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燃料电池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4938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低成本提供一种适合用作直接型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燃料槽或重装用容器、并且对于甲醇或氧气的防渗透性能(阻隔性)优异、实现了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甲醇燃料电池套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以具有至少一层在40℃下的甲醇蒸气渗透系数为15μg.mm/m↑[2].hr以下的甲醇不渗透性层构成甲醇燃料电池套管。构成套管的甲醇不渗透性层的理想材料可以使用环状烯烃系树脂或聚酯系树脂;或使用具有无机质被膜的树脂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甲醇燃料电池套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宜用作直接型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燃料槽或重装用容器等的可便携的甲醇燃料电池套管。
技术介绍
以甲醇作为燃料的直接型甲醇燃料电池(DMFC)作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移动设备所使用的电源而受到注目,已知有各种类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此外,在这种燃料电池中为谋求电池的小型化,需要实现用于存放甲醇燃料的燃料槽(套管)的小型化、轻量化,为此,已提出各种形式的套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专利文献1:特开2004-265872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4-259705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4-152741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4-155450号公报但是,甲醇分子量小、渗透性高而且具有毒性,因此很难以低成本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并且无泄漏的甲醇燃料电池套管,需要更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低成本提供一种适合用作DMFC的燃料槽或重装用容器、并且对于甲醇或氧气的防渗透性能(阻隔性)优异、实现了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甲醇燃料电池套管。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下的1~11的结构。1.一种甲醇燃料电池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套管,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层在40℃下甲醇蒸气渗透系数为15μg.mm/m↑[2].hr以下的甲醇不渗透性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11-19 335472/20041.一种甲醇燃料电池套管,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层在40℃下甲醇蒸气渗透系数为15μg·mm/m2·hr以下的甲醇不渗透性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燃料电池套管,其特征在于,甲醇不渗透性层由环状烯烃系树脂或聚酯系树脂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醇燃料电池套管,其特征在于,聚酯系树脂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为主体的树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燃料电池套管,其特征在于,甲醇不渗透性层由具有无机质被膜的树脂构成。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甲醇燃料电池套管,其特征在于,套管是进一步具有在23℃-60%RH下测定的氧渗透系数为1.0×10-10cc·cm/c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芋田大辅后藤弘明长谷部裕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制罐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