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金专利>正文

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复合膜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639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锂离子电池二极片间原有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中覆设聚酰亚胺(PI)改性膜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复合膜及其聚酰亚胺(PI)改性膜的制备方法;该复合膜将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过充电性能、过流性能、加热测试性能(≥150℃)、挤压测试性能、针刺试验性能、跌落性能等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使得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燃烧、不爆炸,为锂离子电池在大功率设备或运输工具上的商业化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其制备方法:将聚酰亚胺(PI)的前驱体与溶剂混合反应成低聚物溶液,然后将该低聚物溶液成膜或纺丝后成多孔膜,并在>200℃下转化成聚酰亚胺(PI)或含有聚酰亚胺(PI)成份的多孔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运输工具使用的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或者作为电 动工具等设备使用的功率型二次锂离子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在锂离子电池 二极片间原有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中覆设聚酰亚胺(PI)改性膜的锂离子电池 隔膜复合膜及其聚酰亚胺(PI欣性膜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二次锂离子电池隔膜均采用单层PE或PP隔膜或复合 PP/PE/PP隔膜的锂离子电池,其安全性无法保证,尤其是在笔记本电脑等 数码设备或大功率设备或运输工业上应用时,面临燃烧、爆炸等安全隐患, 而且还存在过充、过流、加热、挤压、跌落等所带来的安全隐患。CN200610000611.1公开了一种"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该隔膜 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强度好、耐热性能好的电池 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其技术方案电池隔膜包括基材 和分布在基材上的孔,其中,所述基材含有聚酰亚胺。电池隔膜的制备方 法包括将含有基材、成孔物质和溶剂的溶液成膜,并在低于基材玻璃化温 度下除去成孔物质。其不足之处在于其制备方法中通过前工序加入成孔 物质,后工序除去成孔物质的办法制成孔膜,使得工艺复杂,导致成品成 本高,难以商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公知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原有 锂离子电池隔膜上覆设一层聚酰亚胺(PI)改性膜的复合层结构,将极大地提 升锂离子电池的过充性能、过流性能、加热性能(》150t)、挤压性能、跌 落性能等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使得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燃烧、不爆炸,为锂离子电池在大功率设备或运输工具上的商业化使用提供安全 保障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复合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 电池隔膜复合膜的聚酰亚胺(PI)膜不需要成孔物质,成膜时即为多孔膜的聚 酰亚胺(PI)改性膜的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这种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复合膜,包括锂离子电池的两个极片,其牛寺 殊之处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两极片之间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是聚酰亚胺(PI) 膜与普通隔膜的复合层结构。所述聚酰亚胺(PI)是主链含有酰亚氨基团(-C-N-C-)的聚合物。 所述普通隔膜是PE膜、PP膜、PE膜与PP膜的一种或数种复合结构。 所述复合膜结构由聚酰亚胺(PI)膜、普通隔膜各自成膜后叠合的复合层 结构。所述复合膜结构由夹设于两层普通隔膜之间的聚酰亚胺(PI)膜、且各自 成膜后叠合的复合层组成。所述复合膜结构由夹设于两层聚酰亚胺(PI)膜之间的普通隔膜、且各 自成膜后叠合的复合层组成。所述复合层结构由聚酰亚胺(PI)膜与普通隔膜复合而成的多层聚合物 膜结构。所述聚酰亚胺(PI膽设有若干孔径^5纳米的微孔,且空隙率大于25%。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这种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复合膜,包括锂离子电池的两个极片,其特 殊之处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两极片之间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是孔隙率^ 25%、孑L径^5纳米、熔融温度^20(/C的多孑L膜与普通隔膜的复合层结构。 所述普通隔膜是PE膜、PP膜、PE膜与PP膜的一种或数种复合结构。 所述复合膜结构由孔隙率>25%、孔径》5纳米、熔融温度^200。C的多孔膜、普通隔膜各自成膜后叠合的复合层结构。所述复合膜结构由夹设于两层普通隔膜之间的孔隙率> 25% 、孔径> 5 纳米、熔融温度》200。C的多孔膜、且各自成膜后叠合的复合层组成。所述复合膜结构由夹设于两层分别由孔隙率>25%、孔径^5纳米、熔 融温度^20(fC构成的多孑L膜之间的普通隔膜、且各自成膜后叠合的复合层 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这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在 于将聚酰亚胺(PI)的前驱体与溶剂混合反应成低聚物溶液,然后将该低聚 物溶液成膜或纺丝后成多孔膜,并在〉200"C下转化成聚酰亚胺(PI)或含有聚 酰亚胺(PI)成份的多孑L膜。本专利技术相比公知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 过充性能电流》10Cs (A)电压》10V时,对锂离子二电池进行 过充电,锂离子电池不燃烧、不爆炸。2、 加热性能锂离子电池在>150它的温度下加热并保持2小时以上, 锂离子电池不燃烧、不爆炸。3、 聚酰亚胺(PI)膜的制备不需要成孔物质,成膜时即为多孔膜的聚酰 亚胺(PI)改性膜,因而,简化了工艺,节省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复合膜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复合膜由聚酰亚胺(PI)膜或由孔隙率》25呢、孔径》5纳米、熔融温度^2000C构成的多 L膜、单层(PE)隔膜各自成膜后叠合的复合膜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复合膜由夹设于两层普通隔膜之间的聚酰亚月安(PI)膜或由孔 隙率》25%、孔径^5纳米、熔融温度^200。C构成的多孑L膜复合各自成膜后叠合的复合膜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复合膜由夹设于两层聚酰亚胺(PI)膜或由孔隙率^259fc、孔 径》5纳米、熔融温度^200。C构成的多孑L膜之间的普通隔膜复合各自成膜 后叠合的复合膜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复合膜由聚酰亚胺(PI)膜或由孔隙率^25呢、孔径>5纳米、 熔融温度^2000C构成的多孔膜与单层普通隔膜合成的聚合膜的结构示意 图。图6是图1复合膜由夹设于两层普通隔膜之间的聚酰亚胺(PI鹏或由孔 隙率>25%、孔径》5纳米、熔融温度^200。C构成的多孔膜复合而成的多 层聚合物膜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复合膜由夹设于两层聚酰亚胺(PI)膜或两层由孔隙率》 25%、孔径^5纳米、熔融温度^20()0C构成的多孔膜之间的普通隔膜复合 而成的多层聚合物膜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复合膜的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请参阅图1所示,该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复合膜的结构是在锂离子 电池极片1、极片2之间覆设由聚酰亚胺(PI)膜51或由孔隙率》25%、孔径 》5纳米、熔融温度^200。C构成的多孔膜51与普通隔膜52构成的复合层 结构5。所述聚酰亚胺(PI) 51是主链含有酰亚氨基团(-C-N-C-)的聚合物。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复合膜结构5是由聚酰亚胺(PI)膜51或由孔隙 率>25%、孔径^5纳米、熔融温度》200"C构成的多孔膜51、单层普通隔 膜52各自成膜后叠合的复合层结构。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复合膜结构5是由夹设于两层普通隔膜52之间 的聚酰亚胺(PI)膜51或由孔隙率>25%、孔径》5纳米、熔融温度》200。C构成的多孔膜51 、且各自成膜后叠合的复合层组成。请参阅图4所示,所述复合膜结构5是由夹设于两层聚酰亚胺(PI)51膜 或由孔隙率》25%、孔径》5纳米、熔融温度^20(fC构成的多孔膜51之间 的普通隔膜52 、且各自成膜后叠合的复合层组成。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复合层结构5是由聚酰亚胺(PI)膜51或由孔隙 率》25%、孔径》5纳米、熔融温度^2(X)QC构成的多孑L膜51与单层普通隔 膜52复合而成的多层聚合物膜结构。请参阅图6所示,所述复合层结构5是由夹设于两层普通隔膜52之间 的聚酰亚胺(PI)膜51或由孔隙率》25%、孔径^5纳米、熔融温度^2(XfC 构成的多孔膜51复合而成的多层聚合物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隔膜复合膜,包括锂离子电池的两个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两极片之间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是聚酰亚胺(PI)膜与普通隔膜的复合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金
申请(专利权)人:梁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