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集流管以及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85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集流管以及换热器,分体式集流管包括集流管本体,集流管本体包括第一集流管片和第二集流管片,集流管本体构造成第一集流管片和第二集流管片相配合的分体结构,第二集流管片与第一集流管片密封连接,第二集流管片与第一集流管片之间共同限定出管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流管,通过将集流管本体构造成第一集流管片和第二集流管片相配合的结构,能够便于满足不同尺寸的集流管本体的设计需求,进而可以减少加工周期,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增强集流管本体的通用性和实用性。性和实用性。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集流管以及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集流管以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换热器包括集流管和换热管,集流管设于例如口琴管的换热管端部并与口琴管相连通。例如,集流管可以为一体的D型集流管,这样设计的集流管需要先高频焊接为长D型管,然后分切到所需长度,再经过去毛刺、清洗烘干工序才能开始加工集流管上的孔、槽等特征。这样设置的集流管的加工周期长、工艺复杂,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体式集流管,所述分体式集流管易于实现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加工周期短的需求。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体式集流管,包括集流管本体,所述集流管本体包括第一集流管片和第二集流管片,所述集流管本体构造成所述第一集流管片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片相配合的分体结构,所述第二集流管片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片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片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片之间共同限定出管腔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集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管本体,所述集流管本体包括第一集流管片和第二集流管片,所述集流管本体构造成所述第一集流管片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片相配合的分体结构,所述第二集流管片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片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管片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片之间共同限定出管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片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片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为U形,所述第二集流管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配合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片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片包括:第一管壁;两个第一侧壁,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管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另一端均朝向所述第二集流管片所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集流管片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壁形成为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集流管片凸出的凸面,每个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另一端的端面形成为平面,沿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管壁的方向、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管片包括:第二管壁;两个第二侧壁,两个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管壁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侧壁的另一端均朝向所述第一集流管片所在的方向延伸且配合在所述第一集流管片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涛孙国庆雷冬李玉忠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