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的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24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51
一种车身的前结构,可以包括:子框架,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前侧构件上;下冲撞盒,沿着车身的车身长度方向连接至子框架的每个前端部;散热器支承下构件,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连接至下冲撞盒,以及下加固件,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连接至下冲撞盒的前端部。接至下冲撞盒的前端部。接至下冲撞盒的前端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的前结构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证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8月1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

2020

0101493号的优先权,出于全部目的,其全部内容通过引证合并于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的前结构。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具有短悬设计的轻型车辆的车身的前结构。

技术介绍

[0004]通常,当车身基本上较小时,诸如轻型/小型车辆,采用短悬设计以保证车内空间。具有这样的短悬设计的轻型/小型车辆不仅可以确保外部变化,还可以确保车辆运动性能和旋转稳定性。
[0005]然而,轻型/小型车辆的短悬设计具有相对窄的吸收由碰撞产生的冲击并减小传递至乘员的冲击的冲撞区,因此在碰撞期间可能对乘员造成严重伤害。
[0006]为了改善这个问题,传统上,作为一个示例,在车身的前侧上安装具有横向构件的子框架,并且在车身的前侧上配置前端模块(FEM)或配置散热器支承构件。
[0007]然而,传统上,当如上所述地应用用于保证车辆的正面碰撞安全的结构时,发动机室中的空间变得狭窄,且重量和成本可能会根据子框架类型的变化而增加。
[0008]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是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背景的了解,并且可能不被视为承认或任何形式的建议该信息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车身的前结构,该车身的前结构能够以在短悬紧凑型/小型车辆的车身中的简单配置来减少重量和成本,并保证正面碰撞安全。
[0010]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前结构中,该前结构可以包括:子框架,通过安装板而安装在前侧构件上;下冲撞盒,沿着车辆的车身长度方向连接至子框架的每个前端部;散热器支承下构件,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连接至下冲撞盒;以及下加固件,沿着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下冲撞盒的前端部。
[0011]子框架可以包括:框架主体,连接至前侧构件的后部;纵向构件,连接至框架主体的每个前部并连接至前侧构件的前部。
[0012]在前侧构件的前部处,安装板可以沿着上下方向连接,并且纵向构件的前部可以连接至安装板的下部。
[0013]下冲撞盒可以沿着车身长度方向通过保持支架连接至纵向构件的前部。
[0014]保持支架可以通过保持安装部连接至纵向构件的前部。
[0015]散热器支承下构件可以包括连接凸缘部,该连接凸缘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在散热器支承下构件的两个端部处连接至下冲撞盒。
[0016]下加固件可以连接至在下冲撞盒的前部处形成的安装槽。
[0017]下加固件、下冲撞盒和子框架沿着车身长度方向连接至彼此。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结构还可以包括后梁,该后梁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通过上冲撞盒连接至前侧构件的前部。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结构可以包括:第一负载路径,该第一负载路径通过上冲撞盒连接后梁和前侧构件;第二负载路径,该第二负载路径通过下冲撞盒连接下加固件和子框架;以及第三负载路径,该第三负载路径在车身的上下方向上通过连接至前侧构件的前部的安装板而连接第一负载路径和第二负载路径。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前结构可以包括:多个前侧构件,设置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上;多个安装板,其中,每个安装板的上部连接至每个前侧构件的前部;后梁,在两侧上连接至多个安装板;子框架,该子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多个纵向构件,框架主体连接至每个前侧构件的后部,多个纵向构件设置在框架主体的两个前部上并且连接至每个安装板的下部;多个下冲撞盒,连接至子框架的两个前部;以及散热器支承下构件,连接至多个下冲撞盒中的每个。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结构还可以包括连接至多个下冲撞盒中的每个的下加固件。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结构可以应用于短悬的紧凑型/小型车辆的车身。
[0023]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在几个方向上的负载路径而使碰撞能量在短悬的紧凑型/小型车辆的车身中有效地分散,并保证正面碰撞安全。
[0024]此外,由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获得或预测的效果将直接地或含蓄地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也就是说,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预测的多个效果将包括在后文描述的详细描述之内。
[0025]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通过附图和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显而易见的其他的特征和优点,或者在附图和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更详细地阐述,其中附图合并到本文中,具体实施方式用于一起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前结构的立体图。
[0027]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前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28]图3为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前结构的侧视图。
[0029]图4为示出了适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前结构的下冲撞盒的视图。
[0030]图5和图6为示出了适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前结构的散热器支承下构件的连接结构的视图。
[0031]图7为示出了适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前结构的下加固件的连接结构的视图。
[0032]图8为示出了适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身的前结构的后梁的连接结构的视图。
[0033]图9为图8中的部分A的放大视图。
[0034]应理解的是,附图不必然按比例绘制,附图呈现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个特征的稍微简化的表示。如本文中包括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定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想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0035]在附图中,贯穿附图中的多幅图,相同附图标记指代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36]现在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面描述。尽管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应当理解的是,本描述并不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于那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仅仅覆盖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还覆盖各种替代方案、修改、等同物和可以包括在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他实施方式。
[0037]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在下文描述本申请的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
[0038]为了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省略了与描述不相关的部分,且贯穿说明书,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39]由于附图中所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都是为了方便描述而任意地示出的,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必然限于附图中所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的前结构,所述前结构包括:子框架,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前侧构件上;下冲撞盒,沿着车身长度方向连接至所述子框架的每个前部;散热器支承下构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所述下冲撞盒;以及下加固件,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连接至所述下冲撞盒的前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结构,其中,所述子框架包括:框架主体,连接至所述前侧构件的后部;以及纵向构件,连接至所述框架主体的前部,并且连接至所述前侧构件的前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结构,其中,所述安装板沿着所述车身的上下方向连接至所述前侧构件的前部,并且其中,所述纵向构件的前部连接至所述安装板的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结构,其中,所述下冲撞盒沿着所述车身长度方向通过保持支架连接至所述纵向构件的前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结构,其中,所述保持支架通过保持安装部连接至所述纵向构件的前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结构,其中,所述散热器支承下构件包括连接凸缘部,所述连接凸缘部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在所述散热器支承下构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处连接至所述下冲撞盒。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结构,其中,所述下加固件连接至在所述下冲撞盒的前部处形成的安装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结构,其中,所述下加固件、所述下冲撞盒和所述子框架沿着所述车身长度方向连接至彼此。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结构,还包括后梁,所述后梁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通过上冲撞盒连接至所述前侧构件的前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结构,包括:第一负载路径,通过所述上冲撞盒连接所述后梁和所述前侧构件;第二负载路径,通过所述下冲撞盒连接所述下加固件和所述子框架;以及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秉奎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