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橙带榨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130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脐橙带榨汁装置,涉及脐橙加工领域,包括输送箱,输送箱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分切机构和带榨机构,输送箱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清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分切机构和带榨机构,通过分切机构可将脐橙一分为二,通过带榨机构可对一分为二的脐橙进行压榨,且压榨带可通过橡胶齿块在滚轴上传动,使得输送过程中的脐橙可直接进行压榨,且由于橡胶齿块带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保证压榨后的汁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果皮的油不太会被挤出,避免了对脐橙压榨力度过强使得果皮内的油挤出与果汁混淆而影响果汁品质的情况。与果汁混淆而影响果汁品质的情况。与果汁混淆而影响果汁品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脐橙带榨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脐橙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脐橙带榨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脐橙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甜橙的一类栽培品种,脐橙为乔木,枝少刺或近于无刺,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花白色,很少背面带淡紫红色,果圆球形,扁圆形或椭圆形,橙黄至橙红色,果顶部有一些发育不完全的心皮群形成的脐,果心实或半充实,果肉淡黄、橙红或紫红色,脐橙在加工过程中需进行果汁压榨,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将水果压榨成果汁的机器。
[0003]根据公开号为CN209563976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脐橙果汁压榨装置,其通过设置第一刀盘、固定筒、第二刀盘、刀片,通过刀片和第二刀盘对水果进行初步的切碎和压榨,从而减轻了第一刀盘的工作压力,增加了第一刀盘的使用寿命,使压榨装置使用更加方便,但是其上述榨汁方式为杯榨法,在对脐橙压榨过程中,压榨力度过强会使得果皮内的油挤出,使得与果汁混淆,从而会影响果汁品质,除此之爱,在脐橙压榨后,果肉、果皮和果汁聚集在一块,使得分离不便,且果汁和果肉易滞留于装置内,导致工作人员后续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脐橙带榨汁装置,以解决对脐橙压榨力度过强使得果皮内的油挤出与果汁混淆而影响果汁品质和脐橙压榨后果汁和果肉易滞留于装置内导致工作人员后续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脐橙带榨汁装置,包括输送箱,所述输送箱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分切机构和带榨机构,所述输送箱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清料机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分切机构均包括分切箱、第一气缸、第一活塞杆、上压板、进料口、下环形板和切刀,所述分切箱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分切箱的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有上压板,所述分切箱的内部下方安装有下环形板,所述上压板的底部中间和下环形板的顶部中间均固定有切刀。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脐橙通过进料口放入分切箱中,随着第一气缸运行,第一活塞杆可推动上压板朝下环形板移动,让两个切刀相互靠近将脐橙切成两半,使得脐橙可穿过下环形板落在输送带上,以便输送脐橙对其进行后续加工,操作简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带榨机构包括带榨箱、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固定架、滚轴、压榨带和橡胶齿块,所述带榨箱的内部上方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活塞杆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滚轴,多个所述滚轴的外表面均套接有压榨带,所述滚轴的外表面和压榨带内壁均固定有多个橡胶齿块。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脐橙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压榨带下方时,第二气缸运行,第二活塞杆可推动固定架向下,从而使得压榨带对脐橙挤压,且压榨带可通过橡胶齿块在
滚轴上传动,使得输送过程中的脐橙可直接进行压榨,且由于橡胶齿块带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保证压榨后的汁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果皮的油不太会被挤出。
[0010]进一步的,所述清料机构包括抽拉盒、导液管、滤框、支撑杆、毛刷、导料板和出料口,所述抽拉盒安置于输送箱的底部中间,所述抽拉盒的顶部贯穿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顶部四周安装有滤框,所述滤框的两侧均安装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安装有毛刷,所述出料口开设于输送箱的一侧下方,所述出料口的一侧固定有为网状结构的导料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脐橙压榨完毕后会被输送带持续输送,其果汁可沿着输送带外表面流下,而果皮则会被导料板引导至出料口排出,且随着输送带移动,其底部会与均匀分布的毛刷接触,随着毛刷将输送带表面滞留的果汁扫落,防止果汁滞留凝结造成浪费,同时果汁可通过滤框和导液管流入至抽拉盒中储存,以便工作人员后续取用。
[0012]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箱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箱,所述输送箱的外表面中间安装有观察窗,所述输送箱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表面通过传动带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外表面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表面安装有输送带。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窗查看输送箱的内部情况,可通过电机运行,驱动轴转动并通过传动带使得主动轴转动,从而让主动轮可带动输送带对脐橙进行输送,以保证装置对脐橙的加工效率。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位于下环形板的上方,所述下环形板位于输送带的上方,两个所述切刀相互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切刀均采用不锈钢制作而成,两个所述切刀分别位于进料口的一侧上方和一侧下方。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上压板被推动后可向下环形板靠近,而使得两个切刀接触完成对脐橙的分切,且使得分期后的脐橙可顺势通过下环形板落入输送带上,且脐橙通过进料口放入后,更易被两个切刀切分,使得工作人员操作更加安全。
[0016]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毛刷等距分布于输送带的下方,多个所述毛刷的顶部均与输送带的底部相贴合,所述出料口位于输送带的一侧下方,所述控制箱的设置有PLC板,所述控制箱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电机电性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等距分布的毛刷可将粘粘于输送带底部的果汁扫落,防止果汁滞留造成浪费,且通过提前对控制箱进行设置,可分别对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电机进行控制,使得工作人员操作更加简便。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分切机构和带榨机构,通过分切机构可将脐橙一分为二,通过带榨机构可对一分为二的脐橙进行压榨,且压榨带可通过橡胶齿块在滚轴上传动,使得输送过程中的脐橙可直接进行压榨,且由于橡胶齿块带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保证压榨后的汁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果皮的油不太会被挤出,避免了对脐橙压榨力度过强使得果皮内的油挤出与果汁混淆而影响果汁品质的情况;
[0020]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清料机构,在脐橙压榨完毕其果汁可沿着输送带外表面流下,而果皮则会被导料板引导至出料口排出,且均匀分布的毛刷能够将输送带表面滞留的果汁扫落,防止果汁滞留凝结造成浪费,同时果汁可通过滤框和导液管流入至抽拉盒中
储存,避免了脐橙压榨后果汁和果肉易滞留于装置内导致工作人员后续操作繁琐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输送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带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下环形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输送箱;2、分切机构;201、分切箱;202、第一气缸;203、第一活塞杆;204、上压板;205、进料口;206、下环形板;207、切刀;3、带榨机构;301、带榨箱;302、第二气缸;303、第二活塞杆;304、固定架;305、滚轴;306、压榨带;307、橡胶齿块;4、控制箱;5、观察窗;6、清料机构;601、抽拉盒;602、导液管;603、滤框;6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脐橙带榨汁装置,包括输送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1)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分切机构(2)和带榨机构(3),所述输送箱(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清料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脐橙带榨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机构(2)均包括分切箱(201)、第一气缸(202)、第一活塞杆(203)、上压板(204)、进料口(205)、下环形板(206)和切刀(207),所述分切箱(201)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205),所述分切箱(201)的顶部中间安装有第一气缸(202),所述第一气缸(20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活塞杆(203)连接有上压板(204),所述分切箱(201)的内部下方安装有下环形板(206),所述上压板(204)的底部中间和下环形板(206)的顶部中间均固定有切刀(2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脐橙带榨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榨机构(3)包括带榨箱(301)、第二气缸(302)、第二活塞杆(303)、固定架(304)、滚轴(305)、压榨带(306)和橡胶齿块(307),所述带榨箱(301)的内部上方安装有第二气缸(302),所述第二气缸(30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活塞杆(303)连接有固定架(304),所述固定架(304)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滚轴(305),多个所述滚轴(305)的外表面均套接有压榨带(306),所述滚轴(305)的外表面和压榨带(306)内壁均固定有多个橡胶齿块(30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脐橙带榨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料机构(6)包括抽拉盒(601)、导液管(602)、滤框(603)、支撑杆(604)、毛刷(605)、导料板(606)和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博陈伟成臣彭婷陈道宗王俊杰章永兰朱桢栀
申请(专利权)人:赣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