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25040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以锂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盐与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盐按组成配方均匀混合后置于坩埚中;(2)将装有混合物的坩埚移入微波炉内,使混合物煅烧;(3)再将装有已煅烧物质的坩埚移入电炉内,使已煅烧物质烧结;(4)将装有烧结后物质的坩埚在冷却部分内腔内冷却,取出被烧结的物质,进行粉碎、筛分即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所用的设备-微波-电热联合加热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配方及工艺控制容易、产品性能好,烧结产量高能实现连续化大规模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还涉及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材料制备方法的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如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磷酸亚铁锂、钒酸锂等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合成法、微波烧结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Pechini法等。其中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Pechini法等软化学法工艺复杂,不易实现产业化,目前常规的合成方法主要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高温固相合成法是将锂盐和其它金属盐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所成。常用的锂盐有碳酸锂、氢氧化锂、硝酸锂、醋酸锂等,其它则为盐或对应的氧化物,煅烧温度在600~950℃甚至更高的温度,煅烧时间为20~60h左右。其加热方式属于常规加热方式,是依靠发热体(如电阻丝)将热量通过对流、传导或辐射等方式传递到被加热材料,使被加热材料由表及里达到某一温度。高温固相合成法操作及工艺路线设计简单,工艺参数易于控制,对设备的要求不高,制备的材料性能稳定,易于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但高温固相合成法的缺点是:合成温度高,烧结时间长,耗能大、生产效率低,材料的制备或生产成本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锂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盐与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盐按组成配方均匀混合后置于坩埚中;(2)将装有混合物的坩埚移入微波炉内,使混合物在600~950℃下煅烧 5~120分钟;(3)再将装有已煅烧物质的坩埚移入电炉内,使已煅烧物质在600~950℃下烧结10~300分钟;(4)将装有烧结后物质的坩埚在冷却部分内腔内冷却,取出被烧结的物质,进行粉碎、筛分即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锂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盐与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盐按组成配方均匀混合后置于坩埚中;(2)将装有混合物的坩埚移入微波炉内,使混合物在600~950℃下煅烧5~120分钟;(3)再将装有已煅烧物质的坩埚移入电炉内,使已煅烧物质在600~950℃下烧结10~300分钟;(4)将装有烧结后物质的坩埚在冷却部分内腔内冷却,取出被烧结的物质,进行粉碎、筛分即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金属为Co、Ni、Mn、Fe或V中的任何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金属的盐为硝酸盐、碳酸盐、磷酸盐、草酸盐或醋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锂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盐与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盐的混合物中可分别掺杂硼、镁、铝、钴、镍、锰、钒、铬、钙、钇、铥、钆、钬、镧、钕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或盐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国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鸿森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