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95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包括:PCB主板;PCB子板,与PCB主板连接;散热件,设置于PCB主板与PCB子板之间,PCB主板与散热件接触;散热罩,设置于PCB子板和散热件之间,散热罩分别与PCB子板和散热件相接触。通过将PCB主板和PCB子板集成在一起,使得产品功能集成度更高,相比于分散式的控制单元,整车端的线束集中度更好,线束布置也更为方便。并且,由于PCB子板与散热件之间设置了散热罩,使得更换PCB子板时,无需更换散热件,只同时更换散热罩即可,便于客户根据实际情况更换PCB子板以应对不同需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制单元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发和维护的成本。发和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于汽车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自动驾驶服务因能够极大程度为用户驾驶提供便利而备受关注。然而,目前用于实现自动驾驶的HPC、实现智能座舱的HPC等模块一般都是单独的控制模块,且不同模块的结构设计差异较大,其在车上的安装也比较分散,因此整车端分散化的控制单元会导致线束的配置更加复杂,从而使得线束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整车端线束配置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包括:PCB主板;PCB子板,与PCB主板连接;散热件,设置于PCB主板与PCB子板之间,PCB主板与散热件接触;散热罩,设置于PCB子板和散热件之间,散热罩分别与PCB子板和散热件相接触。
[0005]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中,散热罩的开口方向朝向PCB子板,散热罩内具有用于与PCB子板的发热元件相接触的凸起。
[0006]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中,凸起与发热元件匹配设置,且凸起与发热元件相接触的一面为平面。
[0007]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中,散热罩面向散热件的一侧为平面,且散热罩与散热件之间填充有散热硅胶。
[0008]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中,散热罩与PCB子板连接。
[0009]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中,散热件上开设有安装孔阵列,螺钉穿过安装孔阵列中的至少部分安装孔以将PCB子板固定于散热件上。
[0010]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中,散热件面向PCB主板的一侧设置有与PCB主板上的发热元件相适配的凸起和/或凹槽。
[0011]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中,PCB主板与PCB子板通过连接器相连,散热件上还具有用于使连接器穿过的开槽。
[0012]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中,PCB子板设置有多个,各PCB子板均位于散热件的同一侧。
[0013]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中,散热件为水冷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通过将PCB主板和PCB子板集成在一起,使得产品功能集成度更高,相比于分散式的控制单元,整车端的线束集中度更好,线
束布置也更为方便。并且,由于PCB子板与散热件之间设置散热罩,使得不需要在散热件上做出高低不平的接触面去接触PCB子板上的发热元件,因此减小了散热件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散热罩的设置,使得更换PCB子板时,也无需更换散热件,只同时更换散热罩即可(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散热罩的结构,以使其能够适应不同PCB子板,从而使得更换PCB子板时,也无需更换散热罩),便于客户根据实际情况更换PCB子板以应对不同需求,使得控制单元开发和维护的成本也更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的爆炸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的组装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的PCB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的水冷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中的水冷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技术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技术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技术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技术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技术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3]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固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包括PCB主板1、PCB子板2、散热件3和散热罩4。其中,PCB主板1与PCB子板2连接,PCB主板和散热罩4均与散热件3相接触,PCB子板与散热罩4接触。散热件3设置于PCB主板1和PCB子板2
之间,散热罩4设置于PCB子板2和散热件3之间,即PCB主板1、散热件3、散热罩4和PCB子板2沿第一方向(图1中X方向所示)依次设置。
[0027]具体地,PCB主板1和PCB子板2位于散热件3的不同侧,散热件3在产品中间起到了散热和支撑的作用,例如,PCB主板1可以在散热件3的下方,PCB子板2可以设置在散热件3的上方,PCB主板1和PCB子板2均通过螺丝与散热件3固定连接。PCB主板1和PCB子板2上均设置有相应的功能元器件(即发热元件),当这些功能元器件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散热罩和散热件的设置,可以使得PCB子板和PCB主板上的发热元件的热量被及时传递出去,以防止PCB主板和/或PCB子板因热量聚集而烧坏。
[0028]这样,通过将PCB主板1和PCB子板2集成在一起,使得产品功能集成度更高,相比于分散式的控制单元,整车端的线束集中度更好,线束布置也更为方便。
[0029]并且,由于PCB子板2与散热件3之间设置散热罩4,使得不需要在散热件3上做出高低不平的接触面去接触PCB子板2上的发热元件(图中未示出),因此减小了散热件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因为不同的PCB子板上的发热元件的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PCB主板;PCB子板,与所述PCB主板连接;散热件,设置于所述PCB主板与所述PCB子板之间,所述PCB主板与所述散热件接触;散热罩,设置于所述PCB子板和所述散热件之间,所述散热罩分别与所述PCB子板和所述散热件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罩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PCB子板,所述散热罩内具有用于与所述PCB子板的发热元件相接触的凸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所述发热元件匹配设置,且所述凸起与所述发热元件相接触的一面为平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罩面向所述散热件的一侧为平面,且所述散热罩与所述散热件之间填充有散热硅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控制单元,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中吴如春
申请(专利权)人: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