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35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包括:空气供应管、空气排出管和气泵;所述的空气供应管的一端与气泵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供应管(31)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空气调节阀(140)与所对应的单电池(110)的空气流路(Co)相连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使用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于直接燃烧化学燃料,化学燃料的直接燃烧使用方式对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如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地球温室效应等等;化学燃料还存在使用效率低的缺点。燃料电池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化学燃料的直接燃烧使用方式,与传统的电池(双极型电池)不同,燃料电池是从外部向其阴极供应燃料(氢气或碳氢化合物气体)并向阳极供应氧气,二者通过电解质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和热的新型电池,实际上燃料电池可被视为一种发电装置。燃料电池在发电过程中不发生燃料的燃烧,而是经过氢气与氧气的电化学反应,把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根据电解质的类型,燃料电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磷酸型燃料电池(工作温度约200℃)、钾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工作温度为60℃~110℃)、高分子电解质燃料电池(工作温度为常温~80℃)、熔融碳酸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工作温度为500~700℃)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温度1000℃以上)。图1为一种已有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已有的燃料电池系统中燃料电池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已有的燃料电池系统中燃料电池堆的剖视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已有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10、燃料供应装置20和空气供应装置30;所述的燃料电池堆10包括燃料极11b和空气极11c,其作用是通过氢气与氧气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所述的燃料供应装置20用来将水溶液状态氢化硼(BH4)或氢化硼钠(NaBH4)燃料供应给燃料电池堆10的燃料极;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30用来将含氧的空气供应给燃料电池堆10的空气极;燃料电池堆10产成的电能通过电能输出端40供应给负载。所述的燃料电池堆10由若干个单电池11层叠而成,燃料电池堆1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集管12和集管13。所述的单电池11包括:电解质膜1a、隔板11d、隔板11e、燃料极11b和空气极11c;所述的燃料极11b和空气极11c分别设置在电解质膜11a的两侧;所述的隔板11e设置在相邻两个单电池的燃料极11b与空气极11c之间,所述的隔板11d设置在燃料电池堆10的两侧。所述的电解质膜11a为可以使H+穿透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例如湿润状态下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离子交换膜。所述的燃料极11b和空气极11c分别由支持体(图中未示出)和分别设置在该支持体两侧的催化剂层(图中未示出)构成;所述的支持体由金属镍模板构成,所述的催化剂层分别由适合氢气的氧化反应和氧气的还原反应的储氢合金构成。所述的隔板11d和隔板11e由导电性能良好、耐腐蚀性强的材料(如石墨或金属材料)制成,隔板11d和隔板11e与燃料极11b和空气极11c相对的内壁上分别形成有燃料流路Cf和空气流路Co。-->更清楚地说,对于设置在单电池11之间的隔板11e,其一个侧壁上形成有燃料流路Cf,另一个侧壁上形成有空气流路Co;对于设置在燃料电池堆10的两端的隔板11d,其内壁上形成有燃料流路Cf或者空气流路Co。所述的集管12和集管13与各个单电池11相接触的内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燃料通道12a和13a,燃料通道12a和13a分别与燃料供应装置20的燃料供应管22和各个单电池11的燃料流路Cf相连通。所述的集管12和集管13与各个单电池11相接触的内侧壁上还分别形成有空气通道12b/13b,空气通道12b/13b分别与空气供应装置30的空气供应管31和各个单电池11的空气流路Co相连通。所述的燃料供应装置20包括:燃料罐21、燃料供应管22和燃料回收管24;所述的燃料供应管22的两端分别与燃料罐21和燃料通道12b相连通,燃料供应管22上设置有燃料泵23;所述的燃料回收管24分别与燃料罐21和燃料通道12a相连通。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30包括:空气供应管31、空气排出管33和气泵32;所述的空气供应管31的一端与空气通道12b相连通,另一端与气泵32相连接;所述的空气排出管33的一端与空气通道13b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下面对上述已有的燃料电池系统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燃料电池系统启动之后,燃料泵23开始从燃料罐21中抽取燃料,并依次通过燃料供应管22、集管12的燃料通道12a和各个单电池11的燃料极11b一侧的隔板11d的燃料流路Cf均匀地供应给各个单电池11的燃料极11b,并在各个单电池11的燃料极11b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与此同时,气泵32开始经过空气过滤器(图中未示出)从大气中抽取空气,并通依次通过空气供应管31、集管12的空气通道12b和各个单电池11的空气极11c一侧的隔板11d的空气流路Co均匀地供应给各个单电池11的空气极11c,并在各个单电池11的空气极11c发生电化学还原反应:。通过上述电化学反应,各个单电池11的燃料极11b与空气极11c之间产生电动势,该电动势在设置在燃料电池堆10两端的集电板(图中未示出)叠加后输出,向负载供电。上述已有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缺点是:在电化学反应时,生成的水或氢氧化钠溶液(NaOH)有时会将部分单电池11的空气极11c一侧的隔板11d上的空气流路Co切断,使空气不能在空气流路Co顺利流过,是这些单电池11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影响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已有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向各个单电池的空气流路均匀分配空气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包括: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由若干个单电池叠合而成的燃料电池堆,单电池包括:电解质膜、燃料极、空气极、隔板和隔板;燃料极和空气极分别设置在电解质膜的两侧;所述的隔板设置在相邻两个单电池的燃料极与空气极之间,所述的隔板设置在燃料电池堆的两侧,更清楚地说,对于设置在单电池之间的隔板,其一个侧壁上形成有燃料流路,另一个侧壁-->上形成有空气流路;对于设置在燃料电池堆的两端的隔板,其内壁上形成有燃料流路或者空气流路。所述的各个单电池的燃料极与空气极分别与一个空气调节阀的控制端形成电连接,通过各个单电池的燃料极与空气极之间产生的电动势来控制空气调节阀的开闭程度。所述的燃料电池堆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入口集管空气调节阀和出口集管;入口集管上的空气通孔使各个单电池的空气调节阀的空气流路分别与一个空气调节阀相连接;同时,入口集管上的燃料通道分别与各个单电池的燃料流路相连通;出口集管上的燃料通道分别与各个单电池的燃料流路相连通,出口集管上的空气通孔使各个单电池的空气流路分别与空气排出管相连通。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还包括:燃料供应装置和空气供应装置;所述的燃料供应装置包括:燃料罐、燃料供应管和燃料回收管;所述的燃料供应管的两端分别与燃料罐和燃料通道相连通,燃料供应管上设置有燃料泵;所述的燃料回收管分别与燃料罐和燃料通道相连通。所述的空气供应装置包括:空气供应管、空气排出管和气泵;所述的空气供应管的一端与气泵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空气调节阀与所对应的单电池的空气流路相连通;所述的空气排出管的一端与出口集管上的空气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包括:空气供应管、空气排出管和气泵;所述的空气供应管的一端与气泵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供应管(31)另一端分别通过一个空气调节阀(140)与所对应的单电池(110)的空气流路(Co)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空气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调节阀(140)的控制端通过外部电路分别与各个单电池(110)的燃料极(112)与空气极(113)形成电连接,通过各个单电池(110)的燃料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太熙金奎正黄勇准崔鴻金铁煥朴明碩李明浩高承泰許成根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