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极柱或对焊件结构及与汇流排联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31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电池极柱或对焊件的结构及与汇流排连接的方法,包括:将极柱或对焊件主体(10)下面的过渡区(11)从有汇流排(20)主体的一侧反置于无汇流排(20)主体的一侧;将柱排焊接区(30)由有汇流排(20)主体的一侧移置于极柱或对焊件主体(10)之下或移置于无汇流排(20)主体的一侧;使极柱或对焊件主体(10)对正电池中盖(50)的相应对焊件封胶位置(40);在柱排焊接区(30)将过渡区(11)与汇流排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一种电池中盖可以适配两种以上的电池极群,或使得一种电池极群可以适配两种以上的电池中盖,从而减少了电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特别涉及电池内的导电联接。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铅酸蓄电池存在一种情况:由于电池内部充满酸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对电极产生腐蚀,形成毛细孔。蓄电池内的酸性离子沿毛细孔不断向上腐蚀,出现了人们常说的“爬酸”即渗漏酸液现象。因此必须对铅酸蓄电池的极柱进行密封。所以电池中盖在设计时留有对极柱封胶的位置以进行密封。还存在另一种情况:由于4V、6V、8V、10V、12V、24V等电池是包含多个串联的单体,这些单体间需要严格分离。因此必须对铅酸蓄电池的对焊件进行密封。所以电池中盖在设计时留有对对焊件封胶的位置以进行密封。但在进行设计制造不同规格型号的蓄电池时,希望某种部件适用于多种型号的电池,以便降低成本。可是有时由于局部结构的稍许差异而限制了该部件的通用性。例如极板极耳位置与对焊件封胶位置不匹配。按常规的做法,此时需要重新设计极板或更改电池槽、盖的结构,由此需要增加模具同时也增加了物料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通过改进蓄电池极柱或对焊件结构或焊接方式,以适应电池中盖形状的方案,本方案只对极柱或对焊件结构或焊接方式做改动,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极柱或对焊件与汇流排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极柱或对焊件主体(10)下面的过渡区(11)从有汇流排(20)主体的(A)区反置于无汇流排(20)主体的(B)区;(2)将柱排焊接区(30)由有 汇流排(20)主体的(A)区移置于极柱或对焊件主体(10)之下或移置于无汇流排(20)主体的(B)区;(3)使极柱或对焊件主体(10)对正电池中盖(50)的相应对焊件封胶位置(40);(4)在柱排焊接区(30)将过渡区(11 )与汇流排焊接;(5)进行后续的电池封装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极柱或对焊件与汇流排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极柱或对焊件主体(10)下面的过渡区(11)从有汇流排(20)主体的(A)区反置于无汇流排(20)主体的(B)区;(2)将柱排焊接区(30)由有汇流排(20)主体的(A)区移置于极柱或对焊件主体(10)之下或移置于无汇流排(20)主体的(B)区;(3)使极柱或对焊件主体(10)对正电池中盖(50)的相应对焊件封胶位置(40);(4)在柱排焊接区(30)将过渡区(11)与汇流排焊接;(5)进行后续的电池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