危险警示时,目标大,更加醒目,能够加强危险警示效果。
[0017]在第一荧光反射面15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一空腔16,在所述第二荧光反射面25的中心部位设有第二空腔26;第一空腔16与第二空腔26形状相同且相互对应,构成存储腔,用于存储物品。当本专利技术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本体构件1的第一荧光反射面15和第二本体构件2的第二荧光反射面25贴合,第一空腔16和第二空腔26处于本体内部,外部不可见,置于第一空腔16和第二空腔26内的物品不能拿出且不可见,具有一定私密性。
[00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驻车/警示装置,包括第一本体构件(1)和与之连接的第二本体构件(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本体构件(1)正面呈直角三角形,具有一个竖直面、一个平直面和一个下凹斜面;在第一本体构件(1)的竖直面的前边下部设有销轴小端(11)、中部设有销轴大端(12),销轴大端与销轴小端相连为一体,构成阶梯轴;在第一本体构件(1)的平直面上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一防滑倒刺(13);第一本体构件(1)的下凹斜面为第一防滑曲面(14);所述第二本体构件(2)的轮廓形状与第一本体构件(1)镜像对称,在第二本体构件(2)的竖直面的的前边下部设有销轴套(21)、中部和上部设有销轴滑道(22),在第二本体构件(2)的平直面上设有向下倾斜的第二防滑倒刺(23);第二本体构件(2)的下凹斜面为第二防滑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