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13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吸尘器。目的是实现小型的、具有易操作的旋风分离式的集尘部的电动吸尘器。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离心分离、捕捉尘埃的旋风分离筒(104)和在内部具有第1辅助过滤器(106)的集尘盒(105)被可独立拆卸地并列安装在吸尘器本体1的下壳(101)上,旋风分离筒(104)的排气的一部分通过集尘盒(105)流入电动送风机。另外,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离心分离、捕捉尘埃的旋风分离筒(104)和在内部具有第1辅助过滤器(106)的集尘盒(105)被可独立拆卸地并列安装在吸尘器本体1的下壳(101)上,旋风分离筒(104)的排气的一部分通过集尘盒(105)和设置在下部的过滤器流入电动送风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吸尘器
技术介绍
一般的电动吸尘器是将自吸口吸入的含尘空气导入吸尘器本体,通过该吸尘器本体内的集尘部除尘,以及将除尘后的清洁的空气排放到吸尘器本体外的结构。集尘部是通过纸过滤器的过滤捕捉尘埃而除尘,或通过旋风分离筒的离心分离捕捉尘埃而除尘的结构。具有旋风分离式的集尘部的电动吸尘器在特开2001-29288号公报中有记载。该电动吸尘器的集尘部是通过1个旋风分离筒的离心分离捕捉尘埃而除尘的结构。另外,作为电动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式的集尘部,被记载在特表平10-511880号公报中的尘埃分离装置,其旋风分离筒形成外侧分离筒和内侧分离筒2重构造,在外侧分离筒内对粗大尘埃进行离心分离除尘,在内侧分离筒内对微细尘埃进行离心分离除尘。对于一般家庭使用的电动吸尘器来说,小型且容易操作是重要的,并且集尘部的小型化以及对捕捉到的尘埃的废弃操作的简易化是必须的。通过1个旋风分离筒来捕捉尘埃的集尘部由于将粗大尘埃与微细尘埃一同捕捉,所以在废弃捕捉的尘埃时,微细尘埃易飞散,尘埃的废弃操作麻烦。并且,若要提高尘埃捕捉(集尘=除尘)性能,则旋风分离筒势必变长而将导致大型化。内外2重分离筒构造的旋风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置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本体;设置于该吸尘器本体上,通过使自吸口吸入的含尘空气自入口管流入进行离心分离而除尘的旋风分离筒;具有设置在该旋风分离筒上的排气口的内筒;设置在上述吸尘器本体上,具有与上述旋风 分离筒连通的开口的集尘盒;配置在该集尘盒内的过滤器;以及与上述旋风分离筒及上述集尘盒分离形成,并与上述排气口连通的连接通路,通过上述过滤器的空气与从上述连接通路流出的空气合流后,被吸入上述电动送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6-11 2002-169405;JP 2002-10-21 2002-305265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置电动送风机的吸尘器本体;设置于该吸尘器本体上,通过使自吸口吸入的含尘空气自入口管流入进行离心分离而除尘的旋风分离筒;具有设置在该旋风分离筒上的排气口的内筒;设置在上述吸尘器本体上,具有与上述旋风分离筒连通的开口的集尘盒;配置在该集尘盒内的过滤器;以及与上述旋风分离筒及上述集尘盒分离形成,并与上述排气口连通的连接通路,通过上述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正二岩濑幸司蛭田康之菅野恭一佐藤进北川直史铃木成彦小高靖典田中博文梅泽功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