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809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及其应用方法,包括管体、上盖、下盖、检测试剂条以及橡胶密封垫,所述管体的上端安装所述上盖,所述管体的下端安装所述下盖,所述下盖的中心处设有顶针结构,所述管体的外部设有一凸起于圆形管壁的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追溯性信息;所述管体的内部平行管壁设有一对背向相互隔离的腔体结构,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上端口封闭,所述第一腔体的下端口设有锥形导向槽,所述第二腔体的下端口封闭,所述第二腔体的上端口为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病毒采样、提取、保存、检测及追溯等功能步骤集成为一体。为一体。为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及其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病毒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病毒快速/实时采集、检测应用中,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加样、提取、检测、回收等典型人工操作流程。代表性的典型操作场景如病毒家庭自测中,用户需使用拭子获取病毒载体样品,加入独立提取液管中进行提取及稀释,而后再将稀释后样本注入检测设备中(如侧流层析试剂卡)进行反应及获取检测结果。检测结束后,用户需将检测过程中使用的一次性零部件、耗材和生物废料等统一归集到密封包装袋中进行回收。
[0003]以上操作过程均由人工操作实现,步骤繁琐,极易因误操作造成外部污染导入导致错误检测,或因操作及部品转移、回收过程中防范不当导致病毒外泄造成二次传播或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检测管及其应用方法,以达到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工操作繁琐复杂、部品繁多、生物安全性低的问题,实现将病毒采样、提取、保存、检测及追溯等功能步骤集成为一体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包括管体、上盖、下盖、检测试剂条以及橡胶密封垫,所述管体的上端安装所述上盖,所述管体的下端安装所述下盖,所述下盖的中心处设有顶针结构,所述管体的外部设有一凸起于圆形管壁的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追溯性信息;
[0007]所述管体的内部平行管壁设有一对背向相互隔离的腔体结构,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上端口封闭,所述第一腔体的下端口设有锥形导向槽,所述第一腔体用于从下端口由下往上装入检测试剂卡条;所述第二腔体的下端口封闭,所述第二腔体的上端口为开口,所述第二腔体用于从上端口由上往下装入试剂液体;
[0008]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腔体结构,在其上方位置,通过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结合沿面,与管体的内壁通过注塑熔接或密封件过盈配合,与管体的内壁形成密封结构,同时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腔体结构在管体内固定,且第二腔体在管体内居中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上端开口处的外壁为锁附装置,所述上盖通过锁附装置与所述管体的上端进行锁附,所述管体的下端的开口处的外壁上设有两道上下平行相邻的沿外管环壁呈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凸沿,所述凸沿的上方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鞘体。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为蒙盖结构,其内壁设有锁附装置,其内部设有一衬舌结构,用于伸入所述管体的内部,与管体的内壁形成过盈配合实现密封效果。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盖为蒙盖结构,所述下盖的盖口内侧设有沿环壁呈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凸沿,所述下盖的盖口的边缘处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槽。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可以设置为多个间隔的腔体,以围绕第二腔体外周的方式排布,用于安装多个检测试剂卡条。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上设有两个凸出结构,所述第二腔体的下端口的封闭处为一隔膜。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下盖的顶针结构的顶部设有穿刺装置,所述顶针结构的表面设有导流槽,所述顶针结构的中部为台体,所述顶针结构的底部为支撑台,所述顶针结构的底部还装有橡胶密封垫。
[0015]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试剂卡条为侧向层析试剂条,检测试剂卡条的尺寸大小外形与第一腔体的空间匹配。
[0016]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密封垫的上部开口处设有一凸状圈型件,所述橡胶密封垫的外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圈型密封部件。
[0017]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的应用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0018]步骤S1,所述一体化检测管的试剂液体预装于第二腔体中;
[0019]步骤S2,拭子提取样本,打开上盖后,将提取拭子放入第二腔体中,拭子无需取出;
[0020]步骤S3,旋回上盖,将一体化检测管直立放置并等待样本溶解/裂解,以获得相关生物成分;
[0021]步骤S4,待相关生物成分形成后,将下盖进行旋转,使管体的凸沿的定位鞘体与下盖的定位槽位置匹配,而后由下向上按压下盖,定位鞘体将进入定位槽中,同时下盖的顶针结构将刺破第二腔体的隔膜,使试剂液体携带相关生物成分流出,自动与检测试剂卡条接触,启动检测;
[0022]步骤S5,待检测完成后,可选择使用智能终端对所述一体化检测管管体的平台上的追溯性信息进行拍照,并上传至特定数字化平台;
[0023]步骤S6,全部检测动作完成后,将一体化检测管整体回收。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式检测管设计,将病毒采样、提取、保存、检测及追溯等功能步骤集成为一体,在检测进行检测时,用户仅执行样本提取及放置入管步骤,即可快速启动检测,而无需进行传统方案的部品整理,加样,移液,规整回收等动作。由于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检测管具备可靠的密封性能,在检测中和检测后,能可靠消除生物污染物外泄风险;其次,本专利技术精简用户手工操作,缩减部品件数、尺寸、空间体积,改善回收便利性、生物安全性、材料环保性、检测结果可追溯性等关键产品效能,并保障制造精益及自动化可行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检测管的整体结构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检测管的管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检测管的管体的侧视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检测管的管体的后视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检测管的第二腔体的内壁细节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检测管的第二腔体的下端细节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检测管的腔体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检测管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检测管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检测管的检测试剂卡条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检测管的橡胶密封垫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1、管体;1.1、螺纹装置;1.2、环形锥状凸沿;1.3、定位鞘体;1.4、平台;1.5、第一腔体;1.6、第二腔体;1.6.1、凸出结构;1.6.2、隔膜;1.6.3、密封结构;2、上盖;2.1、衬舌结构;3、下盖;3.1、圆柱顶针;3.2、锥台;3.3、滚花圆柱;3.4、锥状凸沿件;3.5、定位槽;4、检测试剂卡条;5、橡胶密封垫;5.1、凸状圈型件;5.2、圈型密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解释。
[003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具体包括管体1、上盖2、下盖3、检测试剂卡条4以及橡胶密封垫5,其管体1的上端安装上盖2,其管体1的下端安装下盖3,在下盖3的中心处设有顶针结构,优选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包括管体(1)、上盖(2)、下盖(3)、检测试剂卡条(4)以及橡胶密封垫(5),所述管体(1)的上端安装所述上盖(2),所述管体(1)的下端安装所述下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3)的中心处设有顶针结构,所述管体(1)的外部设有一凸起于圆形管壁的平台(1.4),所述平台(1.4)上设有追溯性信息;所述管体(1)的内部平行管壁设有一对背向相互隔离的腔体结构,为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6),所述第一腔体(1.5)的上端口封闭,所述第一腔体(1.5)的下端口设有锥形导向槽,所述第一腔体(1.5)用于从下端口由下往上装入检测试剂卡条(4);所述第二腔体(1.6)的下端口封闭,所述第二腔体(1.6)的上端口为开口,所述第二腔体(1.6)用于从上端口由上往下装入试剂液体;所述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6)的腔体结构,在其上方位置,通过所述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6)的结合沿面,与管体(1)的内壁通过注塑熔接或密封件过盈配合,与管体(1)的内壁形成密封结构(1.6.3),同时使得所述第一腔体(1.5)和第二腔体(1.6)的腔体结构在管体(1)内固定,且第二腔体(1.6)在管体(1)内居中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上端开口处的外壁为锁附装置,所述上盖(2)通过锁附装置与所述管体(1)的上端进行锁附,所述管体(1)的下端的开口处的外壁上设有两道上下平行相邻的沿外管环壁呈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凸沿,所述凸沿的上方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鞘体(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为蒙盖结构,其内壁设有锁附装置,其内部还设有一衬舌结构(2.1),用于伸入所述管体(1)的内部,与管体(1)的内壁形成过盈配合实现密封效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3)为蒙盖结构,所述下盖(3)的盖口内侧设有沿环壁呈连续或断续分布的凸沿,所述下盖(3)的盖口的边缘处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槽(3.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提取保存一体化检测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誉琳张国锋黄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宝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