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风力涡轮转子叶片的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540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0
一种用于风力涡轮的转子叶片的提升系统包括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具有结构框架主体,该结构框架主体具有叶根端部和叶尖端部。叶根端部支撑叶根支架,叶尖端部支撑叶尖支架。叶根支架和叶尖支架各自具有对应于转子叶片的至少一个外表面的轮廓,以便接收和支撑转子叶片的至少一部分。由于转子叶片的形状,当转子叶片安装在提升装置中并提升到塔架上时,转子叶片会经受不对称载荷。因此,提升系统还包括联接到提升装置的叶尖端部的可变气流组件。可变气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表面,其可在具有不同阻力的多个位置之间移动,以便抵消不对称载荷。荷。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风力涡轮转子叶片的提升装置


[0001]本公开总体上涉及风力涡轮,并且更特别地涉及用于风力涡轮转子叶片的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力被认为是目前可用的最清洁、最环境友好的能源之一,风力涡轮在这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现代风力涡轮通常包括塔架、发电机、齿轮箱、机舱和一个或多个转子叶片。转子叶片利用已知的翼型原理捕获风的动能。转子叶片以旋转能量的形式传递动能,从而转动将转子叶片联接到齿轮箱(或者如果不使用齿轮箱,则直接联接到发电机)的轴。发电机然后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电能可以被部署到公用电网。
[0003]风力涡轮的典型建造包括竖立塔架,并且然后将各种其他部件连接到经竖立的塔架上。例如,转子叶片可以被提升到适当的高度,并且在塔架竖立之后连接到塔架。在一些情况下,转子叶片中的每个在提升之前连接到毂,并且然后被连接的转子叶片和毂作为单元被提升和连接到塔架。然而,由于尺寸和/或成本的原因,趋向更高塔架和更大转子直径的趋势会限制和/或排除将这种单元提升到塔架。更具体地说,随着转子直径和/或质量以及毂高度的增加,能够提升这种结构的起重机很少(如果有的话)。此外,帆面积会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用以执行这种提升的可用风窗接近于零,即,起重机无法在不翻倒的情况下提升转子。
[0004]因此,当前的用于提升转子叶片的系统和方法包括使用例如使用起重机提升的夹紧型叶片提升工具、支架或吊索将每个转子叶片分别提升到塔架上。各个转子叶片然后可以被连接到毂上。
[0005]当使用这种提升工具分别安装叶片时,叶片的重心必须位于起重机吊钩下方,以便使其保持稳定和悬挂平衡。然而,由于风力涡轮转子叶片的不对称性质,其重心不在其中心。更具体地说,当叶片正确地定位在提升装置中时,在工具的一侧将有一个短但直径非常大的叶根部段,而在另一侧将有一个非常长但空气动力学形状的部段,从而导致不对称的载荷。当暴露在均匀的气流中时,叶根部段将产生比叶尖侧上的长叶片部段更高的曳力,尽管事实上它要短得多。简单来说,叶根部段具有较高的曳力系数,并且因此产生比叶片的叶尖更大的阻力。这种不平衡导致整个系统旋转。
[0006]因此,常规的系统利用连接到提升工具的一个或多个抓斗稳定索(tag line),当转子叶片被提升到塔架上时,该提升工具可以由地面上的操作者保持。然而,随着转子叶片被提升,经由(一个或多个)抓斗稳定索对载荷的控制变得不那么有效。更具体地说,随着载荷被提升,操作者必须对(一个或多个)抓斗稳定索施加越来越大的力,效果却越来越小。此外,由于转子叶片的形状(即,粗的、圆的叶根端部逐渐变细成长的、纤细的叶尖端部),在叶片被提升到塔架上时,叶片会经受不对称的载荷(例如,由于来风)。
[0007]鉴于上述情况,本领域期望一种用于将风力涡轮转子叶片提升至塔架上的改进的提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公开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以下描述中部分阐述,或者可以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公开的实践来了解。
[0009]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风力涡轮的转子叶片的提升系统。该提升系统包括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具有结构框架主体,该结构框架主体具有叶根端部和叶尖端部。叶根端部支撑叶根支架,叶尖端部支撑叶尖支架。叶根支架和叶尖支架各自具有对应于转子叶片的至少一个外表面的轮廓,以便接收和支撑转子叶片的至少一部分。因此,由于转子叶片的形状,当转子叶片安装在提升装置中并被提升到塔架上时,转子叶片可能会经受不对称的载荷。因此,提升系统还包括联接到提升装置的叶尖端部的可变气流组件。可变气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表面,其可在具有不同阻力的多个位置之间移动,以便抵消不对称载荷。
[0010]在实施例中,多个位置可以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表面可以是装配到框架构件的多个表面之一。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可以与多个表面相对于框架构件处于打开位置同义,并且第二位置可以与多个表面相对于框架构件处于关闭位置同义,其中打开位置提供相对于不对称载荷的第一阻力,关闭位置提供相对于不对称载荷的第二阻力。此外,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阻力大于第一阻力。
[001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表面可以固定到铰接点。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可以与(一个或多个)表面处于压缩位置同义,并且第二位置可以与(一个或多个)表面处于从铰接点的扩展位置同义,其中压缩位置提供相对于不对称载荷的第一阻力,并且扩展位置提供相对于不对称载荷的第二阻力。此外,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阻力大于第一阻力。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可变气流组件可以可移动地联接到提升装置的叶尖端部,以致于在转子叶片已经安装到塔架上之后可变气流组件可以相对于结构框架主体移动到隐藏位置,以最小化可变气流组件的影响。
[0013]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提升系统还可以包括陀螺仪组件,该陀螺仪组件具有至少一个陀螺仪,该陀螺仪被配置成当提升装置被提升到被装配到风力涡轮的塔架的毂或从该毂下降时改变提升装置的取向。在一个实施例中,陀螺仪组件可以包括多个陀螺仪,例如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可以分别联接到结构框架主体的叶根端部和叶尖端部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沿着结构框架主体联接在中间位置,诸如在结构框架主体的中心处。
[001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升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驱动可变气流组件和/或陀螺仪组件的驱动机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可以包括发电机、集成马达或单独的马达。
[0015]在又一实施例中,提升系统可以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可变气流组件或陀螺仪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驱动机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可包括遥控器、风力涡轮的涡轮控制器或与风力涡轮分开的控制器。此外,在实施例中,提升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其通信地联接到控制器,以便在提升装置被提升到装配到塔架上的毂或从该毂下降时监测提升装置的取向。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作为示例,(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可以包括全球定位传感器(GPS)传感器、加速度计、智能传感器等及其组合。
[0016]在另一个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提升装置被提升到装配到风力涡轮的塔架的毂或从毂下降时控制用于风力涡轮的转子叶片的提升装置的取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
可变气流组件固定到提升装置的结构框架主体的叶尖端部。结构框架主体支撑叶根支架和叶尖支架。可变气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表面,该表面可在具有不同阻力的多个位置之间移动,以便抵消提升装置的不对称载荷。该方法还包括将转子叶片固定在提升装置的叶根和叶尖支架的顶部。此外,该方法包括在地面位置与毂之间提升或下降提升装置,同时在(一个或多个)表面的多个位置之间变更以抵消不对称载荷。
[0017]应当理解,这里描述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如本文中所描述的附加步骤和/或特征中的任何。此外,在实施例中,将可变气流组件固定到提升装置的结构框架主体的叶尖端部可以包括将可变气流组件可移动地固定到结构框架主体的叶尖端部。
[0018]例如,在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风力涡轮的转子叶片的提升系统,所述提升系统包括:提升装置,其包括具有叶根端部和叶尖端部的结构框架主体,所述叶根端部支撑叶根支架,所述叶尖端部支撑叶尖支架,所述叶根支架和叶尖支架各自包括与所述转子叶片的至少一个外表面相对应的轮廓,以便接收和支撑所述转子叶片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当所述转子叶片安装在所述提升装置中并提升到塔架上时,所述转子叶片经受不对称载荷;以及,可变气流组件,其联接到所述提升装置的叶尖端部,所述可变气流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表面,所述至少一个表面能够在具有不同阻力的多个位置之间移动,以便抵消所述不对称载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位置至少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表面是装配到框架构件的多个表面之一,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多个表面相对于所述框架构件处于打开位置同义,并且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多个表面相对于所述框架构件处于关闭位置同义,其中,所述打开位置提供相对于所述不对称载荷的第一阻力,并且所述关闭位置提供相对于所述不对称载荷的第二阻力,所述第二阻力大于所述第一阻力。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表面被固定到铰接点,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至少一个表面处于压缩位置同义,并且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至少一个表面处于从所述铰接点的扩展位置同义,其中,所述压缩位置提供相对于所述不对称载荷的第一阻力,并且所述扩展位置提供相对于所述不对称载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