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它的可充电锂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25040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它的可充电锂电池。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图中,具有1.15∶1~1.21∶1的I↓[(003)]/I↓[(104)]强度比,其中I↓[(003)]/I↓[(104)]是(003)平面的X-射线衍射强度除以(104)平面的X-射线衍射强度。化合物由下式表式,式中x≥1.05,0<y<0.35,0<z<0.35,X是Al、Mg、Sr、Ti或La,及0≤q<0.1。Li↓[x]Ni↓[y]Co↓[z]Mn↓[1-y-z-q]X↓[q]O↓[2]。(*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它的可充电锂电池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03年7月18日提交给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第2003-49020号并要求其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制备该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以及含有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可充电锂电池。即使该正极活性物质应用于高电压时,也具有高容量和好的循环寿命特性。                      
技术介绍
由于高技术电子工业的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正在增加,同时电子设备变得更小、更轻。根据对具有高能量密度可用作为便携式电子设备能量来源的电池的需要的增加,不断努力的对可充电锂电池进行研究。可充电锂电池包括能可逆地嵌入锂离子的正极和负极,以及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有机电解液或聚合物电解液。在正极和负极上的嵌入/脱出锂离子所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结果使得电池产生并储存电能。锂金属通常被用作为可充电锂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然而,锂的使用可能引起问题,由于锂形成树枝状结晶,其可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在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图中具有1.15~1.21的I↓[(003)]/I↓[(104)]强度比,其中I↓[(003)]/I↓[(104)]是(003)平面的X-射线衍射强度除以(104)平面的X-射线衍射强度,并且该正极活性物质是下式所代表的化合物:Li↓[x]Ni↓[y]Co↓[z]Mn↓[1-y-z-q]X↓[q]O↓[2]式中x≥1.05,0<y<0.35,0<z<0.35,X是Al、Mg、Sr、Ti或La,及0≤ q<0.1。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3-7-18 0049020/031.可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在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图中具有1.15~1.21的I(003)/I(104)强度比,其中I(003)/I(104)是(003)平面的X-射线衍射强度除以(104)平面的X-射线衍射强度,并且该正极活性物质是下式所代表的化合物:                 LixNiyCozMn1-y-z-qXqO2式中x≥1.05,0<y<0.35,0<z<0.35,X是Al、Mg、Sr、Ti或La,及0≤q<0.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q=0。3.根据权利要求1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锂与元素Ni、Co和Mn的摩尔比为1.05∶1~1.25∶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该正极活性物质具有a-轴长度为2.851~2.861的晶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该正极活性物质具有c-轴长度为14.200~14.230的晶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该正极活性物质在约854~855eV、约856~856.6eV及约861.0~861.5eV,具有代表Ni(2P3/2)结合能的三个XPS峰。7.根据权利要求1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该正极活性物质在约642.4~642.6eV及约643.5~644.1eV,具有代表Mn(2P3/2)结合能的两个XPS峰。8.一种制备可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含锂的化合物与镍、钴和锰,按照锂与镍、钴和锰的摩尔比为1.05~1.25∶1进行混合;第一加热步骤包括将该混合物加热至450~550℃;以及第二加热步骤包括将该混合物加热至800~900℃,其中该正极活性物质为下式所代表的化合物:                LixNiyCozMn1-y-z-qXqO2式中x≥1.05,0<y<0.35,0<z<0.35,X是Al、Mg、Sr、Ti或La,及0≤q<0.1。-->9.根据权利要求8的制备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贤淑金根培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