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超电容器用导电性碳包覆锂钛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842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电化学超电容器用的碳包覆锂钛氧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该电极材料本体为尖晶石型Li↓[(8x/x+4)]Ti↓[(8/x+4)]O↓[4](其中x为Li/Ti的摩尔比,0.5≤x≤0.8),本体材料粒子表面包覆一层具有高电子导电性的碳材料。以该复合材料为负极,商业活性炭材料为正极组装的新型电化学超电容器,其倍率以及循环性能皆优于传统锂钛氧材料作为负极所组装的超级电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电容器用导电性碳包覆锂钛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碳包覆锂钛氧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引起石油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地球温暖化的加剧。新能源,省能源技术,及环境技术的综合高效率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十分必要的课题,发展电动汽车势在必行,世界各国积极开发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但是燃料电池输出功率(W/Kg)较小,不能满足起动、加速和爬坡的要求,必须与其它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大和可作大电流充放的二次电池或电容器组合。例如丰田(Toyota)用Ni-MH电池,本田(Honda)用电化学双层电容器,马自达(Matsuda)用铅酸蓄电池,日产(Nissan)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燃料电池的辅助电源。镍氢、锂离子等二次电池虽有较大的能量密度,但循环寿命较短,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较差,其输出功率在600W/kg左右。现有电化学双层电容器虽有长寿命,高输出功率(例如本田燃料电池车的超电容器,其输出功率达到1500W/kg),但能量密度偏小。2001年美国Telcordia Technologies(US6252762)报道了正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电容器用导电性碳包覆锂钛氧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碳与本体材料为包覆结构形式,其本体材料为尖晶石型Li↓[(8x/x+4)]Ti↓[(8/x+4)]O↓[4],x为Li/Ti的摩尔比,0.5≤x≤0.8,包覆层为碳,包覆面积为本体粒子表面积的50%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电容器用导电性碳包覆锂钛氧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碳与本体材料为包覆结构形式,其本体材料为尖晶石型Li(8x/x+4)Ti(8/x+4)O4,x为Li/Ti的摩尔比,0.5≤x≤0.8,包覆层为碳,包覆面积为本体粒子表面积的50%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覆层的量为电极材料总重量的2-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覆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姚程亮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