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侧围内板焊合件结构及汽车车身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40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侧围内板焊合件结构及汽车车身总成,包括后侧围内板,后侧围内板包括D柱上角连接板、后侧围上角连接板;D柱上角连接板上设有D柱上加强板;D柱上加强板的下边沿向内侧延伸后与后侧围上角连接板连接,还包括后侧围上角补强板,后侧围上角补强板与D柱上角连接板以及后侧围内板固定连接,D柱上加强板与后侧围内板以及后侧围上角补强板围绕形成有一空腔。优化应力传导路径,有效提高D柱接头区域刚度,降低尾门框出的高应力及形变,提升尾门框出菱形框,提高整车耐久。提高整车耐久。提高整车耐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侧围内板焊合件结构及汽车车身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车身
,尤其涉及一种后侧围内板焊合件结构及汽车车身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后侧围内板焊合件区域的结构不仅影响到尾门洞刚度、内饰安装点刚度、路噪、后悬减振器安装点刚度等NVH性能,还对整车成本产生、生产效率等有重要影响。
[0003]现有技术中的后侧围内板结构中,参考图1至图3,D柱上角连接板4区域处为两端开口结构,应力传导至其两端截止,传导路径不佳,导致D柱接头处刚度差,周边焊点易产生应力集中,造成尾门框处菱形框刚度差,不利于抵抗扭转、单边跳工况,易形成高应力,尾门框易变形,同时影响整车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侧围内板焊合件结构,解决现有尾门框刚度差易变性、NVH性能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包括后侧围内板,所述后侧围内板包括D柱上角连接板4、后侧围上角连接板;所述D柱上角连接板4上设有D柱上加强板5;所述D柱上加强板5的下边沿向内侧延伸后与所述后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侧围内板焊合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侧围内板,所述后侧围内板包括D柱上角连接板(4)、后侧围上角连接板;所述D柱上角连接板(4)上设有D柱上加强板(5);所述D柱上加强板(5)的下边沿向内侧延伸后与所述后侧围上角连接板连接,还包括后侧围上角补强板(8),所述后侧围上角补强板(8)与所述D柱上角连接板(4)以及所述后侧围内板固定连接,所述D柱上加强板(5)与所述后侧围内板以及所述后侧围上角补强板(8)围绕形成有一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侧围内板焊合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内板包括门槛内板加强板(1),所述门槛内板加强板(1)开设有注蜡枪过孔(11),所述门槛内板加强板(1)开设有与所述注蜡枪过孔(11)导通的导向槽(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侧围内板焊合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上加强板(5)的下边沿向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波李标立伍升安黄炜铧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