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490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多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3~54%的聚偏氟乙烯,3~15%的丙烯腈-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共聚物,43~52%的1M六氟合磷酸锂碳酸酯电解质。制备步骤为首先合成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和丙烯腈共聚物,然后将其与聚偏氟乙烯共混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通过浸没沉淀法得到多孔薄膜,再吸附六氟合磷酸锂碳酸酯电解质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对环境无污染,聚合物成膜性好,膜强度高,制得的多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室温离子导电率可达1.647×10↑[-3]Scm↑[-3],电化学稳定窗口可达到4.6V。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中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丙烯腈-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共聚物,共混改性多孔型聚偏氟乙烯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是在液体锂离子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它采用聚合物电解质,直接夹于锂电池正负电极之间,结构简单。其不仅具有液体锂离子电池的优良性能,而且在外形设计上也更加灵活多变;由于组装的电池中不存在游离的电解液,改善了液体锂离子电池的漏液、爆炸等问题。作为重要组成之一的聚合物电解质,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在能源科学领域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市场化聚合物电解质主要为吸附了液体电解质后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其离子导电率较高,接近液体电解质水平。但大量液体电解质的吸附也会使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力学性能下降,电解质与锂金属易发生反应导致锂电极钝化失效,从而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受到影响。为克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优良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矛盾性。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Bellcore公司的Grozdz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它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聚偏氟乙烯33~54%,丙烯腈-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共聚物3~15%,1M六氟合磷酸锂碳酸酯电解质43~52%,所述各组分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它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为:聚偏氟乙烯33~54%,丙烯腈-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共聚物3~15%,1M六氟合磷酸锂碳酸酯电解质43~52%,所述各组分之和为10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其特征在于薄膜的厚度在50μm~100μ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和丙烯腈共混溶解于乙醇溶剂,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和丙烯腈的质量比为1∶1~1∶2.2,配制浓度为0.3g/ml的共混单体溶液,然后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腈的用量为共混单体质量的0.7%,搅拌至完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慕杰李为立李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