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角度、直径的隧洞检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37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隧洞缺陷检测技术领域一种可变角度、直径的隧洞检测机器人,包括底座、支撑组件、联动组件;底座上设有动力控制组件,动力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和电机;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平台板和立柱,立柱升降设置在平台板上,立柱端部设有主轴承;联动组件包括驱动杆、轮毂、轮框,轮毂通过横杆与主轴承连接设置,轮毂与轮框连接设置,轮框上转动设置外连杆,外连杆端部固定设置有摄影组件,驱动杆一端与主轴承配合设置,驱动杆的另一端穿设过轮毂与外连杆连接设置;主轴承通过控制器进行轴向和环向方向的转动,主轴承轴向运动带动驱动杆往复运动,主轴承环向运动带动轮毂环向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场景广、检测效率高、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成本较低。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角度、直径的隧洞检测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洞缺陷检测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变角度、直径的隧洞检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国内建设了大量的大型输水隧洞工程和设施,经过多年运营,由于地质因素、外界环境破坏、结构疲劳损伤累积等原因,已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缺陷,工程处于带病运行状态。目前已经发现的缺陷问题有以下方面:混凝土开裂、表面冲蚀、衬砌后脱空、底部淤积等,这些缺陷是隧洞运行的最大安全隐患,需要及时进行检测和修复。而不同工程中的隧洞的尺寸不尽相同,对不同隧洞专门设计检测机器人,将带来大量的成本投入,造成浪费。
[0003]经现有技术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为CN110588925A,公开了一种大直径长引水隧洞水下检测机器人系统,由用于发送指挥控制命令实现各系统交互的岸基操控集装箱、用于保证电缆零浮力布放回收的车载绞车系统及检测机器人组成,所述车载绞车系统由岸基操控集装箱操控并实现布放与回收,所述检测机器人与车载绞车系统的电缆连接。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该专利技术通过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角度、直径的隧洞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组件以及联动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动力控制组件,所述动力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203)和驱动检测机器人移动的电机(202);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平台板(302)和立柱(303),所述平台板(302)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立柱(303)设置在所述平台板(302)上,所述立柱(303)的端部设有主轴承(304);所述联动组件包括驱动杆(401)、轮毂(403)以及轮框(405),所述轮毂(403)通过横杆(402)与所述主轴承(304)连接设置,所述轮毂(403)与所述轮框(405)连接设置,所述轮框(405)上转动设置有外连杆(407),所述外连杆(407)端部固定设置有摄影组件,所述驱动杆(401)一端与所述主轴承(304)配合设置,所述驱动杆(401)的另一端穿设过所述轮毂(403)设置,且所述驱动杆(401)的另一端与所述外连杆(407)连接设置;所述立柱(303)通过所述控制器(203)升降设置在所述平台板(302)上,所述主轴承(304)通过所述控制器(203)进行轴向和环向方向的转动,所述主轴承(304)轴向运动带动所述驱动杆(401)往复运动,所述主轴承(304)环向运动带动所述轮毂(403)环向运动,且所述摄影组件与所述控制器(203)电信号连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直径的隧洞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401)的穿设过所述轮毂(403)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圆盘(408),所述圆盘(408)的外圆周上周向固定设置内连杆(406),所述内连杆(406)另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外连杆(407)上,所述内连杆(406)设有多根,所述外连杆(407)对应多根所述内连杆(406)设有多根,多根所述外连杆(407)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轮框(40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直径的隧洞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403)与所述轮框(405)采用同心圆结构设计,所述轮毂(403)与所述轮框(405)之间通过辐条(404)连接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角度、直径的隧洞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302)与所述底板(102)之间通过斜撑杆(301)固定设置,所述斜撑杆(301)设有四根,四根所述斜撑杆(3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平台板(302)、所述底板(102)的四个顶角固定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金锋王秘学何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