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静电放电保护功能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19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静电放电保护功能的发光二极管元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阳极电极引脚和阴极电极引脚、支承引脚框、发光二极管芯片、光透射性树脂层、接地电极引脚、以及静电放电保护元件。支承引脚框固定阳极电极引脚和阴极电极引脚并由电绝缘性材质形成,并且包括反射杯,该反射杯具备被反射光的反射面包围的下沉部。发光二极管芯片配置在下沉部内,其一对电极分别电连接在阳极电极引脚和阴极电极引脚。光透射性树脂层覆盖发光二极管芯片而填充在下沉部形成。接地电极引脚安装在支承引脚框。静电放电保护元件的一对电极分别电连接在阴极电极引脚和接地电极引脚。通过具备接地电极引脚,并具备电连接该接地电极引脚和阴极电极引脚的静电放电保护元件,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光二极管元件因静电放电而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元件。更详细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静电放电保 护功能的发光二极管元件。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元件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器件,若施加电信号,则 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出光。发光二极管元件根据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种类发出 相当于蓝色、红色、绿色的发光波长的光。发光二极管元件具有优异的单色性峰值波长,并具有光效率优异且可 小型化的优点,发光二极管元件作为多种显示装置及光源广泛使用。例如,过去的发光二极管元件包括由电绝缘性材质(例如,可塑性塑 料)形成的支承引脚框,该支承引脚框形成具备反射光的反射面的反射杯。 另一方面,阴极电极引脚和阳极电极引脚通过支承引脚框固定,在发光二 极管芯片位于反射杯内的状态下粘贴在设置于阴极电极引脚的末端的冲模 垫。这时,发光二极管芯片的阴极电极电连接在阴极电极引脚,发光二极 管芯片的阳极电极电连接在阳极电极引脚。而且,如环氧树脂层或硅树脂 层的光透射性树脂层形成在反射杯内,光透射性树脂层覆盖发光二极管芯 片而形成,以便保护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二极管芯片有可能因静电放电而受损伤,特别是,在发光二极管芯片中,InGaN、 GaN类的发光二极管芯片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阳极电极引脚和阴极电极引脚; 支承引脚框,固定上述阳极电极引脚和上述阴极电极引脚,由电绝缘性材质形成,包括反射杯,该反射杯具备被反射光的反射面包围的下沉部; 发光二极管芯片,配置在上 述下沉部内,其一对电极分别电连接在上述阳极电极引脚和上述阴极电极引脚; 光透射性树脂层,覆盖上述发光二极管芯片而填充在上述下沉部; 接地电极引脚,安装在上述支承引脚框;以及 静电放电保护元件,其一对电极分别电连接在上述阴极 电极引脚和上述接地电极引脚。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7-11-30 10-2007-01234081. 一种发光二极管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电极引脚和阴极电极引脚;支承引脚框,固定上述阳极电极引脚和上述阴极电极引脚,由电绝缘性材质形成,包括反射杯,该反射杯具备被反射光的反射面包围的下沉部;发光二极管芯片,配置在上述下沉部内,其一对电极分别电连接在上述阳极电极引脚和上述阴极电极引脚;光透射性树脂层,覆盖上述发光二极管芯片而填充在上述下沉部;接地电极引脚,安装在上述支承引脚框;以及静电放电保护元件,其一对电极分别电连接在上述阴极电极引脚和上述接地电极引脚。2. 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河哲
申请(专利权)人:日进半导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