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水系二次电池的正极用电极板及该电极板的制造方法本申请是2005年6月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510076585.6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的正极用电极板及该电极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便携用电子设备的电源而使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成为非水系二次电池的主流。锂离子二次电池一般具备正极和负极,其中正极由附载正极合剂的正极集电体组成,负极由附载负极合剂的负极集电体组成。正极合剂含有由过渡金属与锂的复合氧化物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等,负极合剂含有由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的碳材料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电压、高容量,但因为由于充放电循环而引起容量下降,所以希望对其改善。作为由于充放电循环而引起容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可以列举出电极的电子传导性下降。电子传导性的下降,由于充放电而产生的正极膨胀和收缩、由导电材料组成的导电网络结构被部分断裂而造成的。为了确保即使部分导电网络结构断裂仍然具有充分的电子传导性,考虑增加在合剂中所含有的导电材料的含量、或者减少在合剂中所含有的非导体粘合材料与增粘剂的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系二次电池的正极用电极板,其具有合剂层和附载所述合剂层的集电体,其中所述合剂层含有活性物质A、导电材料B、粘合材料C与增粘剂D,且导电材料B至少由碳材料组成,增粘剂D至少由水溶性高分子组成,所述合剂层所含的导电材料B的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活性物质A是1~2.5重量份,所述合剂层所含增粘剂D的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活性物质A是0.2~0.8重量份。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6-7 168242/2004;JP 2004-6-7 168240/2004;JP1.一种非水系二次电池的正极用电极板,其具有合剂层和附载所述合剂层的集电体,其中所述合剂层含有活性物质A、导电材料B、粘合材料C与增粘剂D,且导电材料B至少由碳材料组成,增粘剂D至少由水溶性高分子组成,所述合剂层所含的导电材料B的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活性物质A是1~2.5重量份,所述合剂层所含增粘剂D的量为,相对于100重量份活性物质A是0.2~0.8重量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用电极板,其中,以BET法测定的活性物质A的比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永政雄,铃木刚平,柏木克巨,黑田明,稻富康弘,住原正则,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