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管程换热器前端管箱隔板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95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多管程换热器前端管箱隔板布置结构,其原理是针对布管形式为管箱上部和下部仅为单独管程的多管程分程形式,通过在管箱内增设纵向隔板将上下两管程间的空间隔离开封头,同时在纵向隔板和封头间设置横向隔板,使管程进出口对应的第一管程和最终管程腔体之间由增加的横向隔板隔开,增大了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在封头上的布置区域,有效解决多程管箱上进出口较大时出现的跨程问题。程管箱上进出口较大时出现的跨程问题。程管箱上进出口较大时出现的跨程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管程换热器前端管箱隔板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多管程换热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管程换热器前端管箱隔板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多管壳式换热器通常在管箱内部设置多道管箱来实现管程介质的多程回流,而换热器程数越多,对设备的直径要求越大。当遇到设备直径较小而分程较多时,通常会遇到管程进出口接管出现跨程现象,无法实现多程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管程换热器前端管箱隔板布置形式,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解决现有多管程换热器隔板布置时,管箱上进出口接管跨程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管程换热器前端管箱隔板布置结构,包括管箱壳体,管箱壳体的一端连接有上下间隔排布的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管箱壳体内部安装有均呈水平且上下间隔排布的第一管程隔板和最终管程隔板,所述第一管程隔板和最终管程隔板与管箱壳体的一端之间有间隔;管箱壳体内部朝向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一侧的部分增加纵向隔板,连接第一管程隔板和最终管程隔板,使第一管程和最终管程联通,然后在增加的纵向隔板朝向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的一侧增加横向隔板,横向隔板位于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之间,使第一管程和最终管程隔开;在增加的纵向隔板和第一管程隔板、最终管程隔板所构成的空间内设置多道隔板,实现管箱的多程布置。
[0005]进一步的,管箱壳体由封头、筒节、设备法兰顺次连接而成,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水平设置在封头上,且位于横向隔板上下两侧;第一管程隔板和最终管程隔板位于筒节、设备法兰内且朝向封头的一端与封头有间隔。
[0006]本技术所述的管箱隔板布置方式,其原理是针对布管形式为管箱上部和下部仅为单独管程的分程形式,通过增设纵向隔板将上下两管程间的空间隔离开封头,同时在纵向隔板和封头间设置横向隔板,使管程进出口对应的第一管程和最终管程腔体之间由增加的横向隔板隔开,增大了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在封头上的布置区域,有效解决多程管箱上进出口较大出现的跨程问题。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

筒节,2

封头,3

设备法兰,4

管程进口,5

管程出口,6

横向隔板,7

纵向隔板,8

第一管程隔板,9

最终管程隔板。
[0009]图2为根据本使用新型原理布置的八管程和十管程管箱隔板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
[0011]本技术所述多管程换热器前端管箱主要由:管箱壳体和隔板组成,管箱壳体由筒节1、封头2、设备法兰3、管程进口4、管程出口5组成,隔板由多件分程隔板焊接而成,将管箱腔体分为多个流程。隔板布置形式根据管程分程形式,将管箱上下第一管程隔板8和最终管程隔板9增加纵向隔板7连接,使第一管程和最终管程联通,然后在增加的纵向隔板7封头测增加横向隔板6,使第一管程和最终管程隔开。管程进口4和管程出口5设置在封头2上,位于增加的横向隔板6两侧。在增加的纵向隔板7和第一管程隔板8、最终管程隔板9中间可设置多道隔板,实现管箱的多程布置。
[0012]本技术所述的管箱隔板布置方式,其原理是针对布管形式为管箱上部和下部仅为单独管程的分程形式,通过增设纵向隔板7将上下两管程间的空间隔离开封头2,同时在纵向隔板7和封头2间设置横向隔板6,使管程进出口对应的第一管程和最终管程腔体之间由增加的横向隔板6隔开,增大了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在封头上的布置区域,有效解决多程管箱上进出口较大时出现的跨程问题。
[0013]所述多程布置为六管程、八管程和十管程。
[0014]所述六管程是在纵向隔板7和第一管程隔板8、最终管程隔板9所构成的空间内设置一道横隔板来实现。所述八管程是在纵向隔板7和第一管程隔板8、最终管程隔板9所构成的空间内设置两道横隔板来实现。所述十管程是在纵向隔板7和第一管程隔板8、最终管程隔板9所构成的空间内设置三道横隔板来实现。
[0015]图2中的a、b、c为采用本技术所述隔板布置结构的左管箱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标识八管程的程数布置形式,图b、c为八管程左管箱隔板布置形式,图d为与图a相对的右管箱内的隔板布置形式。
[0016]图2中的e、d、f为采用本技术所述隔板布置结构的左管箱结构示意图,图中e为标识十管程的程数布置形式,图f、g为十管程左管箱隔板布置形式,图h为与图e相对的右管箱内的隔板布置形式。
[0017]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不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技术可以有多种变形和更改,凡在本技术的构思与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和等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管程换热器前端管箱隔板布置结构,包括管箱壳体,管箱壳体的一端连接有上下间隔排布的管程进口(4)和管程出口(5);管箱壳体内部安装有均呈水平且上下间隔排布的第一管程隔板(8)和最终管程隔板(9),所述第一管程隔板(8)和最终管程隔板(9)与管箱壳体的一端之间有间隔;其特征在于,管箱壳体内部朝向管程进口(4)和管程出口(5)一侧的部分增加纵向隔板(7),连接第一管程隔板(8)和最终管程隔板(9),使第一管程和最终管程联通,然后在增加的纵向隔板(7)朝向管程进口(4)和管程出口(5)的一侧增加横向隔板(6),横向隔板(6)位于管程进口(4)和管程出口(5)之间,使第一管程和最终管程隔开;在增加的纵向隔板(7)和第一管程隔板(8)、最终管程隔板(9)所构成的空间内设置多道隔板,实现管箱的多程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程换热器前端管箱隔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管箱壳体由封头(2)、筒节(1)、设备法兰(3)顺次连接而成,管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申志波唐在历柴双全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丰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