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以及电子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19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且包括多个显示面的发光器件,以及提供通过使用该发光器件实现了高附加价值化的便携信息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器件的特征是:在其像素部分具备多个发光元件,这些发光元件互相向相反方向发光,而且,一方的发光元件中提供像素驱动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器件可以在正背两个面执行显示,而且可以独立显示每个显示面的图像,并且,可以提高两个面合计的开口率。另外,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器件的电子器件不但可以在两个显示面浏览不同的图像,而且可以实现轻量化和薄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发光元件形成其像素部分的发光器件,其中的发光元件包括一对电极之间的包含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物质的发光层,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双面显示的发光器件。而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正面和背面两个显示面的电子器件。
技术介绍
近几年,电子器件尤其是便携信息终端(移动计算机、移动电话、便携式游戏机或电子书)由于其目的的多元化,被要求有高附加价值。最近出现了在一般的显示面的背面提供副显示面的电子器件(参考专利文献1)。对使用自发光型发光元件的发光器件比如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无机EL显示器等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是有机EL显示器,由于有其自身发光类型所带来的高分辨率;适用于动感画面显示的诸如快速响应速度、低电压、低功耗驱动;以及因不使用背光灯而带来的厚度薄、重量轻等特征,所以该发光器件作为用于比如移动电话的下一代显示器备受关注。上述包括在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元件的结构是在由一对的其中的一方具有透光性的阳极和阴极构成的电极之间,插入包含发光物质的层,通过给阳极和阴极施加电场,从含有发光物质的层电致发光。请注意,在此,将提供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所有的层统称为“含有发光物质的层”。另外,这些发光器件采用将发光元件按矩阵形状排列的点矩阵方式,其驱动方式粗略地被分为被动(passive,也可称为无源)矩阵驱动方式(也称为单纯矩阵方式)和主动(active,也可称为有源)矩阵驱动方式。被动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器件的结构是以条状提供阴极和阳极,并将阴极和阳极以矩阵形状交叉,在交叉位置的各个电极之间形成含有发光物质的层从而构成像素。在阴极或阳极上分别提供亮度信号电路或内藏移位寄存器的控制电路,根据这些电路,以时间序列给各个电极施加信号电压,从而使在交叉位置上提供的像素选择性地发光。被动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器件由于制造工序少,所以可以减少制造成本(参考专利文件2)。主动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器件的结构是由阴极、阳极以及提供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包含发光材料的层构成的像素按矩阵形状排列,并给各个像素提供像素驱动元件(晶体管、二极管等)。像素驱动元件根据扫描信号发挥交替更换ON/OFF状态的开关作用,经由处于ON状态的像素驱动元件,数据信号(显示信号、视频信号)被传送到发光元件的像素电极,该数据信号被写入发光元件,这样,发光元件就发光。主动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器件由于其像素驱动元件提供在各个像素中,所以,响应速度快,适合显示动感画面(参考专利文件3)。注意,主动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器件主要被用于有机EL显示器。专利文件1专利公开2002-101160专利文件2专利公开2001-155856专利文件3专利公开2001-013893除原有的显示面之外,还提供有副显示面的便携信息终端不但要考虑多个模块所占的体积,还不能忽视安装了驱动多个模块的控制器IC(芯片)等的衬底所占的体积。尤其是,最近出现的便携用信息终端明显倾向于轻薄袖珍化,和高附加价值化难以两立。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体积小的模块化的发光器件,以及提供使用该发光器件而实现高附加价值化的其典型为便携信息终端的电子器件。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器件的特征是在其像素部分具备多个发光元件,这些发光元件互相向相反方向发光,而且,一方的发光元件中提供有像素驱动元件。也就是,提供在像素内部的多个发光元件中,一方的发光元件是主动矩阵驱动方式的发光元件,另一方的发光元件是被动矩阵驱动方式的发光元件或用于区域颜色(areacolor)的发光元件。根据该结构,可以用一个显示器件在正背两个面独立发光,而且可以在每个显示部分提供能够满足所需功能的发光元件。典型的是,可以在主显示器用主动矩阵驱动方式的发光元件显示,在副显示器用被动矩阵驱动方式的发光元件或区域颜色用的发光元件显示。在副显示器中,可以使显示面整体发光从而作为灯光被使用。而且,由于一方的发光元件覆盖他方的发光元件的非发光区域的大部分,所以跟由常规的发光元件形成的像素相比,开口率格外高。因此,提高了对比度,这样,高分辨率的显示成为可能。另外,这里,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发光器件”表示使用发光元件的发光器件或图像显示器件。包括在发光器件定义范畴内的还有连接器如FPC(柔性印刷电路)、TAB(带自动接合)胶带或TCP(带载体封装)被附加到发光元件的模块;在TAB带或TCP的端头提供了印刷线路板的模块;以及IC(集成电路)或CPU(中央处理器)通过COG(玻璃上载芯片)法直接被安装到发光元件的模块。以上述要点为本的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器件可以包含以下所示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器件的特征是一种发光器件,其中,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像素在衬底上以矩阵形状被排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向第一方向发光,且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发光;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和半导体元件电连接在一起。另外,所述半导体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衬底之间形成。并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半导体元件也可以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衬底之间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器件的特征是一种发光器件,其中,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以及和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电连接的半导体元件的像素在衬底上以矩阵形状被排列;绝缘膜形成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是一种叠层结构,包括按顺序从所述衬底一侧层叠的第一电极、第一含有发光物质的层、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是一种叠层结构,包括按顺序从所述衬底一侧层叠的第三电极、第二含有发光物质的层、以及所述第四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半导体元件形成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衬底之间,且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具有透光性。另外,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可以具有透光性且所述绝缘膜带色。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电极或所述第四电极具有透光性且所述绝缘膜带色。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器件的特征是一种发光器件,其中,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以及和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电连接的半导体元件的像素在衬底上以矩阵形状被排列;绝缘膜形成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是一种叠层结构,包括按顺序从所述衬底一侧层叠的第一电极、第一含有发光物质的层、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是一种叠层结构,包括按顺序从所述衬底一侧层叠的第三电极、第二含有发光物质的层、以及所述第四电极;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半导体元件形成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衬底之间,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具有透光性。另外,所述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三电极可以具有透光性,且所述绝缘膜带色。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电极或所述第三电极具有透光性,且所述绝缘膜带色。所述带色的绝缘膜是金属颗粒、碳颗粒、或黑色颜料被分散的有机树脂。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是主动矩阵驱动方式的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是被动矩阵驱动方式的发光元件。另外,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是主动矩阵驱动方式的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是用于区域颜色的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或所述第二发光元件是从有机化合物发射光的发光元件。所述半导体元件是薄膜晶体管、MOS晶体管、有机晶体管、或二极管。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器件包括:以矩阵形状被排列在衬底上的像素,每个像素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向第一方向发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发光;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第一电极和 半导体元件电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濑尾哲史中岛晴惠根本幸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