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酸环氧树脂灌封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442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酸环氧树脂灌封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领域。该灌封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环氧树脂100份,酸酐60-100份,三价铬络合物0.5-5.0份和叔胺0.3-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灌封剂可于室温下4-6小时表干,于25℃下经过7天或80℃下2-3小时完全固化。对ABS塑料及铅等胶接的剪切强度≥5MPa,在80℃、40%浓度硫酸电池液中浸泡7天后,其吸酸率≤0.7%。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铅酸蓄电池经常出现的爬酸、漏酸等问题,可满足高温、高酸性环境条件下的灌封材料或耐酸涂料使用方面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封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的极柱与壳盖之间密封用的耐酸型环氧树脂灌封剂及其制备方法,属化工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铅酸蓄电池的极柱与壳盖之间密封用的灌封料主要是双组分的室温固化型丙烯酸酯型灌封材料或胺类固化剂加环氧树脂型灌封材料。上述的两类灌封材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或不足之处。丙烯酸酯型灌封材料虽可室温固化且具有较好的耐酸性,但一次配制数量较大时会产生暴聚,因此需要分批浇注,使用工艺复杂。胺类固化环氧树脂型灌封材料虽然可以在室温或中低温条件下实现固化,但主要问题是用胺类固化剂固化的环氧树脂体系的耐酸性能较差,在80℃、40%浓度的硫酸水溶液中浸泡7天,灌封材料的吸酸率高达2%-3%,这是影响电池寿命和质量、造成铅酸蓄电池经常出现漏酸的主要原因。采用酸酐-环氧树脂体系做灌封材料已屡见不鲜,但目前尚未见到将该体系用作铅酸蓄电池的极柱与壳盖之间灌封用的。其原因是该体系本身虽然具有较好的耐酸性能但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酸酐-环氧树脂体系做灌封材料大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加热、高温才能固化,使得该体系很难适应于目前铅酸蓄电池口盖制造的室温或中低温固化工艺条件。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酸环氧树脂灌封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环氧树脂100份,酸酐60-100份,叔胺0.3-3.0份和三价铬络合物0.5-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酸环氧树脂灌封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环氧树脂100份,酸酐60-100份,叔胺0.3-3.0份和三价铬络合物0.5-5.0份。2、按照权利要求1的耐酸环氧树脂灌封剂,其特征在于,除环氧树脂外,其余各组分的重量份为:酸酐75-85份,叔胺0.3-1.0份,三价铬络合物1-2份。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耐酸环氧树脂灌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室温时为液态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4、按照权利要求3的耐酸环氧树脂灌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是E-51环氧树脂、E-44环氧树脂或E-39D环氧树脂。5、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耐酸环氧树脂灌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酐为室温时为液态的含有脂肪环烃的酸酐。6、按照权利要求5的耐酸环氧树脂灌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态的含有脂肪环烃的酸酐选自甲基纳迪克酸酐,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或混合酸酐HK-021酸酐。7、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耐酸环氧树脂灌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叔胺选自DMP-30,苄基二甲胺或过氧化苯甲酰。8、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耐酸环氧树脂灌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价铬络合物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天陈维君石娜李刚宋军军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