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三轮车配件生产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4812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三轮车配件生产用夹持装置,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液压推动杆、第一限位盘、第一电机、固定板和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液压推动杆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分布有盘体固定孔,所述第一限位盘、第一电机、固定板和第一传动杆均衔接于第一液压推动杆的推动端上。本夹持装置采用双组件组合式结构,可根据配件的打磨位置针对性调整配件的位置,无需对配件进行重新夹持固定,简化了打磨抛光的流程,节省了传统夹持装置对配件重新夹持固定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打磨抛光的效率,同时本夹持装置采用自动化控制方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三轮车配件生产用夹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三轮车配件生产
,具体为一种电动三轮车配件生产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主要分为大型电动车和小型电动车,大型电动车以电动汽车为主,小型电动车主要指两轮和三轮电动车。
[0003]电动三轮车在制作过程中,除了车身的制作,还需要在车体上安装相关的配件,对于一些金属材质的配件在生产过程中,受温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毛边以及表面凹凸不平的情况,对于此类产品,需要人工进行抛光打磨,来实现二次加工,在抛光打磨工序过程中,需要采用夹持固定装置,对配件进行固定,传统的固定装置大多采用螺纹传动压紧的方式或者采用液压装置压紧的方式,此类的夹持装置,虽然可以实现对配件的固定,但是在对配件不同位置打磨时,需要重新对配件进行夹持,流程繁琐,费时费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三轮车配件生产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件(1)、第二组件(2)和控制器(3),所述第一组件(1)包括第一液压推动杆(4)、第一限位盘(6)、第一电机(7)、固定板(8)和第一传动杆(9),所述第一液压推动杆(4)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盘(5),所述第一固定盘(5)上分布有盘体固定孔(17),所述第一限位盘(6)、第一电机(7)、固定板(8)和第一传动杆(9)均衔接于第一液压推动杆(4)的推动端上,所述第一限位盘(6)和固定板(8)均与第一液压推动杆(4)的推动端焊接固定,所述第一电机(7)通过螺丝固定于固定板(8)上,所述第一传动杆(9)的一端贯穿第一液压推动杆(4)的推动端和固定板(8)且通过螺丝与第一电机(7)的传动端锁紧固定,所述第一传动杆(9)另一端上衔接有第二组件(2);所述第二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架(10)、第二连接架(11)、夹持组件(12)、第二液压推动杆(13)、第二电机(14)、第三传动杆(23)和第二压紧盘(26),所述第一连接架(10)与第二连接架(11)均为“L”型架体且分别焊接于第一传动杆(9)的两侧,所述夹持组件(12)衔接于第一连接架(10)上,所述第二液压推动杆(13)和第二电机(14)均衔接于第二连接架(11)上,所述第二液压推动杆(13)的侧端设有第三连接架(21),所述第三连接架(21)一端焊接于第二连接架(11)上,另一端通过螺丝与第二液压推动杆(13)锁紧固定,所述第二液压推动杆(13)的推动端两侧焊接有第四连接架(22),所述第二电机(14)通过螺丝固定于第四连接架(22)上,所述第三传动杆(23)与第二电机(14)的传动端之间设有联轴器(24),所述第三传动杆(23)一端通过联轴器(24)与第二电机(14)的传动端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二连接架(11)且通过螺丝与第二压紧盘(26)锁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配件生产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为“L”型板体,所述固定板(8)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凡朕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坤达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