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员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84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适当地调整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的位置的乘员约束装置。包含设置在座椅靠背的框体上的安全气囊(3)的乘员约束装置(100)具备系带(2a、2b),其使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3)靠近所述框体的中心侧,系带(2a、2b)的安装在所述框体的上部的一部分(21)具有扭曲部(211),其位于相对于另一部分而宽度方向扭曲的位置。曲的位置。曲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乘员约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安全气囊的乘员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安全气囊装置广泛普及。安全气囊装置是在车辆发生碰撞等紧急情况下启动的安全装置,通过气压而膨胀展开,接住乘员而进行保护。安全气囊装置根据安装位置或用途具有各种各样的种类。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乘员保护装置中,公开了设置在车辆座椅两侧的侧部,并向乘员的腋下膨胀展开的侧安全气囊。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

0343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还有,众所周知也有利用系带调整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位置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当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系带拉着安全气囊向乘员侧靠近。但是,由于使用系带,所以在执行这样的调整时,可能会产生系带缠绕的问题。然而,如上所述的专利文献1的乘员保护装置对于这样的问题没有下功夫。
[000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系带调整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的位置时,能够防止系带缠绕的乘员约束装置。
[0010]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在包含设置在座椅靠背的框体上的安全气囊的乘员约束装置中,具备使膨胀展开的所述安全气囊靠近所述框体的中心侧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带的安装在所述框体的上部的一部分具有扭曲部,其位于相对于另一部分而宽度方向扭曲的位置。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系带调整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的位置时,能够防止系带缠绕。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被安装在座椅上的情况的图。
[0015]图2是放大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的座椅靠背的框体的右侧的放大图。
[0016]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中的张力带的一端的立体图。
[0017]图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中的张力带的作用的说明图。
[0018]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中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与悬挂部的位置
关系的图。
[0019]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中的一端部的一例的例示图。
[0020]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中的一端部的一例的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被安装在车辆的座椅上。
[0022](实施方式一)
[0023]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100被安装在座椅上的情况的图。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除了座椅的表皮及内侧的缓冲材料以外的座椅的框体。
[0024]座椅的框体具有座椅靠背的框体4和落座部的框体8。座椅靠背的框体4和落座部的框体8呈大致矩形。
[0025]以下,在所述座椅上正常地落座有乘员的情况下,将乘员的右肩附近称为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右侧,将乘员的左肩附近称为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左侧,乘员则落座于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前侧。另外,在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上侧设置有头枕7。
[0026]乘员约束装置100包括安全气囊模块1。安全气囊模块1分别设置在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左右两侧的长边框架42的外侧。在图1中,图示出安全气囊模块1分别设置在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两个长边框架42中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在一个长边框架42中设置安全气囊模块1。
[0027]在安全气囊模块1中,收纳有后述的安全气囊3、接收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而喷出气体的充气器(未图示)等。安全气囊3是例如将两块基布的周围缝制而形成袋状的结构,在安全气囊3的内部配置有上述充气器。乘员约束装置100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向座椅的前方展开安全气囊3来保护乘员。安全气囊3,在上下中间点上缝合了后述的张力带2,被张力带2约束。即,在安全气囊模块1中收纳安全气囊3、充气器及张力带2的一部分。
[0028]乘员约束装置100还包括张力带2。张力带2是具有规定宽度的带状,在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左侧及右侧分别设置两个。两个张力带2在一端部21(一部分)上汇集成一个。在张力带2中,一端部21安装在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上部。
[0029]各张力带2的另一端部22安装在落座部的框体8的安装部81上。安装部81例如包括两块金属板,各张力带2的另一端部22夹在这样的金属板之间。另外,安装部81也可以具有狭缝,也可以通过使各张力带2的另一端部22穿过该狭缝而固定。
[0030]另外,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左侧的张力带2的另一端部22的前端及右侧的张力带2的另一端部22的前端分别形成环,通过将这样的环挂在设置在落座部的框体8上的钩上而固定。
[0031]张力带2在安全气囊3膨胀展开时,拉住安全气囊3,使其靠近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中心侧,即坐在该座椅上的乘员侧。膨胀展开前,张力带2的中间部收纳在安全气囊模块1内。
[0032]在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上部,在左右方向的两端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张力带2的一端部21的安装部45。另外,在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上侧的短边框架46中设置有头枕7。此外,在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短边框架46中,挂着张力带2的一端部21的悬挂部41设置在左右
方向的两端部。即,悬挂部41设置在座椅靠背的框体4(长边框42)的上部。各张力带2的一端部21在中途被各悬挂部41钩住。
[0033]图2是放大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100的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右侧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乘员约束装置100中的张力带2的一端部21的立体图。
[0034]在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右侧的长边框架42中,如上所述,在上侧的端部设置有安装部45。安装部45形成例如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凹槽形状。在安装部45中,在相对的两壁的下端部分别形成有贯贯通孔452。两个贯贯通孔452形成在彼此匹配的位置。用于安装一端部21的固定销451插穿两个贯通孔452中。
[0035]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安装部45分别设置在左右的长边框架42的左右表面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仅限于此。例如,安装部45也可以设置在左右的长边框架42(座椅靠背的框体4)的里面。
[0036]即,如图3所示,张力带2的一端部21沿其宽度方向折回前端部,并对折缝合。由此,在一端部21的前端形成有安装环212。在固定销451插穿一个贯贯通孔452之后,通过安装环212插穿另一个贯贯通孔452,由此一端部21安装到安装部45中。
[0037]一端部21,其前端就如此被安装,并且经由安装部45的上侧的开口端延伸至悬挂部41。一端部21被挂到悬挂部41并折回,延伸至安全气囊模块1。
[0038]一端部21在途中具有扭曲部211。扭曲部211形成于一端部21的纵向方向上的预定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乘员约束装置,包含设置在座椅靠背的框体上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具备系带,其可以将膨胀展开的所述安全气囊朝向落座于具有所述座椅靠背的座椅上的乘员靠近,所述系带安装在所述框体的上部的一部分具有扭曲部,其位于相对于另一部分而宽度方向扭曲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靠背具备挂住所述系带的所述一部分且能够变更所述系带的牵引方向的悬挂部,所述扭曲部设置在与所述悬挂部接触的部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彻也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