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冷媒密封舱拉伸冲压盖板焊接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668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冷媒密封舱的焊接密封结构,尤其涉及到一种拉伸冲压端盖板焊接密封结构,其包括焊接固定在壳管式换热器的圆柱壳管筒体上的端盖以及与所述端盖上分区舱室对应设置的拉伸冲压盖板;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焊接平台带以及周设在端盖外侧的焊接外圆弧焊接密封带,所述焊接平台带以分割线形式将端盖隔成两个以上等形状同面积的端板下沉面,所述端板下沉面平面区密布通孔;所述拉伸冲压盖板的大开口侧设置焊接截面段,所述焊接截面段形状与端板下沉面边缘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拉伸冲压盖板中间位置冲压有焊接铜管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有效提升密封效果、承压能力的特点。承压能力的特点。承压能力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冷媒密封舱拉伸冲压盖板焊接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冷媒密封舱拉伸冲压盖板焊接密封结构,属于暖通空调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壳管式换热器冷媒分流/汇流舱的密封一般是采用法兰、螺栓加法兰密封垫子对夹结构形式(通常为法兰和端盖平面之间对夹四氟乙烯密封垫)。密封垫的密封带是结构件强行加压“勒”出小凸起密封面,仅仅依靠四氟乙烯垫子被“勒”出的小凸起密封,在高压情况下,密封的可靠性差,承压能力低。特别是新型环保冷媒如R410a、CO2等替代传统R22,绝大部分环保冷媒冷凝压力要远远高于传统的R22冷媒,这就对冷媒分流/汇流舱的密封效果、承压能力提出全新的要求。传统的法兰对夹密封垫的结构和做法,就显得密封承压能力不足。在高压下冷媒泄漏情况时有发生,包括舱室之间的内部相互渗漏以及冷媒向外的泄漏,严重时会造成水窜入冷媒系统引起的机器报废的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有效提升壳管式换热器冷媒密封舱密封可靠性、承压能力的壳管式换热器端盖板冷媒密封舱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冷媒密封舱拉伸冲压盖板焊接密封结构,其包括焊接固定在壳管式换热器的圆柱壳管筒体上的端盖以及与所述端盖冷媒密封舱室对应设置的拉伸冲压盖板;
[0006]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焊接平台带以及设在端盖外侧的焊接外圆弧带,所述焊接平台带分割线将端盖隔成两个以上等份端板下沉面,所述端板下沉面平面区密布通孔;
[0007]所述拉伸冲压盖板的大开口侧设置焊接截面段,所述焊接截面段形状与端板下沉面焊接边缘形状大小相匹配;
[0008]所述拉伸冲压盖板中间位置冲压有焊接铜管通孔;
[0009]所述焊接截面段与焊接平台带、焊接外圆弧带焊接形成相互独立的分流密封腔室/汇流密封舱室。
[0010]进一步的,所述拉伸冲压盖板为承压圆弧结构或加厚且具备承压能力平板面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拉伸冲压盖板焊接端相临焊接平台带之间间隔留有焊接工艺带。
[0012]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工艺带的焊接工艺距离为5~10cm。
[0013]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平台带凸起高度为3~25mm,宽度为3~18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与换热铜管焊接且其内径大于换热铜管外径。
[0015]进一步的,所述焊接铜管通孔与铜管焊接且其内径大于配套焊接的铜管外径,所
述铜管的端面和拉伸冲压盖板的内部平面持平。
[0016]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密封腔室内设置扇形分流板片,所述扇形分流板片的形状大小和端板下沉面相匹配。
[0017]进一步的,所述扇形分流板片的厚度为1~3mm。
[0018]进一步的,所述扇形分流板片上设置蜂窝状通孔,所述蜂窝状通孔的内径为0.5~2.5mm。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技术采用若干拉伸冲压工艺制作出来的承压盖板和端盖上的相对应焊接平台带、焊接外圆弧带等焊接成若干独立密封舱室,杜绝了冷媒在各舱室之间的内部相互渗透以及冷媒向外的泄漏的情况发生,采用焊接工艺比传统的法兰压合密封垫的结构更可靠,承压能力更高;采用分流/汇流舱密封焊接结构,能满足新型环保冷媒的高承压需求,从源头上杜绝了冷媒泄漏的可能。
[002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拉伸冲压盖板采用承压圆弧结构或加厚的平板面承压结构,具备密封高可靠性,形成具备高承压能力的若干独立分流舱组/汇流舱组,并且其两个开口侧截面大小不同,可有效减轻冷媒运行过程中的冲击压力。
[0022]本技术通过在分流舱中设置有扇形分流板片,起到对制冷剂分流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拉伸冲压盖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拉伸冲压盖板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端盖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端盖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扇形分流板片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扇形分流板片右视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1、拉伸冲压盖板,101、焊接截面段,102、焊接铜管通孔、2、端盖,201、焊接平台带,202、焊接外圆弧带,203、通孔,204、焊接工艺带,205、端板下沉面,3、扇形分流板片,301、蜂窝状通孔,4、圆柱壳管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2]如附图1

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冷媒密封舱拉伸冲压盖板焊接密封结构,其包括焊接密封固定在壳管式换热器的圆柱壳管筒体4上的端盖2以及与所述端盖2对应设置的拉伸冲压盖板1,所述拉伸冲压盖板1为拉伸冲压件,采用承压圆弧结构或加厚的平板面承压结构,具备一定承压能力,并且其两个开口侧截面大小不同,可有效减轻冷媒运行过程中的冲击压力;所述端盖2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焊接平台带201以及设在端盖2外侧的焊接外圆弧带202,所述焊接平台带201凸起高度为3~25mm,宽度为3~18mm,所述焊接平台带201以分割线形式将端盖2隔成两个以上的等份端板下沉面205,所述端板下沉面205平面区密布通孔203,所述通孔203与换热铜管焊接且其内径大于换热铜管外径,便于安装
换热铜管管束;所述拉伸冲压盖板1的大开口侧设置焊接截面段101,所述焊接截面段101形状与端板下沉面205边缘形状大小相匹配,端盖2结构件上有与拉伸冲压盖板1大开口截面形状完全一致的焊接平台带201,且焊接平台带201的外圆弧线段和端板2外圆弧段相吻合并焊接;所述拉伸冲压盖板1小开口侧中间位置冲压有焊接铜管通孔102,所述焊接铜管通孔102与铜管焊接且其内径大于配套焊接的铜管外径,便于安装铜管,所述铜管为冷媒铜管且其端面和拉伸冲压盖板1的内部平面持平;所述焊接截面段101与焊接平台带201、焊接外圆弧带202焊接形成相互独立的冷媒分流密封腔室/汇流密封舱室,所述冷媒为空调通用的制冷剂,冷媒分流舱室组B和汇流舱室组A数量相等,形状相同,本技术采用拉伸冲压工艺制作出来的若干承压盖板和端盖上的相对应焊接平台带、焊接外圆弧带等焊接成若干独立的冷媒高承压密封舱室,杜绝了冷媒在各舱室之间的内部相互渗透以及冷媒向外的泄漏的情况发生,采用焊接工艺比传统的法兰压合密封垫的结构更可靠,承压能力更高,采用分流/汇流舱密封焊接结构,能满足新型环保冷媒的高压需求,从源头上杜绝了冷媒泄漏的可能。
[0033]所述拉伸冲压盖板1焊接端相临焊接平台带201之间间隔留有焊接工艺带204,
[0034]所述焊接工艺带 204的焊接工艺距离为5~10cm,便于焊接工艺操作,留有足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冷媒密封舱拉伸冲压盖板焊接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焊接固定在壳管式换热器的圆柱壳管筒体(4)上的端盖(2)以及与所述端盖(2)冷媒密封舱室对应设置的拉伸冲压盖板(1);所述端盖(2)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焊接平台带(201)以及设在端盖(2)外侧的焊接外圆弧带(202),所述焊接平台带(201)分割线将端盖(2)隔成两个以上等份端板下沉面(205),所述端板下沉面(205)平面区密布通孔(203);所述拉伸冲压盖板(1)的大开口侧设置焊接截面段(101),所述焊接截面段(101)形状与端板下沉面(205)焊接边缘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拉伸冲压盖板(1)中间位置冲压有焊接铜管通孔(102);所述焊接截面段(101)与焊接平台带(201)、焊接外圆弧带(202)焊接形成相互独立的分流密封腔室/汇流密封舱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冷媒密封舱拉伸冲压盖板焊接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冲压盖板(1)为承压圆弧结构或加厚且具备承压能力平板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冷媒密封舱拉伸冲压盖板焊接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冲压盖板(1)焊接端相临焊接平台带(201)之间间隔留有焊接工艺带(2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冷媒密封舱拉伸冲压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仁君张建符真愿王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佩高环境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