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排过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333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2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汇流排过桥结构,包括正、负汇流排,正、负汇流排的相邻两端之间连接有过桥极柱,所述过桥极柱呈“冂”字形,所述过桥极柱的两个下端面分别焊接在正、负汇流排的端部,所述过桥极柱的两个竖直部的下部为待折弯段,所述待折弯段的厚度小于过桥极柱本体的厚度,所述待折弯段的正面与过桥极柱本体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待折弯段的宽度大于过桥极柱本体的宽度。汇流排过桥结构设计简单,将过桥极柱的下部设为宽度大、厚度小的待折弯段,在保证截面承载电流的同时,方便了过桥极柱的折弯,能够避免折弯时的机械性损伤,保证了产品的铸焊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汇流排,具体涉及一种汇流排过桥结构
技术介绍
在铸焊蓄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把极群组的正负极耳组,通过铸焊模具分别熔接成正负汇流排,再将每个单体的正负汇流排通过过桥极柱串联起来,传统的串联方法是靠人工烧焊连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多采用铸焊一体成型,焊接好的过桥极柱用工装将其折弯,折弯时会造成变形和机械性损伤,会对焊接处造成影响,影响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缺陷提供一种汇流排过桥结构,保证截面承载电流的同时,方便过桥极柱折弯,避免折弯时损坏焊接处,保证了产品的铸焊质量。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汇流排过桥结构,包括正、负汇流排,正、负汇流排的相邻两端之间连接有过桥极柱,所述过桥极柱呈“冂”字形,所述过桥极柱的两个下端面分别焊接在正、负汇流排的端部,所述过桥极柱的两个竖直部的下部为待折弯段,所述待折弯段的厚度小于过桥极柱本体的厚度,所述待折弯段的正面与过桥极柱本体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待折弯段的宽度大于过桥极柱本体的宽度。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待折弯段长3-5mm。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待折弯段的背面设有凹槽,所述待折弯段的厚度是过桥极柱本体厚度的0.6-0.8倍。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待折弯段的宽度是过桥极柱本体宽度的1.2-1.5倍且待折弯段左右两侧超出过桥极柱本体左右边缘的距离相同。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汇流排过桥结构设计简单,将过桥极柱的下部设为宽度大、厚度小的待折弯段,在保证截面承载电流的同时,使折弯更为省力,方便了过桥极柱的折弯,能够避免折弯时的机械性损伤,保证了产品的铸焊质量。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主视示意图。图2本技术左视示意图。图3本技术折弯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的汇流排过桥结构,包括正、负汇流排1、2,正、负汇流排1、2的相邻两端之间连接有过桥极柱3,过桥极柱3呈“冂”字形,所述过桥极柱3的两个下端面分别焊接在正、负汇流排1、2的端部,过桥极柱2的两个竖直部的下部为待折弯段31,待折弯段31的厚度小于过桥极柱本体的厚度,待折弯段31的正面与过桥极柱本体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待折弯段31的宽度大于过桥极柱本体的宽度。本实施例中,待折弯段31长3-5mm,待折弯段31的背面设有凹槽32,凹槽的设置使待折弯段31的厚度小于过桥极柱本体的厚度,具体限定在过桥极柱本体厚度的0.6-0.8倍。待折弯段31的宽度是过桥极柱本体宽度的1.2-1.5倍且待折弯段31左右两侧超出过桥极柱本体左右边缘的距离相同,对称结构更稳定、折弯后不会局部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汇流排过桥结构

【技术保护点】
汇流排过桥结构,包括正、负汇流排(1、2),正、负汇流排(1、2)的相邻两端之间连接有过桥极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极柱(3)呈“冂”字形,所述过桥极柱(3)的两个下端面分别焊接在正、负汇流排(1、2)的端部,所述过桥极柱(2)的两个竖直部的下部为待折弯段(31),所述待折弯段(31)的厚度小于过桥极柱本体的厚度,所述待折弯段(31)的正面与过桥极柱本体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待折弯段(31)的宽度大于过桥极柱本体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汇流排过桥结构,包括正、负汇流排(1、2),正、负汇流排(1、2)的相邻两端之间连接有过桥极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极柱(3)呈“冂”字形,所述过桥极柱(3)的两个下端面分别焊接在正、负汇流排(1、2)的端部,所述过桥极柱(2)的两个竖直部的下部为待折弯段(31),所述待折弯段(31)的厚度小于过桥极柱本体的厚度,所述待折弯段(31)的正面与过桥极柱本体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待折弯段(31)的宽度大于过桥极柱本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汪波孙磊胡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