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膜袋封边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3341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膜袋封边工艺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气缸(1)和底座(2),所述气缸(1)和底座(2)之间设有导杆固定板(4)、电热刀(5)、电热刀固定板(6)、压板导杆(7)、电热刀导杆(8)、两块压板(9)和垫板(10),所述气缸推杆下端与导杆固定板(4)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尽可能简单的装置,实现两层隔膜切断和融合同时完成,且隔膜袋的封边宽度小,并保证袋口粘接牢固,无裂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膜袋封边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的正负极片之间需要用隔膜隔开,使正负极片之间不短路且能传递正负极之间的离子,通常是用一种无纺布(隔膜)隔开,隔开的方法有几种,其中一种方法是将正极片或正负极片都装在一个用隔膜袋内,如锂离子电池、氢电池、镍铬电池等均采用前述隔膜袋。电池结构中要求极片在电池壳内占有的空间尽量小,所以要求隔膜袋的宽度较极片的宽度差越小越好,该值在2-3mm。隔膜袋的制作方法有如下几种:1、手工制作将隔膜包住电极片,用一个压板压靠住极片将两层隔膜纸压紧,然后用电烙铁将隔膜纸划开。这种方法是最原始的方法,主要是劳动强度高、效率低。2、电热刀热融电热刀不设刃部,电热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将两层隔膜纸相互熔粘在一起,实现袋边封口,袋口边的宽度约为3mm左右,最后需用刀将袋口多余的边切去2mm左右。该方法工艺复杂,设备结构复杂,多了一道切边的工序,袋口边较宽,约占1mm,所以制作的袋子较宽。3、超声波焊接利用超声波焊接将两层隔膜纸焊接在一起。当一台机器用于多规格极片时,必须更换超声波振动头,较为麻烦;如需一次成形几条边,由于空间的限制,超声波振动头较难设计。另外由于超声波焊接的边需要一定的宽度,约0.8-1.5mm,宽度小了缝的强度不够,宽度大了会使袋的宽度较宽,对于镍氢电池而言,要保证袋的宽度比极片宽度大2mm,用超声波的方法较难保证。使用超声波的设备结构复杂,品种更换时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尽可能简单的装置及工艺,实现两层隔膜切断和融合同时完成,且隔膜袋的封边宽度小,并保证袋口粘接牢固,无裂口。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膜袋封边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一、将两层隔膜平放在垫板上,采用两块压板将需要封边的隔膜部位压紧,两压板之间留有1-3mm的间隙;二、使用带有刃部的电热刀,从两压板之间的间隙处对隔膜加压加热,使两层隔膜在熔断后粘合且被切断;三、电热刀离开隔膜后,两压板继续对隔膜施压至两隔膜纸完全粘合后松开,完成隔膜袋的快速封边。所述电热刀可根据隔膜袋需封边的形状进行设计,一次完成所有袋边的封口;所述电热刀为直线形或框形。一种隔膜袋的封边装置,它包括气缸和底座,所述气缸和底座之间设有导杆固定板、电热刀、电热刀固定板、压板导杆、电热刀导杆、两块压板和垫板,所述气缸推杆下端与导杆固定板连接,导杆固定板上连接有一对电热刀导杆和一对压板导杆,两压板导杆的下端固定有两块压板,两压板之间有1-3mm的间隙,两电热刀导杆下端设有电热刀固定板,电热刀固定板下方设有带刃口的电热刀,所述电热刀刃口对准两压板之间的间隙,所述垫板置于底座上。所述压板导杆和电热刀导杆的上端穿过导杆固定板后定位,所述导杆上均滑套有弹簧,导杆固定板在气缸作用下压缩弹簧后可沿所述导杆移动;所述压板导杆行程大于电热刀导杆行程;所述气缸座体上设有导向杆向下穿过导杆固定板,导杆固定板移动时沿导向杆滑移。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后,两压板中间留有1-3mm宽的间隙,电热刀由气缸带动在此间隙之间对隔膜纸进行加热。在气缸下降时压板先将两层隔膜纸压紧,然后电热刀下降接触到隔膜纸,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后,电热刀升起离开隔膜纸,随后压板才离开隔膜纸,保证袋口不裂口。两块压板和垫板将两层隔膜压紧,同时对隔膜起冷却作用,使袋口封边快速成形。电热刀导杆上设有弹簧,所以当电热刀接触到隔膜后,气缸会继续向下运-->行一定的距离才停止,这种结构保证了电热刀与垫板有良好的接触,且刀和垫板之间有足够的压力,保证隔膜能可靠切断。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两层隔膜纸在熔融后粘合且同时被切断,隔膜袋封边宽度小,几乎看不到袋的边,使隔膜袋尺寸相对较小。设备动作时刀先离开隔膜一定时间间隔后,压板才离开,这样袋口熔化后会很快冷却,两层隔膜会很快融合,所以隔膜袋不易产生裂口,尤其是极片的厚度大于0.2mm时,隔膜袋的质量得到了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隔膜袋封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图2所示,一种隔膜袋的封边装置,它包括气缸1和底座2,所述1气缸和底座2之间设有导向杆3、导杆固定板4、电热刀5、电热刀固定板6、压板导杆7、电热刀导杆8、两块压板9和垫板10。所述气缸座体上设有导向杆3向下穿过导杆固定板4,导杆固定板4移动时沿导向杆3滑移,防止导杆固定板4移动时发生水平方向的转动。所述气缸推杆下端与导杆固定板4连接,导杆固定板4上连接有一对电热刀导杆8和一对压板导杆7,两压板导杆7的下端固定有两块压板9,两压板9之间有1-3mm的间隙。两电热刀导杆8下端设有电热刀固定板6,电热刀固定板6下方设有带刃口的电热刀5,所述电热刀刃口对准两压板9之间的间隙,所述垫板10置于底座2上。所述压板导杆7和电热刀导杆8的上端穿过导杆固定板4后套有螺帽,由螺帽将它们吊装在导杆固定板4上。压板导杆7和电热刀导杆8上均滑套有弹簧11,导杆固定板4在气缸作用下压缩弹簧11后可沿所述导杆移动。所述压板导杆7行程大于电热刀导杆8行程。所述电热刀5可根据隔膜袋需封边的形状进行设计,一次完成所有袋边的封口。当隔膜袋一条边封口时,可选用直线形,如三条边同时封口,可选用框形。且本装置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隔膜袋,如隔膜袋规格较小时,只使用部分长度的电热刀即可。-->电热刀5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可以调节和控制,电热刀的温度通过一个热电偶12测量反馈给温度控制器,来控制电热刀的加热与否,且根据需要可通过温度控制器来设定电热刀的温度。电热刀与隔膜纸接触的时间长短会影响到袋口成形的质量好坏,所以通过时间继电器13来控制电热刀在隔膜纸上停留的时间来保证袋口的质量。隔膜袋封边时,将两层隔膜平放在垫板上,气缸1向下推动导杆固定板4沿导向杆3向下移动,导杆固定板4带动电热刀导杆8和压板导杆7同时向下运动,由于压板导杆7的行程大于电热刀导杆8行程,两压板9首先接触到隔膜,将需要封边的隔膜部位压紧。气缸1继续向下运行,压板导杆7上的弹簧压缩变形,电热刀固定板6带动电热刀5继续向下运行至垫板10上的隔膜后,电热刀导杆8上的弹簧压缩变形,气缸1运行至最大行程时停止运行一定的时间后,由电磁阀控制气缸电热刀在隔膜上的停留时间,电热刀5从两压板9之间的间隙处对隔膜加压加热,使两层隔膜在熔断后粘合且被切断。然后气缸1带动导杆固定板4上行,首先电热刀5离开隔膜,两压板9继续对隔膜施压至两隔膜纸完全粘合后松开,完成隔膜袋的快速封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膜袋封边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一、将两层隔膜平放在垫板上,采用两块压板(9)将需要封边的隔膜部位压紧,两压板(9)之间留有1-3mm的间隙;二、使用带有刃部的电热刀(5),从两压板(9)之间的间隙处对隔膜加压加热,使两 层隔膜在熔断后粘合且被切断;三、电热刀(5)离开隔膜后,两压板(9)继续对隔膜施压至两隔膜纸完全粘合后松开,完成隔膜袋的快速封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膜袋封边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一、将两层隔膜平放在垫板上,采用两块压板(9)将需要封边的隔膜部位压紧,两压板(9)之间留有1-3mm的间隙;二、使用带有刃部的电热刀(5),从两压板(9)之间的间隙处对隔膜加压加热,使两层隔膜在熔断后粘合且被切断;三、电热刀(5)离开隔膜后,两压板(9)继续对隔膜施压至两隔膜纸完全粘合后松开,完成隔膜袋的快速封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袋封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刀(5)可根据隔膜袋需封边的形状进行设计,一次完成所有袋边的封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袋封边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刀(5)为直线形或框形。4.一种隔膜袋的封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气缸(1)和底座(2),所述气缸(1)和底座(2)之间设有导杆固定板(4)、电热刀(5)、电热刀固定板(6)、压板导杆(7)、电热刀导杆(8)、两块压板(9)和垫板(10),所述气缸推杆下端与导杆固定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候君凯周全
申请(专利权)人:春兰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