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弹簧总成和汽车,空气弹簧总成包括空气弹簧、气室和隔离阀,隔离阀设置在空气弹簧的气囊和刚性气室之间,隔离阀用于控制气囊和气室的通断;隔离阀包括设置有阀口的阀体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阀口的阀片,当阀口打开时,阀口连通气囊和气室,当阀口关闭时,隔离阀隔开气囊和气室。汽车包括空气弹簧总成和用于控制隔离阀打开和关闭的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变空气弹簧总成的刚度,从而更好的兼顾制动工况、转向工况和直行工况对空气弹簧刚度的不同需求,提升了整车的舒适性和操纵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气室和隔离阀的结构,能够快速改变空气弹簧总成的刚度,使得空气弹簧总成的响应速度可以满足侧倾和纵倾控制的要求。要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弹簧总成和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弹簧总成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弹簧在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应用逐渐普及,空气弹簧安装于车体和悬架之间,具有车身高度可调、明显的非线性刚度等优势,提升了汽车的操纵性和舒适性。
[0003]目前实际应用的空气弹簧通常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来实现缓慢的调节,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由于利用充气装置对空气弹簧的气囊进行充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法实现对转向侧倾、制动纵倾等快速变化过程的主动控制,导致汽车在紧急转向或紧急刹车等工况的初始瞬间车身位移明显增加,驾驶员会感觉悬架支撑不足,信心感下降。
[0004]例如申请号为CN201610230749.4的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独立调节高度与刚度的空气弹簧及其控制方法,又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0895423.2的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一种电控空气悬架整车姿态控制系统及方法,上述两件专利申请中均通过充气和放气的方式来调整空气弹簧的刚度,存在空气弹簧刚度调整缓慢的问题,难以实现汽车侧倾、纵倾的主动控制。
[0005]在一些现有技术中,在现有的空气弹簧的基础上增加了气室和电磁阀,电磁阀设置在空气弹簧的气囊和气室之间,电磁阀能够控制气囊和气室的通断。虽然通过增设气室和电磁阀能够更快速的调整空气弹簧的刚度,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空气弹簧刚度突变带来抖动,对空气弹簧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不利的影响;由于采用电磁阀控制气囊和气室的通断,连通气囊和气室的气道较长且气道的截面积小,细长的气道会限制气囊和气室之间气体流动的流量,在气流快速通过细长的气道时还会产生阻尼效应和异响,并且由于气道对气囊和气室之间气体流动的流量的限制,现有技术中的气室和气囊的容积比通常不大于1/4,导致现有的空气弹簧的刚度调节幅度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弹簧总成和汽车,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空气弹簧总成,包括空气弹簧、气室和隔离阀,所述隔离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弹簧的气囊和所述气室之间,所述隔离阀用于控制所述气囊和所述气室的通断;所述隔离阀包括设置有阀口的阀体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阀口的阀片,当所述阀口打开时,所述阀口连通所述气囊和所述气室,当所述阀口关闭时,所述隔离阀隔开所述气囊和所述气室。
[0007]可选的,所述气室为刚性气室。
[0008]可选的,所述气室和所述气囊的容积比不小于1/4。
[0009]可选的,所述气室和所述气囊的容积比不小于2/3且不大于1。
[0010]可选的,所述阀片包括多片可移动的阀片单元。
[0011]可选的,多片所述阀片单元和所述阀体之间均设置有直线导向结构,以引导多片所述阀片单元分别沿所述阀口的多个径向方向直线移动。
[0012]可选的,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多条长度分别沿所述阀口的多个径向方向延伸的条形导向槽,多片所述阀片单元上均设置有导向部,多个所述导向部分别与多条所述条形导向槽配合,以分别构成多个所述直线导向结构。
[0013]可选的,所述隔离阀还包括联动圈,多片所述阀片单元和所述联动圈之间均设置有推动结构,多个所述推动结构用于在所述联动圈转动时分别推动多片所述阀片单元,以使多片所述阀片单元分别沿所述阀口的多个径向方向直线移动。
[0014]可选的,所述联动圈上设置有多条条形推动槽,多条所述条形推动槽的长度均沿所述阀口的周向的一个方向逐渐向内或向外倾斜延伸,多片所述阀片单元上均设置有配合部,多个所述配合部分别与多条所述条形推动槽配合,以分别构成多个所述推动结构。
[0015]可选的,多片所述阀片单元在所述阀口的周向上依次设置,相邻两片所述阀片单元之间的两条拼接边沿中的一条所述拼接边沿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相邻两片所述阀片单元之间的两条拼接边沿中的另外一条所述拼接边沿上设置有第一密封部,当所述阀口关闭时,所述第一密封部和与其相应的所述第一密封槽嵌合以形成密封。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槽为V形槽,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形状相匹配的楔形结构。
[0017]可选的,所述空气弹簧总成还包括减振器,所述阀体环绕在所述减振器的外围,所述阀体和所述减振器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阀口。
[0018]可选的,所述减振器上套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槽,多片所述阀片单元的靠所述密封圈一侧的边沿均设置有第二密封部,当所述阀口关闭时,多个所述第二密封部均嵌入所述第二密封槽以形成密封。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密封槽为V形槽,多个所述第二密封部均设置成与所述第二密封槽的形状相匹配的楔形结构。
[0020]可选的,所述减振器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气室壳体,所述气室壳体和所述减振器的外壁围成所述气室。
[0021]可选的,所述隔离阀安装在所述气室壳体的上端部。
[0022]可选的,所述气室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隔离阀打开和关闭的驱动电机。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弹簧总成和用于控制所述隔离阀打开和关闭的控制器。
[0024]本专利技术能够改变空气弹簧总成的刚度,从而更好的兼顾制动工况、转向工况和直行工况对空气弹簧刚度的不同需求,提升了整车的舒适性和操纵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气室和隔离阀的结构,能够快速改变空气弹簧总成的刚度,使得空气弹簧总成的响应速度可以满足侧倾和纵倾控制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空气弹簧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隔离阀的零部件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隔离阀的剖视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阀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联动圈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联动圈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隔离阀的关闭示意图;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隔离阀的打开示意图;图10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机组件和联动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密封圈和阀片单元的配合示意图;图1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机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1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密封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6]图中:1—减振器;2—上安装座;3—气囊;4—气室壳体;5—隔离阀;6—电机组件;7—气囊腔;8—气室腔;51—压圈;52—基座;53—阀片单元;54—联动圈;55—密封圈;41—上端面;42—线束过孔;43—台阶面;511—压圈本体;512—压圈内凸缘;513—压圈中心孔;521—条形导向槽;522—基座中心孔;531—导向部;532—配合部;533—第二密封部;534—第一密封部;535—第一密封槽;541—条形推动槽;542—内齿圈;543—联动圈中心孔;551—第二密封槽;61—驱动电机;62—齿轮;63—安装支架;64—线束;65—密封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弹簧、气室和隔离阀,所述隔离阀设置在所述空气弹簧的气囊和所述气室之间,所述隔离阀用于控制所述气囊和所述气室的通断;所述隔离阀包括设置有阀口的阀体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阀口的阀片,当所述阀口打开时,所述阀口连通所述气囊和所述气室,当所述阀口关闭时,所述隔离阀隔开所述气囊和所述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为刚性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和所述气囊的容积比不小于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和所述气囊的容积比不小于2/3且不大于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包括多片可移动的阀片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多片所述阀片单元和所述阀体之间均设置有直线导向结构,以引导多片所述阀片单元分别沿所述阀口的多个径向方向直线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多条长度分别沿所述阀口的多个径向方向延伸的条形导向槽,多片所述阀片单元上均设置有导向部,多个所述导向部分别与多条所述条形导向槽配合,以分别构成多个所述直线导向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阀还包括联动圈,多片所述阀片单元和所述联动圈之间均设置有推动结构,多个所述推动结构用于在所述联动圈转动时分别推动多片所述阀片单元,以使多片所述阀片单元分别沿所述阀口的多个径向方向直线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弹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圈上设置有多条条形推动槽,多条所述条形推动槽的长度均沿所述阀口的周向的一个方向逐渐向内或向外倾斜延伸,多片所述阀片单元上均设置有配合部,多个所述配合部分别与多条所述条形推动槽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