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碱二次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24472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放电容量高、不可逆容量小、并且循环特性、深放电特性、充电效率优异的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和碱二次电池。此外,还提供生产效率优异的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单质的换算量计,使0.01~0.5wt%的锂固溶于活性物质粒子中,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由以镍的氧化数超过+2的高次氢氧化镍为主要成分的粒子、或在以该高次氢氧化镍为主要成分的芯层粒子的表面设置有以钴的氧化数超过+2的高次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表面层的复合粒子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碱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以该镍电极作为正极的碱二次电池,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实现与现有产品相比放电容量大、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碱二次电池的镍电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碱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混合型电动汽车、电动工具为代表的需要大电流放电的电动设备存在急速增加的倾向。作为这些设备的电源,广泛使用镍氢电池或镍镉电池等碱二次电池。作为镍电池的活性物质,为例如经由氨合物配位化合物而析出的高密度的氢氧化镍{Ni(OH)2}粉末,通过使锌(Zn)固溶于氢氧化镍而抑制γ-NiOOH的生成,或者进而使钴(Co)固溶而抑制充电时镍电极中产生氧,从而进行提高充电效率等的改进。此外,在以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等不是良导电体的粒子为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用电极中,一般通过在活性物质粒子中混合碳粉末或金属粉末等导电材料,使该混合物附载到基板上,从而确保极板的集电功能,但在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中,为了提高活性物质填充密度,并且确保集电功能,使用了如下方法:在附载在基板上的由Ni(OH)2或高次镍化合物构成的活性物质粒子的集合体内形成由高次钴化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其特征在于:其是将活性物质粒子附载在导电性基板上的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由以镍的氧化数超过+2的高次氢氧化镍为主要成分的粒子、或在以该高次氢氧化镍为主要成分的芯层粒子的表面设置有以钴的氧化数超过+2的高次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表面层的复合粒子形成,以单质的换算量计,使0.01~0.5wt%的锂(Li)固溶于该活性物质粒子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12-17 365178/2004;JP 2005-2-1 025692/20051.一种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其特征在于:其是将活性物质粒子附载在导电性基板上的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所述活性物质粒子由以镍的氧化数超过+2的高次氢氧化镍为主要成分的粒子、或在以该高次氢氧化镍为主要成分的芯层粒子的表面设置有以钴的氧化数超过+2的高次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表面层的复合粒子形成,以单质的换算量计,使0.01~0.5wt%的锂(Li)固溶于该活性物质粒子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含有稀土类元素的化合物,所述稀土类元素的化合物含有选自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的元素组的至少一种元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选自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的元素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稀土类元素的化合物,是在使用了Co的Kα线的X射线衍射中在d=0.88nm、d=0.84nm和d=0.76nm处具有固有的衍射峰的化合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含有选自钙(Ca)和镁(Mg)的至少1种元素。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粒子含有选自钙(Ca)和镁(Mg)的至少1种元素。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其特征在于:含有所述活性物质,并且含有由葡萄糖、甘露糖和葡糖醛酸组成的天然多糖类,或由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和葡糖醛酸组成的天然多糖类。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其特征在于:含有所述活性物质,并且含有由葡萄糖、甘露糖和葡糖醛酸组成的天然多糖类,或由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和葡糖醛酸组成的天然多糖类。-->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碱二次电池用镍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以镍的氧化数超过+2的高次的氢氧化镍为主要成分的粒子、或在以该高次的氢氧化镍为主要成分的芯层粒子的表面设置有钴的氧化数超过+2的高次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表面层的复合粒子与氢氧化锂水溶液接触,从而使锂(Li)固溶于所述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本唱起儿玉充浩落合诚二郎金本学初代香织黑葛原实绵田正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