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方形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97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形成平面形状为四边形的半壳体的电池外壳(2)与封口外壳(3)隔着垫片(4)使各自的开口部相对配置组合形成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内放置产生电能的要件,利用敛缝加工进行封口,将垫片(4)在电池外壳(2)的开口端一侧与封口外壳(3)的肩部(35)之间压缩。还在封口外壳(3)的底面(31)的各周边上形成凹部(36),增强封口外壳(3)的封口外壳周边侧面(32)的直线部分对敛缝封口压力的强度,能够防止因封口时所述直线部向外膨胀而使封口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平方形电池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1年10月4日、申请号为01803066.1、专利技术名称为“扁平方形电池”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扁平型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特别是涉及方形扁平电池。
技术介绍
纽扣型电池、硬币型电池等扁平型电池,由于小而薄,因此广泛使用于手表及助听器等要求小型化的装置及IC卡等要求薄型化的装置中。图17A及图17B所示为已有的硬币型电池的外观形状。该硬币型电池40是这样构成的,如图18所示,在形成圆形半壳体的封口外壳45内,将形成圆盘状的正极片42与负极片43隔着隔膜44相对配置,注入电解液后,在封口外壳45的开口部安装垫片46覆盖电池外壳41,利用将电池外壳41的开口端向内侧弯折的敛缝加工,将封口外壳45的开口部封口。平面形状采用圆形是因为,为了使敛缝封口在电池外壳41及封口外壳45的开口部整个外周均匀,采用圆形比较合适。若该扁平电池的平面形状是四边形,则由于使用电池的装置放置电池的空间利用效率提高,而且容易使用卷绕结构的极板组,因此扁平电池将带来放电容量的提高,而且适用范围能够扩大。平面形状是四边形的扁平电池,已经知道有日本专利特开2000-164259号公报所揭示的电池。该扁平方形电池如图19A及图19B所示,将形成平面形状为圆角长方形的半壳体的封口外壳53与电池外壳52开口部相向配置,在其内部空间放置卷绕结构的极板组,利用将电池外壳52的开口端一侧收口的敛缝加工,将电池外壳52与封口外壳53之间封口,从而制成电池。但是,方形封口外壳53由于在其转角的圆弧部分与连接各转角的直线部分,对于敛缝加工的强度存在差异,因此存在的问题是,直线部分的封口不可靠,很难防止漏液。即如图20A所示,将形成方形半壳体的电池外壳52与封口外壳53隔着垫片54相对配置,在进行将电池外壳52的周边侧面52a的开口端一侧弯曲在封-->口外壳53的周边侧面53a形成的肩部53b上的敛缝加工时,如图20B所示,封口外壳53的转角的一部分不会因加压而变形,而垫片54利用电池外壳52的周边侧面52a被压缩在肩部53b上以进行封口。但是,在封口外壳53的周边侧面53a的直线部分不能确保能受敛缝加工时加压所需的强度,如图20C中的部位A所示,在肩部53b产生变形,如部位B所示,周边侧面53a向外侧胀开,或如部位C所示,封口外壳53的底面鼓起。一旦封口外壳53产生变形,则封口不可靠,这成了漏液的原因。作为防止封口外壳直线部分变形的封口手段,已经知道有日本专利特开平6-260172号公报所揭示的双重卷边方式。该扁平方形电池60如图21及图22所示,在电池壳61内放置卷绕结构的极板组64,在电池壳61的开口部配置封口板62,将它们的边缘部分隔着垫片63双重卷边,以求提高其耐漏液性,同时在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之间进行电气绝缘。但是,利用上述双重卷边方式的封口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如图所示,卷边部分65突出电池主体周围很多,使电池尺寸变大,不能达到通过形成方形而力图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的目的。另外,为了实施双重卷边方式,方形外壳的转角部分必须有较大的曲率半径,形成圆弧角,很难形成空间利用效率高的方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空间利用效率高的方形形状及可靠的封口结构的扁平方形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本申请的第1专利技术的扁平方形电池的特征在于,金属制电池外壳是从具有转角的多边形底面周围将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竖起,所述转角设置规定半径的圆弧,这样形成多边形半壳体,金属制封口外壳从具有转角的多边形底面周围将在与所述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竖起高度对应的位置设置肩部的封口外壳周边侧面竖起,形成与所述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的内表面相隔均匀间隔的形状尺寸,所述转角设置规定半径的圆弧,这样形成多边形半壳体,在所述封口外壳底面的各周边,在这些周边上以规定间隔形成向所述封口外壳的内角方向突出的多个凹下部分,在所述电池外壳与所述封口外壳的相互开口部分隔着垫片相对配置而形成的内部空间放置电池要件,在所述电池外壳的开口端一侧与前述封口外壳的肩部之间进行封口,使所述垫片压缩变形。采用上述构成,由于在封口外壳底面的周边部分形成向封口外壳内角方向突出的凹下部分,因此在方形半壳体中最容易变形的封口外壳周边侧面的直线部-->分强度增强,能够解决封口时变形、封口不完全的问题,方形扁平电池能够实用化。另外,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申请的第2专利技术的扁平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金属制电池外壳是具有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的、形成多边形半壳体的外壳,金属制封口外壳是具有封口外壳周边侧面的、形成多边形半壳体的外壳,所述封口外壳周边侧面与所述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相隔规定间隔,并在与所述电池外壳周边侧面高度对应的位置具有狭窄的肩部,所述电池外壳与所述封口外壳的各自的开口部分隔着垫片相对配置形成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放置产生电能的要件,然后进行封口,使所述垫片在所述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的开口端一侧与所述肩部之间被压缩,从所述封口外壳的封口外壳底面至所述肩部的所述封口外壳周边侧面及所述肩部形成的厚度是所述封口外壳底面板厚的1.2倍以上。采用上述构成,即使在进行将电池外壳的开口端一侧向封口外壳肩部上弯折这样的敛缝加工时加压,由于从封口外壳底面至所述肩部的封口外壳周边侧面及肩部形成的厚度比封口外壳底面的板厚要厚,因此即使在变形强度不得不降低的直线部分强度提高也能够防止变形,所以即使形成方形,直线部分的封口性能也不降低,能够构成防漏液性好的扁平方形电池。还有,本申请第3专利技术的扁平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金属制电池外壳是具有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的、形成多边形半壳体的外壳,金属制封口外壳是具有封口外壳周边侧面的、形成多边形半壳体的外壳,所述电池外壳与所述封口外壳的各自的开口部隔着垫片相对配置形成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放置产生电能的要件,然后进行封口,使所述垫片在所述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的开口端一侧与所述封口外壳的封口外壳底面之间被压缩,所述封口外壳周边侧面形成的厚度是所述封口外壳底面板厚的1.2倍以上。采用上述第3专利技术的结构,在将电池外壳的开口端部分向外壳内的方向弯折进行封口时,由于是从封口外壳周边侧面的延长方向加上将开口端部分弯折用的压力,因此能够抑制对封口外壳周边侧面从该面方向加压而封口外壳周边侧面产生的变形压曲。因而,在将方形形状的电池封口时,最容易变形的直线部分也不易变形,能够不使扁平方形电池产生压曲地实现封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形态的扁平方形电池平面图。图2所示为同上实施形态的扁平方形电池构成剖面图。-->图3为表示电池外壳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表示封口外壳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表示卷绕结构的极板组的构成的立体图。图6为表示扁平方形电池的其他形态的立体图。图7为表示防止电池外壳变形的V字槽的形成状态的剖视图。图8为表示对电池外壳进行预卷曲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所示为防止电池外壳变形的结构的其他形态的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形态的扁平方形电池的立体图。图11所示为电池外壳结构的立体图。图12所示为封口外壳结构的立体图。图13A所示为扁平方形电池的组装状态的剖视图。图13B所示为封口状态的剖视图。图14所示为扁平方形电池的其他形态的剖视图。图15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形态的扁平电池在敛缝加工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平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    金属制电池外壳(102)是具有电池外壳周边侧面(122)、形成多边形半壳体的外壳,    金属制封口外壳(103)是具有封口外壳周边侧面(132)、形成多边形半壳体的外壳,所述封口外壳周边侧面(132)与所述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相隔规定间隔并具有在与所述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的高度对应的位置狭窄的肩部(135),    所述电池外壳与所述封口外壳的各自的开口部隔着垫片(104)相对配置形成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放置产生电能的要件,    在所述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的开口端一侧与所述肩部之间压缩所述垫片,进行封口,    从所述封口外壳的封口外壳底面(131)至所述肩部的所述封口外壳周边侧面及所述肩部形成的厚度是所述封口外壳底面板厚的1.2倍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10-13 2000-312908;JP 2000-10-30 2000-330911.一种扁平方形电池,其特征在于,金属制电池外壳(102)是具有电池外壳周边侧面(122)、形成多边形半壳体的外壳,金属制封口外壳(103)是具有封口外壳周边侧面(132)、形成多边形半壳体的外壳,所述封口外壳周边侧面(132)与所述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相隔规定间隔并具有在与所述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的高度对应的位置狭窄的肩部(135),所述电池外壳与所述封口外壳的各自的开口部隔着垫片(104)相对配置形成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放置产生电能的要件,在所述电池外壳周边侧面的开口端一侧与所述肩部之间压缩所述垫片,进行封口,从所述封口外壳的封口外壳底面(131)至所述肩部的所述封口外壳周边侧面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徹也中西真别所邦彦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